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7)
- 2023(14217)
- 2022(12307)
- 2021(11738)
- 2020(10071)
- 2019(23222)
- 2018(23098)
- 2017(43095)
- 2016(24154)
- 2015(27813)
- 2014(27917)
- 2013(27755)
- 2012(26557)
- 2011(24138)
- 2010(24762)
- 2009(23491)
- 2008(24146)
- 2007(22557)
- 2006(19811)
- 2005(18274)
- 学科
- 济(102146)
- 经济(102027)
- 管理(71393)
- 业(67618)
- 企(56731)
- 企业(56731)
- 方法(44851)
- 数学(37164)
- 数学方法(36718)
- 中国(31361)
- 农(27882)
- 财(26826)
- 学(24836)
- 业经(22480)
- 制(22244)
- 贸(21211)
- 贸易(21195)
- 易(20552)
- 理论(19698)
- 地方(19121)
- 技术(18498)
- 银(18207)
- 农业(18174)
- 银行(18150)
- 行(17352)
- 融(16859)
- 金融(16855)
- 和(16765)
- 务(15739)
- 财务(15697)
- 机构
- 大学(366426)
- 学院(360983)
- 济(146844)
- 经济(143585)
- 研究(129141)
- 管理(128472)
- 理学(108249)
- 理学院(106778)
- 管理学(104593)
- 管理学院(103894)
- 中国(99918)
- 京(80642)
- 科学(79887)
- 财(71632)
- 所(68146)
- 农(63251)
- 研究所(61244)
- 江(58549)
- 中心(57835)
- 财经(55495)
- 业大(52144)
- 北京(51993)
- 范(51897)
- 师范(51399)
- 经(50060)
- 农业(49609)
- 州(46421)
- 经济学(46105)
- 院(45238)
- 师范大学(41362)
- 基金
- 项目(222245)
- 科学(173397)
- 研究(162691)
- 基金(159713)
- 家(140123)
- 国家(138875)
- 科学基金(116509)
- 社会(102406)
- 社会科(96710)
- 社会科学(96683)
- 省(85281)
- 基金项目(83171)
- 教育(76587)
- 自然(73804)
- 划(73008)
- 自然科(72146)
- 自然科学(72119)
- 自然科学基金(70864)
- 资助(66367)
- 编号(65619)
- 成果(56989)
- 重点(51052)
- 部(50237)
- 发(47709)
- 课题(47273)
- 创(47239)
- 创新(44274)
- 教育部(42894)
- 国家社会(42376)
- 大学(42297)
- 期刊
- 济(173398)
- 经济(173398)
- 研究(116323)
- 中国(81002)
- 学报(62398)
- 财(58664)
- 农(58146)
- 科学(55654)
- 管理(49823)
- 教育(49009)
- 大学(46811)
- 学学(43242)
- 农业(38590)
- 融(35132)
- 金融(35132)
- 技术(32056)
- 财经(29831)
- 经济研究(27257)
- 业经(26050)
- 经(25831)
- 问题(23364)
- 业(21836)
- 图书(21672)
- 贸(21301)
- 版(19433)
- 技术经济(19153)
- 国际(18559)
- 世界(17971)
- 坛(17212)
- 论坛(17212)
共检索到57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义
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中的精华部分主要有善事双亲、敬爱父母、合理谏诤、感恩祭祀等内容。传统孝道的精华部分以及现代社会家庭的继续存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以及经济基础的变化等因素对现代孝道伦理的呼唤,使得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和必然。现代孝道包括赡养父母,敬爱老人、合理谏诤,平等共享、慎终追远,文明祭祀等新的内容,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性、注重感情性和精神性、道德性和法律性的统一等时代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娜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出现缺失和衰落,孝道文化在农村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阐明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用,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
和谐 孝道 孝道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成
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中国古代,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起到了支配作用。如今,孝道的养老功能有所弱化,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因此,弘扬孝道文化,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公共财政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孝道文化 农村养老 公共财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心恒 晁罡 林耀祖
<正>2007年年初的一天,听着女工们絮絮叨叨地发牢骚,山西天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景春皱起了眉头:公司秉持“帮助人成功”的创业初心,却助长了员工自私、狂妄、冷漠的风气。如何提高员工素养,改善员工队伍风气,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健康成长?一道管理难题摆在李景春面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文章在总结已有赡养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GSS2006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子女赡养行为的现状,并从代际交换、孝道文化和结构制约三个维度考察中国城乡居民赡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代际间保持了较为紧密的互动,并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代际间的资源交换逐渐倾向于父母。父母近期的经济支持、父母近期的生活照料、父母近期的情感支持、孝道观念和居住距离显著影响子女的赡养行为,子代赡养行为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工。概言之,子女赡养行为主要受到合作型或交换型动力、文化型导向力和结构型阻力等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
代际交换 孝道文化 结构制约 赡养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静华 张立鹏
