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916)
- 2022(8735)
- 2021(8341)
- 2020(7108)
- 2019(16815)
- 2018(16500)
- 2017(30920)
- 2016(16881)
- 2015(19737)
- 2014(19943)
- 2013(19908)
- 2012(19054)
- 2011(17413)
- 2010(17619)
- 2009(16309)
- 2008(16543)
- 2007(15044)
- 2006(13107)
- 2005(12092)
- 学科
- 济(73736)
- 经济(73650)
- 业(44189)
- 管理(43957)
- 方法(33690)
- 企(33054)
- 企业(33054)
- 数学(30006)
- 数学方法(29772)
- 中国(22835)
- 农(22707)
- 财(18078)
- 贸(16626)
- 贸易(16615)
- 易(16233)
- 学(15756)
- 农业(15063)
- 制(15060)
- 业经(14049)
- 银(12651)
- 银行(12614)
- 地方(12549)
- 行(12079)
- 融(11549)
- 金融(11547)
- 和(11215)
- 环境(10512)
- 理论(10384)
- 务(10252)
- 财务(10228)
- 机构
- 大学(253911)
- 学院(250755)
- 济(110670)
- 经济(108535)
- 研究(92802)
- 管理(92218)
- 理学(78146)
- 理学院(77187)
- 管理学(75918)
- 管理学院(75439)
- 中国(72727)
- 京(55819)
- 科学(55583)
- 财(50331)
- 所(48556)
- 农(46230)
- 研究所(43971)
- 中心(42333)
- 财经(39697)
- 江(38617)
- 业大(37016)
- 农业(36252)
- 北京(36184)
- 经(36130)
- 经济学(35336)
- 范(33707)
- 师范(33385)
- 院(32575)
- 经济学院(31968)
- 州(30045)
- 基金
- 项目(159410)
- 科学(124500)
- 研究(117177)
- 基金(116559)
- 家(103262)
- 国家(102081)
- 科学基金(85173)
- 社会(74042)
- 社会科(70005)
- 社会科学(69983)
- 基金项目(60835)
- 省(58984)
- 自然(53753)
- 教育(53661)
- 自然科(52444)
- 自然科学(52426)
- 自然科学基金(51533)
- 划(51106)
- 资助(48680)
- 编号(47823)
- 成果(40064)
- 部(36972)
- 重点(36591)
- 发(34716)
- 课题(32807)
- 创(32431)
- 国家社会(31720)
- 中国(31604)
- 教育部(31394)
- 科研(30707)
- 期刊
- 济(123275)
- 经济(123275)
- 研究(79010)
- 中国(53025)
- 农(41551)
- 学报(41214)
- 财(39757)
- 科学(37627)
- 管理(31744)
- 大学(30528)
- 学学(28326)
- 农业(27724)
- 教育(27540)
- 融(24402)
- 金融(24402)
- 技术(21589)
- 经济研究(20403)
- 财经(20211)
- 业经(18372)
- 经(17543)
- 问题(16855)
- 业(16319)
- 贸(15872)
- 世界(14180)
- 图书(14079)
- 国际(13893)
- 技术经济(13267)
- 版(12671)
- 资源(12200)
- 统计(11999)
共检索到389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对家庭研究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家庭户的演化是立户模式与家庭代际人口结构的互动过程,并就此推论中国流行的主干家庭模式在未来会促发老年"空巢"家庭。研究发现,人口因素对家庭户规模缩小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减弱,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正在增强。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迅速,表明家庭分化水平正在提高。近年城乡隔代户人口比例增加显著,农村的情况尤其突出,反映了农村大量住户只剩老人与少儿留守的情况。此外,文章对不同阶段的人口流动对家庭分化与聚合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武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家庭户中。现代研究发现,在分析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时,有很大一部分与其说是由个人的特征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个人所在的家庭的特征决定的。比如,个人的社会观点、消费或储蓄倾向等等无不受到自己家庭情况的影响。因此,我国家庭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应该作为基本国情内容的一部分来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叶湘榕 尹筑嘉
美国是个家庭高负债消费的国家,本文在追溯美国家庭负债消费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二十年美国家庭负债消费带来的主要问题,发现近十几年以来美国家庭负债消费明显扩大,2001年以后在低利率政策和资产泡沫之下负债消费逐渐脱离收入上升轨道而依赖于资产价值的增长;重贷套现政策鼓励家庭增加负债,消费"住房";债务负担越来越绑定在中低收入家庭身上。这些问题是应当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
关键词:
美国家庭 负债消费 债务负担 消费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远
本文在总结有关家庭养老机制六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血亲价值论。血 亲价值论包括血亲关系、人生价值和心理定式三个部分。用血亲价值论分析家庭养老机制可 以发现,中国家庭养老机制是由“一个核心、二种动力、三级整合、四条规则”组成的。由于血 缘动力和伦理型交换标准的不变性,家庭养老能够在生产方式变化后继续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邵秦,胡明霞
一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谓之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婚姻、血缘与收养关系为纽带,受一定的心理因素、道德观念与社会意识、经济联系等社会关系支配而形成的人口组合。家庭结构即为家庭人口组合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称之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其总体模式为家庭结构类型;与数量相联的是家庭规模大小;而中心问题是家庭中人际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并非只有抚养—赡养一种关系形式。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交换关系。但抚养-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代际关系的层次和类型也有不同。
关键词:
农村 代际关系 抚养—赡养关系 交换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建平,涂肇庆
