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7)
2023(11207)
2022(9237)
2021(8452)
2020(7071)
2019(16563)
2018(16289)
2017(31131)
2016(17124)
2015(19943)
2014(20203)
2013(20246)
2012(19080)
2011(17441)
2010(17562)
2009(16368)
2008(16418)
2007(14724)
2006(12994)
2005(12086)
作者
(51509)
(43076)
(43049)
(41375)
(27533)
(20660)
(19743)
(16891)
(16471)
(15305)
(14871)
(14374)
(13885)
(13757)
(13647)
(13622)
(13035)
(12856)
(12537)
(12442)
(10839)
(10598)
(10560)
(9821)
(9803)
(9773)
(9535)
(9515)
(8777)
(8742)
学科
(81741)
经济(81665)
管理(44685)
(42733)
方法(34689)
(31971)
企业(31971)
数学(31043)
数学方法(30846)
中国(27100)
(22327)
(17992)
(16637)
贸易(16628)
地方(16627)
(16169)
业经(15992)
(15456)
(15194)
农业(14555)
(12709)
银行(12681)
(12163)
(11981)
金融(11979)
环境(11385)
(11383)
(10851)
(10518)
(10135)
机构
大学(260360)
学院(256288)
(115320)
经济(113047)
研究(96060)
管理(93578)
理学(79643)
理学院(78624)
管理学(77368)
管理学院(76865)
中国(73482)
科学(57063)
(57039)
(51119)
(49454)
(45329)
研究所(44897)
中心(42835)
财经(40662)
(38459)
经济学(37690)
(37053)
业大(37021)
北京(36668)
农业(35756)
(34665)
师范(34371)
经济学院(34107)
(34041)
财经大学(30105)
基金
项目(165687)
科学(130496)
基金(122109)
研究(120215)
(106888)
国家(106078)
科学基金(89676)
社会(78702)
社会科(74633)
社会科学(74610)
基金项目(64010)
(61526)
自然(55975)
自然科(54714)
自然科学(54697)
教育(54500)
自然科学基金(53738)
(53322)
资助(50125)
编号(47096)
成果(39183)
(38111)
重点(37880)
(36932)
国家社会(33959)
课题(33270)
(33249)
教育部(32514)
中国(32319)
科研(31711)
期刊
(127235)
经济(127235)
研究(82290)
中国(51207)
(41614)
学报(40711)
(39019)
科学(37977)
管理(32705)
大学(30418)
学学(28392)
农业(27789)
(24951)
金融(24951)
教育(24950)
经济研究(21603)
财经(20842)
技术(20799)
问题(19243)
业经(18664)
(18115)
(16255)
(16001)
世界(14417)
国际(14327)
技术经济(13378)
统计(12636)
(12059)
图书(11860)
现代(11722)
共检索到39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俊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和争论,其根源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的相关统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文章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用于确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基准的经济指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行国际比较和测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耿海青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相比,就更显落后,这是一个违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特现象。这一现状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建国后偏重重工业的产业政策、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由体制转换所导致的下岗职工增加和城乡口径不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城乡实际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将与日俱增,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化水平在十几年内必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现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了初步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顺  李超  韩江波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空间变迁的动态过程,城市化由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不仅必须是适应一定条件、能实现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化,而且应具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质高效的特征,更应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通过采用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四个指标,对中国城市化驱动力进行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可知: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及资本驱动的特征。为与"十二五"规划中"五年提高4%"的注重质量型城市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和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相吻合。应采取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在对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学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25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1990~2005年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和城市气温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定量分析了各种城市化因子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王喆  杜德瑞  
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的三个维度。参照已有工业化不同时期划分依据,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在此时期内,中国正面临着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两个滞后"现状。影响土地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农地转用。中国亟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率的农地转用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