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0)
- 2023(9727)
- 2022(8751)
- 2021(8514)
- 2020(7027)
- 2019(16475)
- 2018(16460)
- 2017(31189)
- 2016(17599)
- 2015(20481)
- 2014(20745)
- 2013(19929)
- 2012(18313)
- 2011(16406)
- 2010(16368)
- 2009(14424)
- 2008(13794)
- 2007(11930)
- 2006(10359)
- 2005(9016)
- 学科
- 济(63276)
- 经济(63201)
- 管理(47732)
- 业(44065)
- 企(37231)
- 企业(37231)
- 方法(30751)
- 数学(26516)
- 数学方法(26165)
- 中国(17630)
- 农(16540)
- 财(15546)
- 理论(14734)
- 学(14499)
- 业经(14060)
- 教育(13833)
- 地方(13218)
- 农业(11162)
- 和(10938)
- 制(10814)
- 技术(10509)
- 教学(10503)
- 贸(10467)
- 贸易(10462)
- 务(10134)
- 易(10116)
- 财务(10076)
- 财务管理(10059)
- 环境(9835)
- 企业财务(9541)
- 机构
- 大学(244599)
- 学院(240237)
- 管理(96588)
- 济(86557)
- 经济(84334)
- 理学(84063)
- 理学院(83093)
- 管理学(81484)
- 管理学院(81048)
- 研究(76883)
- 中国(54040)
- 京(52423)
- 科学(49118)
- 财(39398)
- 所(37884)
- 范(36251)
- 业大(36080)
- 师范(35986)
- 农(35857)
- 研究所(34657)
- 中心(34519)
- 江(34478)
- 北京(33536)
- 财经(31976)
- 师范大学(29074)
- 经(29054)
- 州(28709)
- 农业(27942)
- 院(27869)
- 技术(27784)
- 基金
- 项目(167624)
- 科学(130646)
- 研究(127144)
- 基金(117911)
- 家(101440)
- 国家(100523)
- 科学基金(86544)
- 社会(75749)
- 社会科(71544)
- 社会科学(71522)
- 省(66887)
- 基金项目(63631)
- 教育(61778)
- 自然(56593)
- 划(56386)
- 自然科(55237)
- 自然科学(55227)
- 编号(54626)
- 自然科学基金(54204)
- 资助(48465)
- 成果(45456)
- 课题(38214)
- 重点(37181)
- 部(36895)
- 发(34944)
- 创(34842)
- 项目编号(33658)
- 大学(33553)
- 创新(32142)
- 教育部(31985)
共检索到34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凤林
高校日语人才的培养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要务,要制订基于社会调查的科学、合理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日语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规定日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和规格。制订日语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专业技能、专业基础、就业技能、专业特色、基本素质等内容,并根据这几方面的要求完成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
日语人才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凤林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课与选修课相互补充、语言基础课与语言强化课相互衔接、语言课与社会文化课相互交叉的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学术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课程群。以这种课程设置,最终实现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日本语言文化基础外,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宽泛的人文知识以及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课程设置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宫玉宽
高校本科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种哲学形态,"真善美"三种价值观,理性、信仰与二者统一的三种精神形态。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专业依据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但在突出少数民族哲学特色、合理安排宗教学选修课及密切关注发达国家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新动态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哲学专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凤林
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建立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构筑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建立了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确定了其在全国高校日语专业中的学科定位,以及符合中央民族大学学术特色的科研方向,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并在对外交流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央民族大学 日语专业 回顾 反思 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素文
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专业怎样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通过课程设置模式都能体现出来。日本国立大学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具体课程内容和实施的方式是有差别的。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以新澙大学人文学院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方式、课程体系编排、选课的构成模式和培养目标等内容作为参照,结合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办学特点,通过分析对比课程设置的差异,借鉴日本课程设置模式,探究我国现阶段日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丛静
多元文化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多元文化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独特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隐性课程具有独特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族院校的典型代表,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此个案的探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隐性课程建设在民族高校多元文化课程建设中的意义、特征及建构策略。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 隐性课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齐坤 张振虹 徐琤 陈庚
本文阐述了对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对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信息技术专业为案例,对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远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娄成武 郑文范 隋永强 黄一坤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妍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不断完善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发挥辅导员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做好后勤服务,建立转出机制。
关键词:
本科生 转专业 利弊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薇
文章以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和特点为出发点,首先探讨我国目前建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环境艺术专业特点,并揭示建筑学专业对环境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的启示,最终目的是将新兴高校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培养出符合现代城市建设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陶芸
高校日语专业应借鉴美、日等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入本色与特色并重的"日语+X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以日语为平台,多方向发展"的课程教学,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依托和相互渗透,培养货真价实的创新型日语人才。
关键词:
日语教育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李亚龙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在分析转专业学生关于专业的情感与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对民族院校学生转专业政策进行了反思。研究结果表明:转专业政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调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民族院校转专业学生民族分布欠均衡,学生在适应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致使转专业学生在教育收获上并未因专业调整而有明显提升。应在充分考虑学校与学生实际的前提下,使这一政策更臻完善。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本科生 转专业 学生学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高等院校投资经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投资专业),是根据1986年国家教委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在原基本建设财务信用专业和基本建设经济专业基础上设置的新专业。由于投资专业是个新专业,投资学科是个新兴学科。迄今为止,全国高等院校投资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统一的意见。从总体上看,各校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辉 李健 武立红 苏静
我校英语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100多名毕业生。为了使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我们从1997年到1998年间,对我校和7所兄弟院校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并结合"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则,制订出新的教学计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传兵 马成荣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专业课程运行的实际效果,认为应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与总体原则,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形态都要从"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质要求、服务终身学习需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各区域、学校、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个性化的专业课程结构,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最基本的适用性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