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5)
- 2023(10817)
- 2022(9043)
- 2021(8395)
- 2020(6796)
- 2019(15520)
- 2018(15446)
- 2017(28235)
- 2016(15535)
- 2015(17796)
- 2014(17944)
- 2013(17718)
- 2012(17310)
- 2011(16119)
- 2010(16160)
- 2009(14752)
- 2008(14689)
- 2007(13308)
- 2006(12119)
- 2005(11377)
- 学科
- 济(72830)
- 经济(72746)
- 管理(38107)
- 业(34958)
- 中国(27157)
- 企(25440)
- 企业(25440)
- 方法(23634)
- 数学(20559)
- 农(20517)
- 数学方法(20376)
- 地方(20326)
- 业经(15522)
- 贸(15223)
- 贸易(15208)
- 制(15065)
- 易(14751)
- 学(14543)
- 银(14139)
- 银行(14114)
- 财(13995)
- 行(13862)
- 融(13847)
- 金融(13840)
- 农业(13400)
- 发(12558)
- 环境(11455)
- 地方经济(11325)
- 体(11305)
- 和(10343)
- 机构
- 学院(224817)
- 大学(224415)
- 济(99510)
- 经济(97554)
- 研究(91385)
- 管理(77484)
- 中国(71669)
- 理学(64054)
- 理学院(63198)
- 管理学(62177)
- 管理学院(61750)
- 科学(53788)
- 京(51214)
- 所(47807)
- 财(45916)
- 研究所(43084)
- 农(40822)
- 中心(40157)
- 江(35552)
- 财经(34827)
- 北京(33809)
- 院(33033)
- 范(32091)
- 农业(31799)
- 师范(31732)
- 经(31659)
- 经济学(31424)
- 业大(31048)
- 州(28361)
- 经济学院(28104)
- 基金
- 项目(141660)
- 科学(110680)
- 研究(106490)
- 基金(100732)
- 家(88956)
- 国家(88194)
- 科学基金(73107)
- 社会(67875)
- 社会科(64323)
- 社会科学(64311)
- 省(54534)
- 基金项目(51409)
- 教育(48311)
- 划(46734)
- 自然(43632)
- 编号(42772)
- 自然科(42604)
- 自然科学(42587)
- 资助(42194)
- 自然科学基金(41813)
- 成果(36835)
- 发(36795)
- 重点(32874)
- 课题(31996)
- 部(31765)
- 发展(30026)
- 展(29539)
- 创(29049)
- 国家社会(28989)
- 中国(28349)
- 期刊
- 济(120782)
- 经济(120782)
- 研究(77784)
- 中国(56943)
- 农(39525)
- 学报(36256)
- 科学(33679)
- 财(33584)
- 管理(31124)
- 教育(30697)
- 大学(27221)
- 农业(26969)
- 融(26391)
- 金融(26391)
- 学学(25299)
- 经济研究(20715)
- 技术(20074)
- 业经(19472)
- 财经(17933)
- 问题(16103)
- 经(15741)
- 业(14838)
- 贸(14752)
- 世界(14045)
- 国际(13693)
- 图书(11735)
- 坛(11365)
- 论坛(11365)
- 统计(11024)
- 技术经济(10910)
共检索到375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任雪 汤美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卫东 周菲 魏泊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构建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率、质量、结构、安全、可持续十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13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并运用2003—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发展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长海
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宏观评价旅游业发展运行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而且可以从旅游业发展环境角度、旅游者角度、旅游企业角度、旅游产业角度和旅游目的地角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为此,文章尝试从旅游业发展环境质量、游客旅游质量、旅游企业发展质量、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旅游目的地发展质量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质量指数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杰 杨重光 卢静
本文基于当前土地要素日益深入参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形,构建了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测算思路,并进行了2004-2012年间的数据测算和经济发展实证比照分析。基本结论是,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构建可以从规模、价格、结构、集约和景气等方面全方位地映射我国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发展态势,对我国今后的土地市场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具有有效预测作用,可以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土地指数 指标体系 技术测算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斌 王亚南 徐珍珍
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是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基础,有助于客观全面反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真实状况。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的理论模型呈现"金字塔"结构,包含了教师供给、教师教学发展、教师科研发展、教师社会服务以及教师声望5个基本维度。基于教师发展理论模型,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通过测评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水平省域间不均衡,院校间差异过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庞文 刘洋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利的保障和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测算和评价至今尚属空白。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同类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结合统计数据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但特殊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任务艰巨,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春花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较好的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方法,但结合波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模型,平衡计分卡忽视了供应商、替代品、潜在竞争者和现有竞争者等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在"新经济"形势下创新的特殊作用,创新理应单独作为战略性业绩评价的系统。因而需要对平衡计分卡进行改进,即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增长、创新和竞争者六个维度(本文称为六维评价法)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此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增强了平衡计分卡的适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惠东
本文在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福利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平衡计分卡观点,增加了新的社会责任衡量标准,完善了公立医院业绩评价系统。借助问卷与采访的方式,获得了专业人员对此业绩评价系统的合理性、实用性的看法。使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每层各指标的权重,同时验证权重系统是否符合逻辑,由此成功构建了公立医院业绩评价系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云霞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借鉴平衡计分卡多角度、多层面的思想,从财务、客户、学习和成长、内部运营四个不同方面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它是一个基于企业愿景与战略目标的崭新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反映了企业运作中最重要的维度和关键指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全面预算管理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吴中元
教育均衡发展评价在教育发展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文章从教育发展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育评价理论提出了包含教育发展数量指标和教育发展质量指标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锐兰,刘思峰,党耀国
区域科技发展目标并不是单一指标,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指标体系。文章在分析了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省科技发展目标为例,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指出了在指标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区域 科技 发展目标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赵俊豪
文章在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对"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测算。
关键词:
发展方式转变 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钊达 余志刚
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估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4个维度构建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泰尔指数对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时变特征、省际差异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分维度来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水平最低。(2)从发展趋势来看,省际间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可大致划分为稳步上升型、波动上升型和波动减弱型;大部分省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维度来看,可划分为村庄规划建设引领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引领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型。(3)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递减态势,不同维度中各区域的发展态势存在差异;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所导致;区域内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区域的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区域内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提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从不同维度切入,分类施策,同时注重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宏、中、微观多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后立足国际比较,纵向跨越时间、横向跨越空间,将各角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对比,揭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中国在“十五”计划时期至“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高速追赶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在绿色发展质量、市场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质量、国际开放质量等方面发展亟须加强。基于此,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变革期,提出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规避风险的基本路径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定量测评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构建包含社会性保障、经济性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维度的民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并运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探讨民生发展水平的演进规律。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不高;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均不高,而且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缺乏稳定性,呈波动态势;较多省份属于低、极低质量民生发展水平,区域内部民生发展水平呈“分离”现象,东部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始终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呈“中心—外围—边缘”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在空间格局上呈抱团状、零星状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