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7)
2023(9269)
2022(7931)
2021(7254)
2020(6314)
2019(14960)
2018(14816)
2017(28818)
2016(15432)
2015(18098)
2014(18530)
2013(18585)
2012(17921)
2011(16358)
2010(16563)
2009(15509)
2008(15945)
2007(14778)
2006(12843)
2005(11425)
作者
(46878)
(39488)
(39445)
(37654)
(25317)
(19088)
(18205)
(15411)
(14886)
(14255)
(13304)
(13271)
(12611)
(12544)
(12533)
(12444)
(12040)
(11683)
(11484)
(11288)
(9854)
(9839)
(9778)
(9030)
(8927)
(8860)
(8835)
(8707)
(8078)
(7879)
学科
(75651)
经济(75577)
管理(43947)
(41332)
方法(38522)
(33542)
企业(33542)
数学(33434)
数学方法(33203)
(22016)
贸易(22005)
(21258)
(19513)
(18652)
中国(18322)
地方(16693)
(15013)
业经(14532)
农业(12602)
(12331)
理论(12254)
(11474)
财务(11448)
财务管理(11417)
(11340)
企业财务(10770)
(10749)
金融(10747)
(10352)
银行(10332)
机构
大学(239851)
学院(237634)
(103338)
经济(101219)
管理(89413)
研究(79834)
理学(76450)
理学院(75604)
管理学(74428)
管理学院(73979)
中国(60237)
(50305)
(47919)
科学(47070)
(40342)
(39378)
财经(37961)
中心(37059)
(36692)
研究所(36219)
(34403)
业大(33929)
经济学(33048)
北京(31850)
(31292)
师范(31016)
农业(30995)
经济学院(30168)
(29121)
(28731)
基金
项目(151389)
科学(118085)
研究(111966)
基金(109082)
(94260)
国家(93479)
科学基金(79247)
社会(70784)
社会科(67070)
社会科学(67050)
(58548)
基金项目(57562)
教育(52729)
自然(50096)
(49488)
自然科(48843)
自然科学(48828)
自然科学基金(47959)
编号(46122)
资助(45714)
成果(38220)
(34938)
重点(34519)
(32877)
课题(32125)
(30886)
教育部(30234)
大学(29464)
科研(29349)
国家社会(29086)
期刊
(113295)
经济(113295)
研究(71842)
中国(44758)
(37467)
学报(36014)
(34741)
科学(31962)
管理(30282)
大学(27202)
教育(26077)
学学(25293)
农业(23002)
(21876)
金融(21876)
技术(20535)
财经(19603)
经济研究(18679)
(18033)
业经(17988)
(16880)
问题(16878)
国际(14668)
(12782)
图书(12572)
技术经济(12438)
商业(12041)
统计(11857)
理论(11333)
世界(11131)
共检索到35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敖丽红  赵儒煜  
中国、日本、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区域性贸易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三国之间贸易互惠制度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发展的潜力。依照中日韩三国区域性贸易的实际发展状况,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运输距离以及贸易政策等变量设定为三国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贸易政策、人口和空间距离能够影响中日韩三国双边贸易,其中贸易政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将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暄  
本刊讯7月30日至8月2日,中日韩自贸协定(FTA)第二轮谈判在上海举行。第二轮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便利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TBT/SPS)、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了磋商和交流。2012年11月柬埔寨金边举行东亚峰会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并于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完成了首轮谈判。在第一轮谈判中,各方围绕自贸区谈判的机制安排、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琦  吕刚  许宏强  
制造业发展对中日韩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日韩自贸区(CJKFTA)将使三国宏观经济实现共赢,其中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对总体收益的贡献最大。由于三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市场和区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同,关税水平及结构存在差异,区域内贸易和产业联系快速发展,自贸区对各国主要产业的影响有所区别。如何看待自贸区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匡增杰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加快实施,目前正在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三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采用GTAP模拟方法定量评估了中日韩FTA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它将扩大区域内贸易规模,改变三国贸易条件,全面促进三国贸易结构以及生产结构调整,推动三国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实现三国互利共赢。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采取灵活策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中日韩FTA进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凌云  张伟  
研究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贸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改进中日韩三国的福利;其中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将受益,农业部门所得利益大于工业部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鉴于此,我国应加大对优势行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劳动力转化,大力吸引外资,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降低对区域外产品的进口关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勇   彭水军   黄峰  
本文通过构建SbA-GTAP模型并与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有机结合,量化评估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增加值效应及福利影响。结果显示:成立中日韩自贸区将有利于提升三国的实际贸易利益,并进一步强化三国间的价值链关联,同时,自贸区生效将显著提升三国的福利水平;就产业层面而言,中日韩自贸区成立将促进三国在电子电气设备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中国与日韩在汽车及石化产业链上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化;不同于电子电气设备产业,中国在纺织服装产业仍将保持较大优势;在中日韩自贸区深度一体化情形下,三国出口的贸易增加值将进一步攀升且国内增加值占比大幅提高,表明自贸区深度一体化不仅可以促进贸易增加值规模的扩大,而且对三国在出口中所获实际贸易利益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中日韩三国的福利将获得更大幅度提升,自贸区深度一体化显著放大了自贸区所带来的福利增进效应。本文为量化评估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洋  
