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0)
2023(7149)
2022(6009)
2021(5949)
2020(4900)
2019(11333)
2018(11285)
2017(20747)
2016(11617)
2015(13645)
2014(13659)
2013(13720)
2012(13163)
2011(12139)
2010(12250)
2009(11495)
2008(11519)
2007(10401)
2006(9511)
2005(9150)
作者
(35350)
(29293)
(29193)
(28224)
(18708)
(14011)
(13237)
(11435)
(11276)
(10673)
(10297)
(9851)
(9696)
(9627)
(9615)
(9048)
(8756)
(8573)
(8366)
(8046)
(7797)
(7213)
(7139)
(6747)
(6624)
(6467)
(6403)
(6348)
(6159)
(6109)
学科
(49405)
经济(49327)
管理(31082)
(26426)
(19932)
企业(19932)
中国(19055)
方法(18445)
数学(16090)
数学方法(15868)
(14838)
(13879)
(12752)
(11810)
贸易(11801)
(11568)
(11220)
(10552)
银行(10530)
(10444)
(10205)
业经(9904)
(9384)
金融(9377)
农业(9087)
地方(7988)
理论(7663)
教育(7507)
体制(7366)
(7308)
机构
大学(173071)
学院(169249)
(77391)
经济(75868)
研究(69923)
管理(58157)
中国(56424)
理学(47679)
理学院(47058)
管理学(46288)
管理学院(45955)
科学(39713)
(39516)
(37954)
(36931)
研究所(32944)
(31166)
中心(30758)
财经(28577)
(27155)
北京(26456)
(26057)
经济学(25110)
(24890)
农业(24162)
业大(23179)
(23158)
师范(22921)
经济学院(22380)
财经大学(21029)
基金
项目(103486)
科学(80794)
研究(77584)
基金(75677)
(67446)
国家(66918)
科学基金(54821)
社会(49779)
社会科(47043)
社会科学(47034)
基金项目(38024)
(37055)
教育(35532)
自然(32948)
(32861)
资助(32583)
自然科(32192)
自然科学(32178)
自然科学基金(31611)
编号(30078)
成果(27340)
(24709)
重点(24023)
中国(23050)
课题(22762)
(22703)
国家社会(21853)
教育部(21010)
(20671)
(20561)
期刊
(92581)
经济(92581)
研究(61130)
中国(42693)
(29870)
(29443)
学报(28699)
科学(26064)
管理(23673)
教育(22550)
大学(21644)
(20450)
金融(20450)
学学(20054)
农业(19757)
财经(15606)
经济研究(15485)
技术(14109)
(13696)
问题(12973)
(12931)
业经(12768)
国际(11614)
世界(11574)
(10766)
图书(8327)
技术经济(8139)
统计(8129)
(8072)
论坛(8072)
共检索到288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平  
中国的竞争法及其研究一直强调公平和社会正义,利用市场机制达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这一效率目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应充分发挥经济学在竞争法立法和执法方面的作用。竞争法保护的是竞争机制,而不是竞争者。中国应当尽快建立真正符合竞争政策精神的思维方式,摈弃与“看不见的手”不相符的词汇和逻辑。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竞争政策不应作为保护和扶持国内企业,限制国外竞争者的工具,竞争政策不是产业政策的替代品。中国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建立和展示对市场机制的信任,让竞争发挥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建立独立的有单一职责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不仅是消除行政垄断的必要,也是保证竞争法的实施不受产业政策左右的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际春  
在市场化改革中,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乃至社会的高级行为规范,已悄然在中国崛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来看,至少有滥用实力、附加不公平交易条件、不当奖售、通谋招投标等几种行为,依国际惯例应属于反垄断法或反对限制竞争法所调整的对象。同时,反垄断法呼之欲出。为此法学家和立法者对有关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及其立法进行研究,提出诸如“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等概念和相关的一些观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8月12日就《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称,这一《征求意见稿》可能在2010年得以实施。这一《征求意见稿》是自2008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1997年以来微软公司涉嫌美国反垄断法一案,引起世人瞩目,也引起中国政府和老百姓对反垄断法的广泛关注。面对中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垄断现象,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应当加速制定反垄断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垄断这一问题也日益突出,它严重地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有各国或区域性的反垄断机制已不能有效地限制这些行为。建立一套世界性的反垄断体系乃是大势所趋,在世贸组织内建立反垄断体系有很多方便之处,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近年来,许多国家对建立国际反垄断体系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这一现点达成了共识,为在世贸组织内建立反垄断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和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玮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即一定经济区范围内毗连分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镇群体,它们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广大乡镇为基础、由若干不同性质规模的城镇组成,具有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按此概念衡量我国现状,真正形成的城镇体系还不多。一般来说,城镇体系的发展,要伴随着所在经济区的成熟。经济区的本质,是社会化劳动地域分工;城镇体系的首要特征,则是各城镇在经济区内实现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纪良纲  
