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2)
- 2023(11459)
- 2022(10120)
- 2021(9728)
- 2020(8087)
- 2019(19105)
- 2018(18968)
- 2017(36319)
- 2016(19711)
- 2015(22411)
- 2014(22323)
- 2013(22432)
- 2012(20722)
- 2011(18916)
- 2010(18494)
- 2009(16769)
- 2008(16306)
- 2007(13885)
- 2006(12143)
- 2005(10913)
- 学科
- 济(81897)
- 经济(81801)
- 管理(54231)
- 业(50633)
- 企(41681)
- 企业(41681)
- 方法(38851)
- 数学(33959)
- 数学方法(33617)
- 中国(23754)
- 农(20606)
- 财(18600)
- 学(17666)
- 业经(16799)
- 贸(16723)
- 贸易(16713)
- 易(16312)
- 地方(14936)
- 制(14156)
- 农业(13597)
- 和(13285)
- 环境(13007)
- 理论(12872)
- 银(12151)
- 银行(12117)
- 技术(11840)
- 融(11663)
- 金融(11662)
- 行(11619)
- 务(11292)
- 机构
- 大学(284435)
- 学院(278656)
- 济(116933)
- 经济(114618)
- 管理(112150)
- 研究(98994)
- 理学(97428)
- 理学院(96343)
- 管理学(94826)
- 管理学院(94336)
- 中国(74275)
- 京(62076)
- 科学(60441)
- 财(50875)
- 所(49714)
- 研究所(45610)
- 中心(43282)
- 农(42786)
- 财经(41336)
- 业大(40472)
- 北京(40229)
- 江(37883)
- 经(37854)
- 范(37302)
- 师范(36997)
- 院(35690)
- 经济学(35526)
- 农业(33483)
- 经济学院(32039)
- 财经大学(30989)
- 基金
- 项目(193236)
- 科学(152044)
- 基金(141931)
- 研究(141819)
- 家(123978)
- 国家(122999)
- 科学基金(105103)
- 社会(89454)
- 社会科(84808)
- 社会科学(84786)
- 基金项目(75413)
- 省(71761)
- 自然(68250)
- 自然科(66652)
- 自然科学(66637)
- 自然科学基金(65429)
- 教育(64243)
- 划(61963)
- 资助(59043)
- 编号(56781)
- 成果(46423)
- 部(43869)
- 重点(43091)
- 发(40988)
- 创(39672)
- 课题(38833)
- 教育部(37715)
- 国家社会(37162)
- 创新(37057)
- 科研(36953)
- 期刊
- 济(124556)
- 经济(124556)
- 研究(86681)
- 中国(51220)
- 学报(43890)
- 科学(41615)
- 管理(40759)
- 农(38546)
- 财(36072)
- 大学(33158)
- 学学(30815)
- 教育(30671)
- 农业(27393)
- 技术(23405)
- 融(22375)
- 金融(22375)
- 经济研究(20502)
- 财经(19845)
- 业经(18237)
- 经(16946)
- 问题(16408)
- 图书(16313)
- 业(14634)
- 理论(14088)
- 贸(13916)
- 技术经济(13852)
- 科技(13537)
- 世界(13182)
- 资源(12893)
- 实践(12626)
共检索到407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Upmanu Lall 田泽 霍正刚
当前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日显重要。全面分析水足迹情况,是通过虚拟水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研究区域、时空尺度、对象、定量研究方法、内容等多角度比较国内外研究,总结关于我国水足迹研究的不足。包括对南方或经济尚不发达地区的研究不足;缺乏较大范围内进行较小空间尺度的分析及科学的时间维度划分,且对区域的分析无统一口径;有关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研究较少;缺乏适合我国实情的先进定量研究方法;关于虚拟水流动、水足迹时空差异、"灰水"的研究以及相关评价分析方面均有待完善。在关于我国水足迹的进一步研究中,要加强对南方及落后区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水足迹研究;科学借鉴国外先进的分析方法并予以创新;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逸颖 董会娟 田旭 余艳红 陈异晖 耿涌 钟绍卓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面临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污染等诸多问题。水足迹从消费视角研究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淡水资源的占用情况,从而为制定适宜的虚拟水战略和减缓区域水资源压力提供政策建议。中国水足迹研究开展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为指导未来研究开展,有必要梳理水足迹的概念内涵,其次介绍水足迹计算方法,然后分别从不同时空尺度的水足迹研究、驱动力分析、可持续评价及其他相关应用等方面整理了中国水足迹研究的进展,总结热点区域和当前问题,最后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中国 综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传明
在全面采集国内外碳足迹研究文献基础上,改进共词聚类法,结合专家意见法,将其提炼为4个一级研究主题和13个二级研究主题。借助h-b指数法梳理研究文献,系统解析研究冷热点。进而依照研究主题进行文献归类综述,从碳足迹概念内涵研究、碳足迹计算方法和碳足迹研究尺度等方面分析现有研究问题,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排放 碳标签 碳源 碳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伟文 文礼章 仝宝生 沈佐锐 高觅
生态足迹是一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思想、基本计算方法,总结其在国内外不同尺度、不同领域、不同应用层面、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内容与进展,评析生态足迹理论的优缺点,对生态足迹的应用进行展望,从而为有志于从事生态足迹研究的学者做出理论铺垫。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应用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英
近些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碳足迹测算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在环境影响与管理领域的新研究视角。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对其碳足迹进行测评研究,分析其碳排放的整个过程,将为探索酒店业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酒店碳足迹相关研究进行了资料整合,重点介绍了酒店碳足迹的定义、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其中测算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价(LCA)法、投入产出(I-O)法以及混合生命周期分析法,并根据测算方法对相关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针对当前酒店碳足迹测评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边界、研究视角、测算方法、模型构建等四个方面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涌 董会娟 郗凤明 刘竹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全球变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碳足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迅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本文从碳足迹的起源和各种定义入手,系统阐述了碳足迹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碳足迹的各种分类。本文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IPCC计算方法和碳足迹计算器等四大类,并总结和比较了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客观分析和评价了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四个主要的碳足迹评估标准:英国的PAS2050:2008标准、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协会和世界资源研究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春梅
