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4)
2023(11818)
2022(10557)
2021(9662)
2020(8207)
2019(19118)
2018(18870)
2017(37153)
2016(19858)
2015(22541)
2014(22405)
2013(22316)
2012(20641)
2011(18602)
2010(18363)
2009(16508)
2008(16088)
2007(13962)
2006(12195)
2005(10528)
作者
(57866)
(47971)
(47571)
(45240)
(30582)
(23022)
(21715)
(18940)
(18221)
(17046)
(16586)
(16011)
(15119)
(14906)
(14816)
(14554)
(14463)
(14267)
(13706)
(13646)
(11894)
(11624)
(11482)
(10792)
(10588)
(10500)
(10480)
(10453)
(9589)
(9393)
学科
(84116)
经济(84023)
管理(56687)
(54305)
(44908)
企业(44908)
方法(44124)
数学(38612)
数学方法(38262)
(23722)
贸易(23710)
(22954)
(21294)
(20138)
中国(19781)
业经(17450)
地方(16925)
(16820)
农业(14138)
理论(13848)
(13031)
财务(12973)
(12958)
财务管理(12946)
技术(12745)
环境(12632)
(12319)
企业财务(12218)
(11043)
金融(11042)
机构
大学(289227)
学院(286410)
(118209)
管理(116898)
经济(115839)
理学(102628)
理学院(101558)
管理学(99913)
管理学院(99421)
研究(92517)
中国(66582)
(60473)
科学(56801)
(51830)
(45408)
(45156)
业大(43786)
财经(42798)
研究所(41530)
中心(41349)
(39906)
(39044)
北京(37767)
(36896)
师范(36568)
农业(35637)
经济学(35614)
(33697)
经济学院(32549)
(32220)
基金
项目(201022)
科学(158355)
基金(147154)
研究(146800)
(127624)
国家(126605)
科学基金(109367)
社会(92908)
社会科(88291)
社会科学(88269)
基金项目(78779)
(77709)
自然(71628)
自然科(69957)
自然科学(69943)
自然科学基金(68718)
教育(67545)
(65338)
资助(61375)
编号(59463)
成果(47629)
(45022)
重点(44483)
(42193)
(41672)
课题(40203)
教育部(38992)
创新(38800)
科研(38751)
人文(38338)
期刊
(120796)
经济(120796)
研究(84124)
中国(46941)
学报(45234)
科学(40604)
管理(40224)
(39640)
(36892)
大学(34361)
学学(32305)
教育(29841)
农业(27857)
技术(23677)
(22117)
金融(22117)
财经(20452)
经济研究(20312)
业经(19799)
(17308)
问题(17181)
(17146)
图书(15465)
理论(14390)
技术经济(14215)
(13944)
国际(13904)
科技(13522)
商业(13392)
实践(13216)
共检索到404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军红  
本文采用结构性VAR模型,分析了中美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生产率差异、财政政策、消费和储蓄选择、实际和名义货币需求、货币政策和储备积累等是决定中美贸易失衡的因素,但贡献率不同。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解释中美贸易平衡时,技术冲击起到了主导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贤成毅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中美近些年来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此紧密相关。从实际汇率出发,通过1980—2005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的测算和方差分解发现,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些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大量的FD I流入,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不大,因此,单纯的依靠人民币升值很难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珺晖  
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在不断扩大。基于汇改前与汇改后中美贸易月度数据,采用阿尔蒙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得出更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决定的人民币汇率在调节我国对外贸易水平上发挥的作用有所提高,汇改后贸易差额因汇率变动而出现的波动性减弱。悖论现象原因在于,美、中需求强度而非汇率对双边贸易失衡起决定性作用,以及出口退税导致的汇率不完全传递使马歇尔-勒纳条件假设条件之一不能满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雪君  宋金奇  葛仁良  
文章构建了含国际竞争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Almon变换后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竞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短期很低,长期相对更高。较小的汇率传递侵蚀了中国出口企业利润,降低了支出转移效应,大大削弱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Meng Bo  
中国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大都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的重复计算问题,无法反映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水平。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领域的贸易增加值(TiVA)方法,测算出中国与38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之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而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华FDI总额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加入WTO之前,总体FDI不显著,加入之后影响显著。FDI来源地区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表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将其对美国的出口转化成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因此,将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部分地转移给了中国,变成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利用G-L指数对1988~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 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市场规模及其差异,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美人均GDP差异与中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强  谢申祥  王孝松  唐磊  
本文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研究中美两国的实际产出、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结构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决定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过度膨胀的需求,其对两国不平衡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也是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但它的影响却十分有限。本文最后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凤  廖雄飞  
中美两国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对于两国和世界经济极其重要。而中美贸易失衡的不断加剧,则导致双方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影响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美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的"放大效应",出口管制是引发并加剧双边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本着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诱制性和强制性方法促使美国付诸实际行动放宽乃至取消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中美贸易失衡将有望解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韩中  凌亢  
中美贸易顺差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理论,利用1995-2009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对中美贸易失衡进行了再测算;从要素贸易的视角,将中美增加值贸易失衡进一步分解为资本要素贸易失衡和劳动力(高技能、中等技能、低技能)要素贸易失衡。结果显示,相比于中美传统贸易顺差,1995、2009年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减少了18.4%和15.7%,同期中美制造业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减少了46.5%和47.9%,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在资本、劳动力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辉  
文章选取被美国放松管制的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参照样本,按照美国产业安全局关于高新技术的10个分类标准,在放松对华管制的假定条件下,模拟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潜在出口增加值,由此判断出口管制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非常宽松和宽松两种情景下,无论是参照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美贸易结构系数,影响因子的平均模拟值均低于5%,这表明出口管制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但影响因子的模拟值具有普遍递增趋势,这反映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越来越大。中美贸易呈现的并非"制度性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珍增  王捷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置于不同国家,难以界定产品的原产地。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企业创新能力较差,我国主要承接全球生产链条的低端环节,在贸易方式上则表现为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占有较高比重。特别是在东亚生产网络中,日本、韩国和东盟等经济体将零部件出口到中国,在中国进行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美国,由此,原本应当计入这些东亚国家对美贸易顺差的出口被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常冉  杨来科  王向进  
文章采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对2005-2014年中美贸易进行价值结构分解和竞争力测算,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失衡并全面剖析贸易利益结构。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严重高估,并对行业竞争优势产生误判。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带来相匹配的贸易获利,尤其知识型制造业缺乏创新技术被"低端锁定",美国服务业处于价值链上游且具备竞争优势,贸易获利能力强于中国。同时,中国出口拉动美国贸易利益的同时,推动了多区域贸易发展的格局,中国出口贸易利益分布以东亚地区为主但布局趋于多元化。美国出口利益结构均衡,对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推动作用相对突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  朱军林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