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贸易谈判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水平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式逐渐成为谈判的核心内容之一。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地区,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三国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对自贸协定对服务贸易影响的理论进行探讨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日韩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曾文革  陈晓芳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必定要在农产品领域实现贸易自由化,其中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首当其冲。虽然中日韩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对三国间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日韩为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大量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在多边农业谈判中就关税削减、特殊保障措施的存废等问题的立场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预示着上述问题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难点。因此,即将开启的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应当结合有益的国内外实践,恰当规划谈判议程,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灵活设定关税削减问题中的农产品准入范围、过渡期,规范适用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该谈判各项共识的早日达成,进而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庭东  钱进  
随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日韩之间构建自贸区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自贸区的"轮轴—辐条"效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比较中日韩的要素及产业优势,并运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日韩自贸区的"轮辐"效应,研究表明:1.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以中国为"轮轴"的自贸区在GDP、进出口等方面能够提升中日韩自贸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而且福利水平提升最明显。2.在各国或地区产业部门的产出变化方面,中国的产出主要集中在谷物和作物、纺织及制衣业领域,日本则是重工业领域,而韩国是畜牧业和肉制品、加工食品、纺织及制衣业等方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庭东  钱进  
随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日韩之间构建自贸区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自贸区的"轮轴—辐条"效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比较中日韩的要素及产业优势,并运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日韩自贸区的"轮辐"效应,研究表明:1.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以中国为"轮轴"的自贸区在GDP、进出口等方面能够提升中日韩自贸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而且福利水平提升最明显。2.在各国或地区产业部门的产出变化方面,中国的产出主要集中在谷物和作物、纺织及制衣业领域,日本则是重工业领域,而韩国是畜牧业和肉制品、加工食品、纺织及制衣业等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三国在产业上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是自贸区形成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积极构建以自身为"轮轴"的自贸区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长城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很快会启动。在自贸区具体谈判过程中敏感部门往往是主要障碍。在克服农业等敏感部门的困难后,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依据理论各方将获益。本文结合相关数据对未来自贸区谈成后中国农业部门一些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农业部门在未来的自贸区内将获得贸易创造效应即出口的增加、竞争效应即区域内竞争力增加等效益,但能否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不太明确,还应取决于三国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的合作。通过分析证实,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中日韩三国在农业领域的区域化分工与合作,相互投资、优势互补,形成集约型农业企业、增加各国的福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建肖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首轮谈判于3月26日在韩国首尔启动这意味着一个覆盖15亿人口、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将有力推动亚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目前看东亚地区局势复杂,经贸合作路径多头并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三国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战略不够一致,且三国产业竞争激烈,互有敏感领域,短期内达成自贸协定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从国家战略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现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寻找和释放新的驱动力以促进经济"回暖"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周边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大自贸区建成后对各经济体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大自贸区都会驱动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同时对非成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对我国来讲,每个自贸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大小不一,但都能有效驱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及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成员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的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就越大,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越明显。最后就如何能让自贸区建设更好地驱动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新生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各种经济贸易摩擦和矛盾并被WTO规则所确认的发展模式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进。寻找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合作的基础,确立符合东亚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尽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为亚洲乃至与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实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