2015年8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7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演讲嘉宾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应当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别较大,产业转型处于初级阶段,低碳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应当通过发展绿色投资、产业转型、节能改造、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大力推广低碳能源等措施,推进环境健康、有活力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绪堪 赵毅 韦庆明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5—2015年水足迹强度数据,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水足迹强度空间网络关联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网络结构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溢出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关系,板块一和板块二扮演"受益者"角色,板块三和板块四扮演着"贡献者"角色。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规模等因素影响着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丁枘宇
本文依据1999—2019年高细分度农产品贸易数据研究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对进口来源地水资源可获性的影响效应,从演变轨迹、产品结构和进口来源地结构三个维度对中国进口农产品水稀缺足迹展开特征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因进口农产品获得的节水效应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因进口替代缓解的水资源压力小于带给进口农产品产地的水资源压力,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在水资源要素上存在着类似于"列昂惕夫悖论"的现象;2014—2019年中国进口农产品水稀缺足迹排名靠前的农产品种类主要包括棉花,碾磨谷物及谷物加工品,水果及坚果,畜禽肉、油脂及食用杂碎,植物油及其制品,豆类,油料,糖,加工糖及制糖副产品,半成品革,麻纺织品和谷物;水稀缺足迹排名靠前的进口来源地主要包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美国、苏丹、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埃及、西班牙、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和越南。本文进而提出提升农产品自给率、拓展海外水资源利用广度和拓宽农业国际合作渠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水稀缺足迹 虚拟水贸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慧君 刘勇昕 汪倩倩 徐裕焕
中国燃煤发电行业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基于生命周期方法,建立了中国燃煤发电水足迹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运输、燃煤发电和电力输送五个阶段,水足迹不仅考虑了直接水足迹,还有间接水足迹。基于该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燃煤发电整个生命周期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份燃煤发电的水足迹以及跨省煤电运输所产生的虚拟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2000—2020年,中国燃煤发电总水足迹逐年上升,从160亿立方米增加到661亿立方米。单位水足迹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15.6 m~3/MW·h。期间,灰水足迹占比较大,为76%~83%。整个生命周期中,间接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36%~45%。从空间上看,2020年,内蒙古、安徽、宁夏、陕西和新疆是主要虚拟水输出省份,而内蒙古、山西、山东和新疆是2000—2020年水足迹增长最多的省份。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煤炭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蓝水足迹 灰水足迹 虚拟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慧君 刘勇昕 汪倩倩 徐裕焕
中国燃煤发电行业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基于生命周期方法,建立了中国燃煤发电水足迹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运输、燃煤发电和电力输送五个阶段,水足迹不仅考虑了直接水足迹,还有间接水足迹。基于该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燃煤发电整个生命周期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份燃煤发电的水足迹以及跨省煤电运输所产生的虚拟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2000—2020年,中国燃煤发电总水足迹逐年上升,从160亿立方米增加到661亿立方米。单位水足迹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15.6 m~3/MW·h。期间,灰水足迹占比较大,为76%~83%。整个生命周期中,间接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36%~45%。从空间上看,2020年,内蒙古、安徽、宁夏、陕西和新疆是主要虚拟水输出省份,而内蒙古、山西、山东和新疆是2000—2020年水足迹增长最多的省份。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煤炭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蓝水足迹 灰水足迹 虚拟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璇 倪晋仁 毛小苓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 ,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生态足迹提出于 2 0世纪 90年代 ,是一种新颖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它计算简明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并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汪党献 来海亮 王茵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了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108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农产品 区域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拉 谢栋 吴普特 刘艺琳 姬祥祥 冯变变
[目的]为了剖析2008年和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生猪水足迹组成及时空演变规律,评价生猪生产蓝水足迹的可持续性,厘清饲料作物及其贸易对生猪养殖耗水的作用,以明确我国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的效率和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法”量化与解析2008年和2017年我国各省生猪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异性,厘清猪生产中主要耗水者—饲料虚拟水的空间流动过程,基于“可持续利用”概念,定量评价生猪水足迹及饲料虚拟水流动的可持续性。[结果]结果显示,生猪单头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且散养生猪单头水足迹最大;但生产规模扩大使我国2017年生猪生产总水足迹增至2194亿m~(3)/a。不可持续蓝水足迹占生猪生产蓝水足迹的86%,其中饲料消费不可持续蓝水足迹贡献了91%。生猪生产水足迹高值区集中在南方地区,但生猪生产不可持续蓝水足迹高值区集中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2017年由缺水地区输出的不可持续虚拟蓝水已达省际间饲料作物虚拟蓝水流动量的91%。因此,我国生猪饲养应亟需优化饲料供应结构,协调畜牧产业和种植业布局,并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以期在水资源刚性约束下,实现畜产品供需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力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水资源危机将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随着3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转变和大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水足迹等人类影响指标,结合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状与线状结合,综合运用地理要素,初步对全国水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试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揭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演变趋势,制定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支撑国家水环境管理理念的转变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