过去几十年,香港家庭住户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征为小规模的核心家庭化趋向。这些变化与生育、死亡、迁移以及婚姻行为等人口因素的变动息息相关。文章采用人口学的方法对香港家庭住户的结构变迁以及相应的人口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人口因素在香港家庭住户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香港地区 家庭结构 人口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明强,徐加,黄祖辉
家庭消费的分析,是整个消费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助于揭示家庭消费变化的趋势,而且可以为消费品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本文结合浙江省农民家庭消费的实际,对回归分析方法在农民家庭消费分析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农民家庭消费收入弹性的回归分析 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一般来说,收入水平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Engel)曾在研究有关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尽管恩格尔定律在我国农民家庭消费分析中的适用性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结海,徐安琪
文章借鉴并修正了西方解释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的相关理论,提出中国式的综合分析模型。该框架强调子女的学业成绩对其福利的重要影响,将“家庭结构”概念扩大到“亲属支持”,把“家庭冲突”拓展为“父母素质”,并引入“社会人文环境”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子女的学业成绩与其福利总水平具有最大的正相关,以学业成绩为中介变量的路径分析的综合模型,是符合中国实际和有效的;离婚后同居监护人是否称职对子女福利的直接影响比离婚前的夫妻冲突更为显著;亲属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家庭解体对子女福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涛 伍骏骞
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对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金融将带来户均消费提高24.50%,2016年折合消费为8694.81元。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家庭非农就业水平和金融可得性引致消费增长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中低收入农户、参与互联网理财和网络借贷农户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的消费增长效应高于同期传统信用卡使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时期扩大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以驱动农户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户消费 非农就业 金融可得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伟 周月梅 周克
在现代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在群体的规模上,在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度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研究,结合中国居民收入的结构,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技术,中国中等收入家庭界定可采用指数界定法、差异界定法、二阶差分界定法、相对累积指数界定法和综合指数界定法。
关键词:
中等收入 界定 指标 综合指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旭凡
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低收入与劳动生产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中国的家庭农场最优规模上涉及较少,总的来说,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作物的最优经营规模差距较大,即使相同地区、相同经营作物,使用不同的最优规模衡量标准,得到的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也存在差距。本文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农场发展经验和规模演变规律,得出家庭农场规模的调整一要配套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二要考虑经营者管理能力和经营成本,三要考虑生产率等相关因素。并基于国际经验对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给出4条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二是配套产业完善服务,三是重视教育加大培训,四是创新模式与时俱进。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最优规模 国际经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熊和妮 任梦莹
劳动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阶层家庭及家庭教育的特性使劳动阶层家庭教育在研究方法层面面临一定的挑战,表现为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难度以及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认识。关于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回应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策略问题,继而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进行价值澄清,揭示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使劳动阶层父母、子女勇于正视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正视其作为劳动阶层本身所固有的尊严。
关键词:
劳动阶层 家庭教育 研究方法 价值澄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健刚 刘艺非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捐赠参与度、绝对捐赠额及相对捐赠额3个方面对国内家庭捐赠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全国慈善捐赠水平可能被低估,一般居民家庭具有直接面向受益人的偏好。在相关因素上,相对于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家庭捐赠更稳定的促进因素;家庭平均年龄对捐赠行为呈现出稳定的负向影响;农村家庭与城市相比虽捐赠水平较低却具有更强的收入及教育效应;体制的嵌入及政治资本对家庭捐赠行为有正向影响;此外,家庭捐赠水平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特征。
关键词:
家庭捐赠 家庭禀赋 社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