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2)
2023(11133)
2022(9484)
2021(8750)
2020(7056)
2019(16273)
2018(16003)
2017(29139)
2016(15890)
2015(18344)
2014(18502)
2013(18463)
2012(17711)
2011(16503)
2010(16646)
2009(15128)
2008(15347)
2007(13792)
2006(12727)
2005(12011)
作者
(47738)
(39276)
(39088)
(37302)
(25350)
(18868)
(18031)
(15351)
(15314)
(14349)
(13621)
(13357)
(12874)
(12755)
(12623)
(12247)
(11693)
(11457)
(11400)
(11314)
(10202)
(9609)
(9570)
(9159)
(8985)
(8875)
(8873)
(8788)
(8117)
(8004)
学科
(75837)
经济(75754)
管理(41081)
(38540)
(29217)
企业(29217)
中国(27317)
方法(25809)
数学(21873)
数学方法(21507)
(20659)
地方(20646)
业经(16868)
(15648)
贸易(15631)
(15412)
(15168)
(14737)
(14303)
农业(13980)
(13826)
银行(13811)
(13450)
(13241)
金融(13240)
(13158)
环境(12029)
理论(11502)
地方经济(11409)
(11226)
机构
学院(233245)
大学(232081)
(101435)
经济(99206)
研究(90324)
管理(81341)
中国(72414)
理学(67193)
理学院(66303)
管理学(65057)
管理学院(64619)
(53466)
科学(52847)
(47303)
(46800)
研究所(41689)
中心(40249)
(37293)
(37140)
北京(35819)
财经(35817)
(33631)
师范(33318)
(32779)
(32471)
经济学(31867)
(30127)
业大(30019)
农业(28571)
经济学院(28463)
基金
项目(141591)
科学(110905)
研究(107800)
基金(100444)
(87621)
国家(86865)
科学基金(73103)
社会(67807)
社会科(64259)
社会科学(64245)
(54051)
基金项目(50992)
教育(49605)
(46507)
自然(44237)
编号(44053)
自然科(43179)
自然科学(43169)
资助(42868)
自然科学基金(42365)
成果(37478)
(36441)
重点(32633)
课题(32577)
(31739)
发展(29794)
(29300)
(28928)
国家社会(28663)
中国(28325)
期刊
(125111)
经济(125111)
研究(81611)
中国(59115)
(35921)
(35704)
管理(33925)
教育(33660)
学报(33177)
科学(32383)
(26210)
金融(26210)
大学(25590)
农业(24630)
学学(23386)
技术(22745)
经济研究(20632)
业经(19600)
财经(17755)
问题(16263)
(15557)
(14894)
(13827)
世界(13690)
国际(13593)
图书(13501)
统计(12310)
技术经济(12134)
(11683)
论坛(11683)
共检索到39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会  傅小锋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区域划分。本文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对中国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的研究成果,借鉴黄秉维先生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人口区划等四种全国性区划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系统。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首先将全国划分成三大地带,再在三大地带内部划分出N个大区;然后对全国县域(或公里格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按类型归并,将归并结果嵌入到N个大区中,用大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级及地区编号对其命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宝清  刘顺生  木士春  李旭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针对山区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特色,使之既符合生态环境的合理性,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怀化市为例,以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结构、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综合发展方向(PRED系统综合评价)等相对一致性、时限性、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和区域共轭性等原则,采取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两种设计思路4种方法,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MFIVS)等先进技术手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区。自下而上途径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按照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和空间跨度与时间跨度相结合等原则来设计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顺  褚保金  
重点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目标;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当务之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刻不容缓;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制、经济和市场机制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建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苗韧  周伏秋  胡秀莲  冯升波  吴頔  贾茹  
能源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长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量化标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我国能源系统各环节特点为基础,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技术进步、政策影响等因素,提出了针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分析和量化评价方法,并对2000-2020年中国能源发展可持续的历程和趋势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长杰  傅小锋  马晓微  魏一鸣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构成了其关键要素。本文基于PREEST系统模型 ,首先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 ,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分析法 ,就中国 1987~ 2 0 0 1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 ,基于研究成果 ,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青云  
阐述了中职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诸因素(办学总投入不足,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国人思想观念落后,社会舆论价值贬低;生源素质滑坡,就业率较低;师资质量略差,缺乏实践经验;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特色发挥不够),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全面解读国家的教育政策,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中职教育的投入,促进中职教育的统筹管理;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以教师为本,建设师德为先;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向阳  肖平  
以未来、社会平等、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建立持续性指标的方法论框架,试图在多种时空尺度上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艾娜  张雪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子民  余佳群  刘振安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图分析法、动态图分析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法 ,从而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度量和综合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雪峰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和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为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探讨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瑛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CED,1987)。其本质是重新规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的持续能力并将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