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6)
- 2023(11094)
- 2022(9458)
- 2021(8591)
- 2020(7463)
- 2019(17370)
- 2018(17021)
- 2017(32832)
- 2016(17757)
- 2015(20862)
- 2014(21155)
- 2013(21395)
- 2012(20440)
- 2011(18695)
- 2010(18635)
- 2009(17579)
- 2008(17510)
- 2007(15832)
- 2006(14039)
- 2005(13142)
- 学科
- 济(101366)
- 经济(101281)
- 管理(45057)
- 业(44734)
- 方法(39730)
- 数学(34819)
- 数学方法(34602)
- 企(32710)
- 企业(32710)
- 中国(27111)
- 农(26112)
- 地方(22755)
- 财(21739)
- 学(18292)
- 业经(18258)
- 农业(17743)
- 贸(17277)
- 贸易(17269)
- 易(16749)
- 制(15857)
- 地方经济(14072)
- 和(13545)
- 银(13212)
- 银行(13186)
- 融(13127)
- 金融(13122)
- 环境(12801)
- 行(12708)
- 发(12428)
- 体(12102)
- 机构
- 大学(274557)
- 学院(271580)
- 济(131014)
- 经济(128685)
- 研究(101590)
- 管理(99491)
- 理学(84632)
- 理学院(83602)
- 管理学(82394)
- 管理学院(81862)
- 中国(77549)
- 京(58322)
- 科学(57995)
- 财(57737)
- 所(52227)
- 研究所(47071)
- 农(45978)
- 财经(45575)
- 中心(44829)
- 经济学(43288)
- 经(41377)
- 江(40838)
- 经济学院(38882)
- 北京(37735)
- 业大(37037)
- 范(35874)
- 农业(35753)
- 师范(35595)
- 院(35130)
- 财经大学(33483)
- 基金
- 项目(170710)
- 科学(134620)
- 基金(126103)
- 研究(126065)
- 家(109294)
- 国家(108417)
- 科学基金(91643)
- 社会(84122)
- 社会科(79796)
- 社会科学(79775)
- 基金项目(65798)
- 省(63555)
- 教育(56346)
- 自然(55246)
- 自然科(53937)
- 划(53928)
- 自然科学(53918)
- 自然科学基金(52996)
- 资助(52385)
- 编号(49623)
- 成果(41719)
- 部(39741)
- 发(38714)
- 重点(38568)
- 国家社会(36351)
- 课题(34339)
- 教育部(34331)
- 创(34304)
- 中国(33652)
- 人文(32971)
- 期刊
- 济(151740)
- 经济(151740)
- 研究(89094)
- 中国(53521)
- 财(44204)
- 农(43448)
- 学报(40871)
- 科学(38765)
- 管理(35650)
- 大学(31083)
- 学学(29278)
- 农业(28872)
- 融(26035)
- 金融(26035)
- 经济研究(25675)
- 财经(24364)
- 教育(23548)
- 技术(22233)
- 业经(21516)
- 经(21206)
- 问题(20937)
- 贸(17929)
- 世界(16426)
- 技术经济(15835)
- 国际(15553)
- 业(15515)
- 统计(15090)
- 经济问题(13239)
- 策(12637)
- 版(12411)
共检索到42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沙吉才
人们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它们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由它们形成的人口智力在生产中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财富,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所以,人口的文化素质同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试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1989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沙吉才
人口的文化程度,对人口的迁移流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口迁移流动的数量、方向和职业、行业结构,是发展商品经济不可低估的因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于1986年对16个省市自治区74个城镇的人口迁移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文就其迁移人口的各级文化程度构成作一概括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人口特征是影响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考察了文化、年龄及性别与收入及分配差别的关系。首先以回归法和列表法考察了这些特征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然后以泰尔指数测度了这些人口特征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这些特征是制约居民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变动的重要变量。这些影响是正常且适当的。唯有年龄与居民收入的关系需要调整:应当加大征收中年段居民的社会保障费,充实社会养老金。
关键词:
人口特征 收入差别 文化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文兼武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人口数量多,素质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在农村,提高人口素质的重点也在农村。人口素质是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要。人口的文化素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如文化程度(即受教育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等。其中,文化程度是最基本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掌握科学技术、生产技能的多少、快慢和熟练程度,还决定了生产经验的积累是否具有创造性。本文根据全国670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从总体上判断农民的文化程度,并分析它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国权 孙崇勇
为了了解农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人格类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随机抽取吉林省各市、州470名农民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农民倾向于内倾性格,情绪稳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玉海
依据《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资料》,本文试图对中国迁移人口的经济收入进行初步分析,着重阐明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经济收入对移民行为影响的变化及在我国城镇体系中二者的不同相关形态。 本文将迁移定义为:跨越城镇行政区域,伴随户口变动或不变动户口但离开原居住地一年以上的移动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冠生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经济活动能力并不高,有些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但经济活动能力比较高,这说明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经济活动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的影响因子还包括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元梁 肖卫东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凤连 彭宇文
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厘清城镇化、农民收入、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均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任意两者的组合对第三者都有显著影响;高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在一段时期内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银东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移民以新的方式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生态移民城镇化经济发展中的难点,提出了以下对策:构建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速文化适应进程。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城镇化 文化适应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兴
本文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 ,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同积 (co- integration)关系。在短期关系中 ,体制变迁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影响非常大 ,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从 ECM1模型结果看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扩大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力量都存在。借助于偏最小二乘回归 PL S方法 ,揭示出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多种因素分别对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显著推动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我们发现教育因子既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又有利于经济增长。教育可以大大改进经济福利 ,“公平与效率”并不必然是一种两难选择。财政收支对于再分配并没有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温兴祥
人口流动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在移民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的同时,城市移民来源地多样性的程度也在增加。本文综合使用CLDS2016年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调查微观数据,实证检验移民多样性对城镇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基于转移比例法构建工具变量,2SLS估计结果表明:由分化指数构建的城市移民多样性指数每增加1%,城镇劳动者的年收入显著提高0.59%。在使用其他多样性衡量指标、考虑移民文化距离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移民多样性主要是对本地户口劳动者和低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移民多样性提高了城镇劳动者的社会资本,但对城镇受雇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并无显著影响。深化户籍制度及相关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将有利于提升城镇劳动者收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林静 修长柏
城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贫富差距的减少,其关键是控制城镇内部的不均等上升。内蒙古牧民的城镇化进程是在生态保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牧区学校撤并三方面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开展的。从分析在锡林浩特市就学的中小学生移民及其家庭入手,我们发现子女在城市就学后,牧民家庭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大部分牧民家庭财务负担加重,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造成牧区特有的"季节性市民"和"留守父母"现象。
关键词:
牧区 城镇化 教育移民 微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沙吉才
人口的文化和文化构成是人口的重要特征和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老年人口来说,它同样是重要的。根据《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所提供的数据,城市老年人口文化同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鞠艳
《深圳市第三产业发展“九五”和2010年规划》中提出,努力实现第三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有一支能适应新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 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分析我市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了解各行业人员素质状况,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就业人员文化层次,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三产业在业人口文化程度发展变化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