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7)
2023(12992)
2022(11311)
2021(10629)
2020(8924)
2019(20849)
2018(20460)
2017(39809)
2016(21217)
2015(24134)
2014(23917)
2013(24084)
2012(22425)
2011(20348)
2010(19939)
2009(18095)
2008(17370)
2007(14886)
2006(12940)
2005(11525)
作者
(60406)
(50047)
(49609)
(47498)
(32065)
(23805)
(22665)
(19780)
(19107)
(17815)
(17154)
(17014)
(15842)
(15688)
(15487)
(15344)
(14990)
(14621)
(14369)
(14276)
(12304)
(12272)
(11901)
(11301)
(11144)
(11112)
(10957)
(10832)
(9977)
(9837)
学科
(92298)
经济(92184)
管理(61238)
(57411)
(46117)
企业(46117)
方法(45854)
数学(40851)
数学方法(40529)
中国(25800)
(23692)
(22287)
(19008)
贸易(18999)
业经(18464)
(18464)
(17737)
地方(16373)
农业(15926)
(15578)
环境(14865)
(14289)
(13471)
银行(13439)
(13310)
金融(13309)
(13150)
财务(13090)
财务管理(13066)
理论(13038)
机构
大学(309443)
学院(305037)
(132248)
经济(129822)
管理(124287)
理学(108518)
理学院(107396)
管理学(105828)
管理学院(105297)
研究(103701)
中国(78520)
(65833)
科学(61356)
(58471)
(50808)
财经(48013)
研究所(46460)
中心(45986)
(45043)
(43948)
业大(43268)
北京(42271)
经济学(41210)
(40957)
(39207)
师范(38909)
(37435)
经济学院(37340)
财经大学(36034)
农业(35297)
基金
项目(211373)
科学(167621)
基金(156812)
研究(155622)
(135801)
国家(134732)
科学基金(116483)
社会(100837)
社会科(95733)
社会科学(95711)
基金项目(82926)
(78521)
自然(74725)
自然科(72998)
自然科学(72983)
自然科学基金(71702)
教育(70578)
(66837)
资助(65504)
编号(62019)
成果(49752)
(48345)
重点(46488)
(44273)
(43399)
国家社会(42365)
教育部(42103)
课题(41872)
人文(40842)
创新(40508)
期刊
(138563)
经济(138563)
研究(94036)
中国(52684)
学报(45474)
管理(44098)
科学(43251)
(41224)
(39965)
大学(34955)
学学(32746)
教育(30031)
农业(28174)
(25959)
金融(25959)
技术(24605)
经济研究(24002)
财经(23423)
业经(21264)
(19962)
问题(18145)
图书(15737)
(15584)
理论(15340)
技术经济(15275)
(14904)
世界(14068)
商业(13776)
实践(13759)
(13759)
共检索到439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其翔  龙志和  
由于中国官方提供的居民消费率数据可比性受中、外经济核算规则差异的影响较大。该文基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对这种因中外核算规则差异对中国居民消费率计算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方法是采用机会成本法重新计量中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服务消费以及利用官方经济指标间的数量矛盾推算中国的灰色消费等等。该文通过调整中、外经济核算差异的影响后发现,2006年至2012年间中国居民消费率在45.23%至52.89%之间,不但高于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居民消费率数值,并且还呈逐年上升趋势。该文的结论是:调整后的中国居民消费率虽然低于同期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与主要亚洲国家居民消费率的差异不大,中国居民消费率没有显著偏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纪瑞  
2011年11月29-30日,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主办的全国第十五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郑州隆重召开。来自北京、石家庄、太原、济南、西安、南京、成都、武汉、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及河南省内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9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建党90周年与党对民生的关怀暨消费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的会议主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本刊特编发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大会发言和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振明  
利用数据资料、图表分析对中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率变化和居民消费倾向变化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了由 于市场状况的变化,使得当前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判断是合适的结论,认为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入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金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解决对策,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性因素,以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春秀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惠雄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逐渐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热点难以形成等过剩经济特征。而同时,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居高不下,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甚至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居民消费率还要低。①这些经济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我国逐渐形成并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江林  马椿荣  
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并持续走低,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开辟了居民消费心理这一新视角来研究我国最终消费率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居民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了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并为寻求提高最终消费率的对策措施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海兵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3年第2期著文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从实证角度看,是合理程度偏低,其具体理由如下:1.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支出严重偏低,农民住房支出也并不偏高,综合各方面情况,估计这情况至少要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才能得到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德宗,陈静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ce behaviors of IPO in China and analyses their causes by multi variable regression models. This paper finds that underpricing of IPO in China is the most serious in the world; there is “hot issue” market; underpricing of IPO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arket condition and market valu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mount of raising fund, and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he price earning ratio in China.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a marketable IPO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in China as soon as possible.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平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 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状况 ,探讨了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秋石  王一新  
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以前的研究大多考虑对这种低消费量的解释。本文试图跳出已有的研究思路。我们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率并非偏低,而是被低估的。我们通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实物消费增长率的偏差、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服务性消费增长率的偏差证明中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的。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企业化"、居民消费"投资化"以及居民消费"公款化"等三个方面。基于对实物消费、服务性消费和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比值的调整,我们对中国真实居民消费率做了一个估计。估算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居民消费率更加接近其他与中国有相似经济结构国家的水平。也从另一个视角说明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内需不足"、"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从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国际比较,中国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是经济和非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政府应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