孝道是人类亲子互动中最原始、最单纯的感情,最能打动人内心的真情,近年来,孝道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肯定。本文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孝道模式探析,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尝试与思路。
关键词:
高校心理咨询 孝道模式 创新与整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小慧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历史的发展为"孝道"赋予了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内涵,对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孝道 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修攀 张红阳
目的:基于文化嵌入的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残疾中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积极教养量表、当代孝道量表和社会心理能力量表对476名残疾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双方的积极教养相关不显著,母亲积极教养比父亲更多;父母双方的积极教养均正向预测残疾中学生的孝道,孝道正向预测社会心理能力;孝道在父亲积极教养和社会心理能力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积极教养和社会心理能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积极教养通过孝道对残疾中学生的社会心理能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积极教养 孝道 社会心理能力 残疾中学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倩倩
孝道是乡土文明的核心内容。随着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的快速转变,孝道也随之发生了嬗变。以M村为实践调研点,从事生、事死两方面将孝道的内涵细化为养亲、敬亲、侍亲、顺亲、葬亲、祭亲等6个维度,全面考察孝道在后乡土社会中的诸多变化与流动形式,深入剖析孝道嬗变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后乡土社会,孝道嬗变是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制度等社会结构性力量与乡村社会的微观实践共同形塑的结果。孝道嬗变应在社会转型与乡村变迁的事实基础上去考量与判定,并将其作为基本出发点,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新孝道伦理秩序,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服务于后乡土社会。
关键词:
后乡土社会 孝道 伦理秩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晶晶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守的重要社会道德规范之一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新时期,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对孝道的论述,引出当代大学生孝道有弱化的趋势,通过对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 孝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倩倩
孝道是乡土文明的核心内容。随着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的快速转变,孝道也随之发生了嬗变。以M村为实践调研点,从事生、事死两方面将孝道的内涵细化为养亲、敬亲、侍亲、顺亲、葬亲、祭亲等6个维度,全面考察孝道在后乡土社会中的诸多变化与流动形式,深入剖析孝道嬗变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后乡土社会,孝道嬗变是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制度等社会结构性力量与乡村社会的微观实践共同形塑的结果。孝道嬗变应在社会转型与乡村变迁的事实基础上去考量与判定,并将其作为基本出发点,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新孝道伦理秩序,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服务于后乡土社会。
关键词:
后乡土社会 孝道 伦理秩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黎明 王颉琼
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年的数据,将孝道期望纳入“居住安排-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这一机制的城乡差异,验证和丰富了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抑郁水平产生抑制效应;第二,孝道期望在居住安排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对于同意“养儿防老”观念的老人而言,与儿子居住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第三,分城乡样本发现,与儿子同住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应主要作用于农村老人而非城市老人。而孝道期望的调节效应发生在城市地区,在农村地区不发生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华 朱丽月 何灿
本研究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和双元孝道模型,考察粗暴养育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和孝道信念的调节作用。以113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粗暴养育问卷、非适应性认知问卷、孝道信念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粗暴养育正向影响网络成瘾,非适应性认知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2)粗暴养育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受到孝道信念的调节。具体而言,互惠型孝道会弱化粗暴养育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而权威型孝道会强化粗暴养育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粗暴养育会增强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增加网络成瘾的倾向。但是,如果互惠型孝道信念较高,粗暴养育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会削弱。如果权威型孝道信念较高,粗暴养育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会增强。研究结果揭示了粗暴养育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也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成瘾行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粗暴养育 非适应性认知 孝道 网络成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