两年多点时间,中央两次会议、两个文件都强调要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对建立现代流通体系需研究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从流通体系发展的时空结构、流通体系的多元化演进趋势、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流通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形式、流通规模的潜在膨胀倾向等四个方面论证流通体系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现代流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以及拓展后的八大功能,即实现功能、服务功能、导向功能、聚合功能、分解功能、反馈功能、传递功能和协调功能;指出了现代流通体系具有的四个特征,即大、全、强和时代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光远  
《反垄断法》是一部包容性很强的良法,虽然在执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但瑕不掩瑜,可加以完善。修改《反垄断法》,重要的是要针对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特点,梳理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的新样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反垄断的新要求。确立竞争政策的法律地位,将公平竞争审查法律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坚强的更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使良法落地。进一步明确反垄断是中央事权,实行垂直领导或设立派出机构。完善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除了经济处罚之外,应纳入刑事处罚,增强威慑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虎  
反垄断法有"经济宪法"之称,但对反垄断法价值所在及其体系构建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重视。竞争理论是建构反垄断法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传递和实现其他价值的手段。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具有展望可预见的经济未来的作用,同时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价值体系上在立法目标和实践操作的关注点上,我国《反垄断法》都应充分分析和选择好核心价值,协调好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我国反垄断法价值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永为  
合营企业是反垄断法上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如何对其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是各国反垄断法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限制竞争的企业合营行为特点,比较欧美反垄断法的相关立法内容与执法实践,借鉴其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合营企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炜  
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实践情况看,我国现有的反垄断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例如:对滥用行政权要件的具体解释、对第36条中强制行政垄断的强制性的具体解释、对行政垄断的帮助行为需要立法创新、对具有经营者性质的公共组织的规制应依照对经济垄断行为的规制条款等。对此,日本的反垄断法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希  
《反垄断法》第56条农业适用除外主体规定语义模糊,解释论难以廓清。该条蕴含着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扶持农业发展双重立法目的,分别体现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然从当前实践质效来看,双重立法目的不仅使条文含义模糊加剧,且滋生内在矛盾。综合《反垄断法》内在逻辑、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及域外实践经验多重因素,更宜坚持保护农业生产者这个单一立法目的,对诸如扶持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立法目的予以舍弃。为此,建议将《反垄断法》第56条中"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表述修改为"农业生产者及其经济组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本文从近年来中国市场出现的若干价格联盟入手,阐述了市场机制中价格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反垄断法关注价格的理由及其对价格问题的洞察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的特征,讨论了反垄断法视野中的价格问题,旨在澄清人们在价格问题上一些认识的误区.为《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做准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贵孙  李银秀  
近年来平台型产业已成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在某些平台型产业领域中的规制改革也已展开。市场结构与垄断地位、滥用市场势力、掠夺性定价、垄断协议是双边平台型产业反垄断规制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对双边平台型产业的反垄断规制不能简单凭借传统单边市场规制标准来界定,而要从双边平台型产业本身的特点和竞争环境出发谨慎对待。在双边市场条件下,《反垄断法》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