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2)
2023(8263)
2022(7030)
2021(6410)
2020(5460)
2019(12190)
2018(12281)
2017(22881)
2016(12746)
2015(14587)
2014(14896)
2013(14192)
2012(13363)
2011(12005)
2010(12352)
2009(11863)
2008(11849)
2007(11177)
2006(10110)
2005(9813)
作者
(36859)
(30560)
(30272)
(29319)
(19462)
(14455)
(13942)
(11653)
(11533)
(11235)
(10595)
(10477)
(10001)
(10001)
(9954)
(9509)
(9120)
(9054)
(8831)
(8649)
(7965)
(7593)
(7408)
(7073)
(7063)
(6937)
(6904)
(6865)
(6244)
(6097)
学科
管理(42304)
(41804)
经济(41701)
(35560)
(31314)
企业(31314)
(24815)
(21684)
银行(21539)
(20199)
(16872)
中国(14532)
(14425)
方法(14423)
金融(14418)
(14289)
(13795)
制度(13793)
(11959)
数学(11636)
数学方法(11470)
业经(11325)
体制(11270)
业务(10737)
(10060)
财务(10023)
财务管理(9986)
(9955)
企业财务(9492)
银行制(9401)
机构
大学(176763)
学院(174591)
(68946)
经济(67057)
管理(63375)
研究(60411)
中国(56120)
理学(51580)
理学院(51023)
管理学(50219)
管理学院(49875)
(41900)
(38681)
科学(33637)
(31434)
财经(30629)
(30498)
中心(30021)
(29524)
(27542)
研究所(26687)
(26458)
银行(25344)
北京(24662)
(24543)
(23612)
业大(22974)
农业(22961)
财经大学(22655)
(22121)
基金
项目(106401)
科学(83279)
研究(80887)
基金(76388)
(65667)
国家(65082)
科学基金(55737)
社会(50935)
社会科(48143)
社会科学(48136)
(41453)
基金项目(39229)
教育(38233)
(34842)
自然(34420)
自然科(33614)
自然科学(33604)
编号(33264)
自然科学基金(33024)
资助(31513)
成果(29890)
(25685)
课题(24458)
(24247)
重点(24168)
(22094)
(22072)
(21675)
教育部(21094)
国家社会(21039)
期刊
(84669)
经济(84669)
研究(62149)
中国(46350)
(36908)
金融(36908)
(36002)
(27957)
学报(27094)
管理(26422)
教育(24213)
科学(23709)
大学(21305)
学学(19758)
财经(16644)
农业(16207)
技术(15080)
(14150)
业经(12711)
经济研究(12359)
问题(10650)
理论(9890)
会计(9307)
(9013)
论坛(9013)
图书(8973)
实践(8910)
(8910)
财会(8872)
(8709)
共检索到303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关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 ,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回顾我国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变迁的过程出发 ,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现实矛盾进行了分析 ,具体讨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一定粘连的必然性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确立“大统一、小分设”体制的方案 ,相应给出了具体解决银行监管体制若干矛盾的思路 ,对改进银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进行了展开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存明  
对建立中央银行大监管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分行行长黄存明金融监管被明确为中央银行的一项职能,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中央银行监管的起步阶段,很有必要从理论上理清监管的思路,在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大监管路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中央银行应在多大程度上行使金融监管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在各国金融监管实践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出台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都主张扩大中央银行的监管权限。本文拟对中央银行扩权的主要依据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提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浩  
下一阶段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将进行大规模的机构调整,中央银行将撤消省级分行,建立跨省、区的大区级分行。这一撤一建,将导致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方面的重大变化。面对监管体制和监管格局的变化,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目标;如何进行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如何调整和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本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梦竹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就构建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框架达成共识,但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监管主体尚无定论。中央银行在经历了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和回归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赋予了审慎监管的重要职责。文章从理论层面出发,重点分析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必要性以及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优势,为各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婵娟  
非现场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方式之一 ,在整个金融监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 ,非现场监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除监管不规范及体制缺陷外 ,还在于系统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所致。所以本文仅就如何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从1984年开始,新西兰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一场以放松管理为特征的自由化改革,改革的范围包括政府减少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干预,取消外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放松金融机构业务分工限制等,而其中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它使新西兰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由发达国家受政府控制最严的中央银行之一,变为西方国家独立性最大的中央银行之一。本文试图对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以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作一剖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永胜  
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教训总结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我国中央银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天然优势出发,对我国央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可行性与现实性进行了逻辑判断。最后,针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注重宏观审慎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如何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自银行系统产生以来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各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暴露出了严重的银行监管问题,甚至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因银行监管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银行倒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勇  
本文站在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 ,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变革及对现行央行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央行对网上银行监管的内容框架 ,最后较为实际地提出了央行监管的具体对策措施 ,以期为网上银行营造一个务实的运作空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洪涛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对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反思,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