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8)
2023(3483)
2022(3012)
2021(2734)
2020(2308)
2019(5310)
2018(5219)
2017(9864)
2016(5503)
2015(6280)
2014(6031)
2013(6106)
2012(6061)
2011(5580)
2010(5767)
2009(5270)
2008(5388)
2007(5252)
2006(4890)
2005(4733)
作者
(18591)
(15324)
(15212)
(14534)
(9959)
(7559)
(6841)
(5975)
(5959)
(5742)
(5352)
(5286)
(5210)
(5157)
(5157)
(4887)
(4854)
(4616)
(4546)
(4499)
(3978)
(3972)
(3942)
(3663)
(3615)
(3594)
(3447)
(3397)
(3278)
(3267)
学科
(22691)
经济(22659)
(17400)
管理(16946)
(15591)
企业(15591)
方法(7793)
中国(7062)
(6230)
(6132)
数学(5984)
数学方法(5864)
业经(5801)
地方(5435)
(5408)
(5393)
(4991)
理论(4486)
(4403)
贸易(4399)
(4272)
(4167)
农业(4094)
(3931)
(3898)
银行(3876)
技术(3858)
(3735)
(3538)
经营(3532)
机构
大学(84107)
学院(83160)
研究(34351)
(32334)
经济(31493)
管理(29144)
中国(25566)
理学(24126)
理学院(23787)
管理学(23302)
管理学院(23140)
科学(22093)
(19632)
(18963)
(17925)
研究所(17108)
(15320)
(14620)
中心(14387)
农业(14331)
业大(13219)
北京(12861)
(12601)
(11869)
(11473)
财经(11393)
师范(11255)
(11193)
技术(10375)
科学院(10305)
基金
项目(51029)
科学(39252)
基金(36099)
研究(34877)
(33414)
国家(33135)
科学基金(26893)
社会(20593)
(19934)
社会科(19394)
社会科学(19385)
自然(18878)
自然科(18436)
自然科学(18427)
自然科学基金(18120)
基金项目(18039)
(17917)
教育(16375)
资助(15770)
编号(13791)
重点(12299)
成果(12076)
(11746)
(11083)
课题(10953)
计划(10573)
(10569)
科研(9886)
创新(9853)
科技(9412)
期刊
(41429)
经济(41429)
研究(28114)
中国(20566)
学报(16725)
(16586)
科学(15238)
管理(13955)
大学(12059)
(11769)
教育(11613)
学学(11199)
农业(10917)
(8681)
金融(8681)
技术(7242)
业经(6551)
经济研究(6436)
财经(6079)
(6001)
(5301)
问题(5231)
图书(4966)
(4906)
国际(4738)
(4670)
论坛(4670)
业大(4471)
世界(4336)
(4277)
共检索到140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才茂  
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经济低成本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为什么在新一轮的全国生产力大发展中,经济差距却拉大了?其症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必须是系统的,必须从国家宏观层面、区域中观层面和市场微观主体层面实施系统战略联动,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魏晓  
文章回顾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背景,就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存在的差距及原因进行了论述,根据中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对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业强  
“中部塌陷”问题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空间经济的角度思考了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五大空间战略,即推动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加速中部制造业带的形成、促进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中部城市圈的带动效应和合力构建中部经济增长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课题组  白国祥  巫业玲  王文兵  凌云  
近年来,中央实施大力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对加快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金融如何支持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响应地方政府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试图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日平  
“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已成为我国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与20世纪末相比较,中部地区面临的发展形势已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的新阶段,经济增长动力趋于信息主导化,与此相应提出“中部崛起”应实施市场机制作用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战略模式,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建设综合优势,充分发动市场行为主体——企业构建产业链群效应,以专业化市场组织新型区域分工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和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宝柱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安徽的产业集群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含义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安徽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长生  
江西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环境与资源约束,决定江西必须以科技支撑中部崛起;应在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创新与引进相结合等方面做足文章,在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战国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扎实的现实基础,中部崛起既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又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应当明确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实施差异化的省域发展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各省互动崛起;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发挥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带动作用,走多中心发展之路;实施经济集群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东融西进,拓展中部地区的国际国内发展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普  高鑫  
文章回顾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来中部省份取得的发展成绩,也指出其依然未摆脱东部地区粗放型增长的老路,未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中应该重点关注三大突破方向:立足国内市场,加快发展内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文化,平和社会发展心态,转变传统社会价值观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靖宇  陈欢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在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中有所作为。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在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推进中引导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要透视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创意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中民营经济发展的操作对策:突破思想观念障碍,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造就卓越人才队伍,增强民营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全明  程贤文  
“中部崛起”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湖北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人才战略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举措。本文对中部6省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比较,深入分析湖北人才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战略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树华  
本文分析了中部五省的现状和地位,指出中部还在塌陷,认为中部是中国的"腰",惟有中部崛起了,中国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并揭示了中部"一二三四五"的布局特征,论证了产业链、城市群、物流网、大市场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四大举措和四套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芳  程贤文  
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跨区域的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证,是中部6省人才建设的根本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