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9)
2023(13581)
2022(11789)
2021(11248)
2020(9473)
2019(22101)
2018(21609)
2017(42362)
2016(22549)
2015(25686)
2014(25276)
2013(25394)
2012(23643)
2011(21353)
2010(21039)
2009(19520)
2008(19180)
2007(16700)
2006(14612)
2005(13306)
作者
(64330)
(53073)
(52624)
(50354)
(34040)
(25328)
(24179)
(20888)
(20405)
(19056)
(18321)
(18175)
(16853)
(16633)
(16574)
(16462)
(15898)
(15343)
(15246)
(15186)
(13044)
(12903)
(12867)
(11981)
(11892)
(11857)
(11719)
(11507)
(10604)
(10382)
学科
(94048)
经济(93939)
管理(63238)
(62157)
(49646)
企业(49646)
方法(47161)
数学(41947)
数学方法(41608)
中国(28573)
(24205)
银行(24058)
(23898)
(23426)
(23259)
(22628)
(19361)
贸易(19345)
业经(19012)
(18849)
(18770)
金融(18769)
(17832)
地方(16669)
农业(15420)
(15044)
财务(14985)
财务管理(14952)
企业财务(14232)
理论(14221)
机构
大学(324248)
学院(318246)
(137017)
经济(134320)
管理(129854)
理学(111759)
理学院(110601)
管理学(109010)
管理学院(108437)
研究(107923)
中国(91464)
(69588)
(64561)
科学(62963)
(52901)
财经(51994)
中心(49745)
(48324)
研究所(48159)
(47590)
北京(44900)
(44825)
业大(44121)
经济学(42947)
(39643)
师范(39332)
财经大学(39224)
经济学院(38925)
(38713)
农业(37962)
基金
项目(215731)
科学(170759)
基金(160237)
研究(158881)
(138421)
国家(137339)
科学基金(118778)
社会(102589)
社会科(97379)
社会科学(97357)
基金项目(84496)
(79609)
自然(76301)
自然科(74544)
自然科学(74528)
自然科学基金(73240)
教育(72006)
(68046)
资助(67580)
编号(63342)
成果(51410)
(49451)
重点(47441)
(44725)
(44296)
教育部(43142)
国家社会(43036)
课题(42697)
人文(41783)
创新(41382)
期刊
(142565)
经济(142565)
研究(103761)
中国(58966)
(46996)
学报(46768)
管理(45892)
(44884)
金融(44884)
科学(44578)
(42815)
大学(36017)
学学(33793)
教育(30378)
农业(28340)
财经(25868)
技术(25513)
经济研究(23731)
(21895)
业经(20534)
问题(18728)
理论(17598)
(16506)
图书(15939)
实践(15922)
(15922)
技术经济(15919)
(15089)
国际(14686)
世界(14522)
共检索到47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兆祥  安世友  
本文采用熵值法分析银行业的集中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熵值与银行业的风险是正相关,而熵值与银行集中度是负相关,也就是说银行的集中度越高,风险就越小,银行系统也就越安全。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开放经济情况下,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降低风险,尤其是在外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更应保持金融力量的集中,以此来对抗危机的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天宇  钟宇平  
本文基于1995~2010年12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更具微观基础的Lerner指数衡量银行竞争度,研究了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集中度-脆弱性假说"和"竞争度-脆弱性假说"。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度并不是导致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正相关的原因。这些结论意味着,我国可以通过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来降低银行集中度,从而降低银行风险。同时,由于银行竞争度并不会影响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即使银行业竞争度上升,也不宜因此而出台加强银行业进入管制的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超  
考虑到渐近单风险因子模型(ASRF)的局限性,监管部门在资本监管二支柱部分特别提出了有关集中度风险的评估要求。本文以非预期损失模型为基础,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有关定义,提出了覆盖地区、行业集中风险、借款人集中风险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集中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并且分析了各类集中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量化风险评估工作,分析和判断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力  刘阳  
本文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不良贷款率和贷款增长缺口作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银行集中度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两个变量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但是利用不良贷款率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通过GMM估计方法发现,我国存在着"集中脆弱性"的现象。最后设计交叉变量分析各省不同经济状况对集中度和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的影响,发现银行集中度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在各个省份是不一样的。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营银行进入市场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稳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霞  
少数大客户一直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得到银行的青睐,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向这类客户集中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集中不但增大了银行的风险,而且还侵蚀了利润。贷款集中行为短期看似乎因大客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使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最终会导致银行陷入风险和收益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客户"套牢"的被动地位,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秀秀  曹前进  
本文采用中国13家上市银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集中度的不同代理变量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可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行业贷款集中度和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规模与其资本充足率,银行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则风险承担行为对贷款集中度的反应越不敏感。监管部门应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银行的信贷集中度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宇翔  
本文运用违约率及相关资产组合风险理论,推出了计算风险集中度的方法,并利用2002-2006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季度数据,对山东省行业和区域的风险集中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富华  姜姗姗  
笔者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HHI),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对上市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影响来衡量上市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发现近年来上市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地区集中度呈略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地区集中度与上市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关,而行业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行业集中和地区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均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洋  
利用1992~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影响显著: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不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逐渐变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叶海景  范坤祥  
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作为反映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利用全体数据组成的样本、平均值组成的样本以及分区域样本所做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一般均衡模型的观点;(2)分区域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提升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安  
笔者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风险的关系,分别选取郝氏指数、勒纳指数来表征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市场势力。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7—2015年间国内16家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越小;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势力正在逐步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会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破产风险。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加深,风险控制能力应该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去行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安  
笔者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风险的关系,分别选取郝氏指数、勒纳指数来表征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市场势力。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7—2015年间国内16家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越小;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势力正在逐步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会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破产风险。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加深,风险控制能力应该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去行政化应该加速推进,继续深入市场化运作,最终形成制度完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军  
本文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银行业以及上海和纽约银行业市场结构情况出发,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综合判断。研究得出结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市场竞争力呈非线性关系;银行同业合并及业务整合能够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文章最后提出改进中国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吴金乐  
本文运用我国省市1995~2011年面板数据,分别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分产业研究了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对总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从产业细分角度看,却存在着差异,体现在银行业存贷款集中度的降低对第一、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而对第二产业的增长则起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十分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旭  
选取18家商业银行2005~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通过设计变量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贷款集中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具有反向影响,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因此,应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贷款集中度风险预警机制,重新定位市场以降低贷款集中度、有效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