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2)
2023(6788)
2022(5575)
2021(5086)
2020(4127)
2019(9543)
2018(9322)
2017(17832)
2016(9126)
2015(10618)
2014(10442)
2013(10920)
2012(10834)
2011(10077)
2010(10039)
2009(9507)
2008(9136)
2007(8120)
2006(7684)
2005(7440)
作者
(27430)
(22921)
(22917)
(22228)
(14815)
(10798)
(10261)
(8926)
(8765)
(8376)
(8047)
(7607)
(7542)
(7487)
(7464)
(7143)
(6847)
(6634)
(6575)
(6054)
(5896)
(5507)
(5473)
(5334)
(5316)
(5201)
(4833)
(4618)
(4600)
(4480)
学科
(69827)
经济(69778)
管理(23625)
方法(22521)
数学(20643)
数学方法(20586)
(20515)
中国(17969)
地方(16172)
(14188)
企业(14188)
(12670)
地方经济(12305)
(11912)
贸易(11903)
(11583)
业经(10740)
(10627)
(10171)
(9632)
环境(8879)
(8779)
金融(8779)
农业(8770)
(8360)
银行(8355)
(8198)
(8176)
关系(7845)
(7797)
机构
大学(149638)
学院(146386)
(85196)
经济(84068)
研究(61285)
管理(51858)
中国(48571)
理学(43450)
理学院(42928)
管理学(42537)
管理学院(42247)
(36188)
(32320)
科学(31093)
(30826)
经济学(29786)
财经(28523)
研究所(27579)
经济学院(26596)
(26138)
中心(25465)
北京(21660)
(21205)
财经大学(21172)
(20668)
(19951)
科学院(19277)
社会(18016)
(17951)
师范(17857)
基金
项目(87965)
科学(70785)
基金(68030)
研究(65699)
(59063)
国家(58684)
科学基金(49661)
社会(47647)
社会科(45464)
社会科学(45456)
基金项目(34274)
(29188)
资助(28808)
教育(28376)
自然(28003)
自然科(27371)
自然科学(27363)
自然科学基金(26927)
(25439)
编号(22953)
国家社会(22209)
中国(21940)
(21877)
(21019)
重点(20094)
成果(19526)
教育部(19358)
(19214)
经济(19059)
发展(18235)
期刊
(100609)
经济(100609)
研究(56119)
中国(29733)
(26682)
管理(21461)
科学(19599)
(18659)
学报(18658)
经济研究(18552)
(16359)
金融(16359)
财经(16300)
大学(14858)
(14383)
学学(14053)
问题(13666)
(13386)
农业(12584)
世界(12498)
国际(12239)
技术(11839)
业经(11488)
技术经济(9908)
教育(9047)
统计(8973)
经济问题(8394)
(7286)
(7191)
经济管理(7158)
共检索到24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关于中国经济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赵德馨因为正在主编一部从远古到当前(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通史》,近期考虑较多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写了点笔记。下面是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的几则。一、从先秦到两汉:古代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隋映辉  
本文依据中国知识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分析了科技进步所形成的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知识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要素的重要地位,并对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玲  
本文首先将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评价指标界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随后,在考虑了各地区间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的空间面板模型(SAR和SEM)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实际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破坏次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以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而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与破坏次数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存在改善或恶化的省际差异,表明控制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多个因素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和最终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拉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取决两个变量各自样本观测值与对应临界值的大小关系。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税收水平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起着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逐步实现以消费和政府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推动我国税负水平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开支,合理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元媛  沈坤荣  
在全球经济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持续减速的中长周期。经济减速虽有周期性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问题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从供给视角看,原先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然是创新;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日渐疲软,亟待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粗放的增长方式,才能使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刚翠翠  
理论上不同特征的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逻辑不同。本文选取1997-2011年区域面板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传统文化资本和以竞争与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市场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论显示,传统文化资本的人力资本效应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市场文化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以及两种文化资本形成的制度效应是形成经济增长规模报酬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加快异质型文化资本的积累是转变当前资本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同时降低文化资本折旧率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刘岩  
通过单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全面、正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为此,文章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离散系数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其结论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处于上升态势,但处于初期阶段,今后还需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改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秋  冉茂盛  徐磊  
文章采用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以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教育投资对改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影响机理,并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对该机理中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存友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徐向阳  翁媛媛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经济转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而资本市场的全球资本配置能力决定了一国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文章在资本国际流动的基础上重新阐述了"不平衡性增长"这一概念。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引导资本的合理流动,形成促进经济平衡性增长的资本流动机制。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应该积极借鉴新兴国家的经验并吸取其教训,以货币兑换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为前提,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宏军  
经济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并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信息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并赋予现代经济集约增长方式以新的含义。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当代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浪潮,我国必须加快经济信息化的步伐,实现最新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入WTO将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广泛应用而全面加速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