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6)
- 2023(14728)
- 2022(12066)
- 2021(10964)
- 2020(9066)
- 2019(20452)
- 2018(19940)
- 2017(38114)
- 2016(20050)
- 2015(22654)
- 2014(22331)
- 2013(22522)
- 2012(21310)
- 2011(19397)
- 2010(19961)
- 2009(18960)
- 2008(18510)
- 2007(16675)
- 2006(15297)
- 2005(14743)
- 学科
- 济(97490)
- 经济(97370)
- 业(82672)
- 企(72909)
- 企业(72909)
- 管理(70039)
- 中国(35523)
- 方法(34934)
- 业经(31235)
- 农(30237)
- 财(28604)
- 融(27697)
- 金融(27697)
- 数学(26655)
- 银(26598)
- 银行(26590)
- 数学方法(26494)
- 行(25940)
- 地方(24228)
- 制(24059)
- 农业(21653)
- 贸(19879)
- 贸易(19853)
- 务(19758)
- 财务(19727)
- 财务管理(19704)
- 易(19350)
- 企业财务(18658)
- 技术(18649)
- 和(16529)
- 机构
- 学院(292139)
- 大学(288604)
- 济(135466)
- 经济(132868)
- 管理(114248)
- 研究(102414)
- 理学(95385)
- 理学院(94415)
- 管理学(93504)
- 管理学院(92915)
- 中国(89217)
- 财(64555)
- 京(62484)
- 科学(55090)
- 所(51017)
- 财经(49517)
- 中心(48188)
- 江(46833)
- 研究所(45075)
- 经(44934)
- 农(44762)
- 经济学(42051)
- 北京(40958)
- 州(37963)
- 经济学院(37800)
- 范(36619)
- 财经大学(36420)
- 师范(36333)
- 院(36253)
- 业大(35397)
- 基金
- 项目(178036)
- 科学(142915)
- 研究(137926)
- 基金(130477)
- 家(110933)
- 国家(109847)
- 科学基金(95945)
- 社会(91983)
- 社会科(87400)
- 社会科学(87382)
- 省(68634)
- 基金项目(67361)
- 教育(60807)
- 自然(56887)
- 划(56301)
- 编号(55696)
- 自然科(55630)
- 自然科学(55618)
- 自然科学基金(54726)
- 资助(53195)
- 成果(46121)
- 发(43961)
- 部(40209)
- 创(40133)
- 重点(39684)
- 国家社会(38903)
- 课题(38448)
- 业(37626)
- 发展(37016)
- 创新(36724)
- 期刊
- 济(163016)
- 经济(163016)
- 研究(98741)
- 中国(67682)
- 财(52118)
- 管理(48905)
- 融(45435)
- 金融(45435)
- 农(43479)
- 科学(37052)
- 学报(35107)
- 教育(30153)
- 农业(29084)
- 大学(28398)
- 业经(27250)
- 技术(26856)
- 经济研究(26176)
- 学学(26145)
- 财经(25909)
- 经(22599)
- 问题(20843)
- 贸(18843)
- 业(17617)
- 世界(17425)
- 国际(17365)
- 技术经济(17000)
- 图书(16531)
- 现代(14620)
- 商业(13978)
- 经济管理(13771)
共检索到485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月星
中国金融欠发达严重影响着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强国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工具。为了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保值与增值,捍卫金融资产的定价权,中国政府应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以大思维积极鼓励金融业全面创新,并通过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服务业 金融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斌
中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目前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金融、经济、城市、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因素制约。我们应坚持整体发展、重点倾斜的基本思路,改善和强化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强中国金融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监管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以促进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日形成。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制约因素 金融市场 金融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原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由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分工发展的需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有较高的传统服务业作基础、发达的信息化为技术前提,要有先进的金融、物流体系,商贸体系,较为完善的房地产业,一定数量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批成型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龙头,还需具备必要的人才优势。
关键词: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发展前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群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产业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船舶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设立船舶融资资产转让信托、船舶投资基金以及将船舶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设想与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关键词:
航运中心 船舶融资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宁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思考何宁(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一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上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眼务业中的许多部门,例如金融、运输、电信、教育、信息等是现代化大生产取得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铭
本文先综述了国内外法和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具体阐述了法和金融学的研究意义和最新进展。接着区分了法和金融学研究的两条路线,即考虑法律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和考虑金融法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然后指出当前法和金融学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方向给出相关建议。最后,结合当前中国金融的实际,给出一些急需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
法和金融学 法律效率 金融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朝晖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建市以来,深圳现代服务业从无到有,已奠定了产业起飞的坚实基础。现阶段及今后几年,将是深圳抢占服务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战略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鹍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知识产权服务业不配套,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已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制约,必须构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应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和运用各环节服务要求的、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服务业 国民经济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吉昌 姜文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欠根 罗孝玲 张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万宇洵 杨朋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审计委员会失效的成因和中国审计委员会的引入背景,展望审计委员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若不改变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独立董事)身份的认识和加强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立法建设,审计委员会终将归于无效。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独立董事 经理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安平
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金融和保险服务的出口需求也将显著增强。一、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内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喻强 单昕欣
我国消费对GDP增长拉动比较有限,消费信贷市场方兴未艾,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政策,银监会近期出台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