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3)
2023(9881)
2022(8045)
2021(7555)
2020(6484)
2019(14591)
2018(14332)
2017(27296)
2016(14684)
2015(16905)
2014(16683)
2013(16878)
2012(15822)
2011(14096)
2010(14476)
2009(13980)
2008(14429)
2007(13095)
2006(11930)
2005(11636)
作者
(41400)
(34463)
(34338)
(32841)
(22219)
(16279)
(15563)
(13219)
(13077)
(12607)
(11937)
(11652)
(11572)
(10900)
(10800)
(10524)
(10456)
(10063)
(9887)
(9588)
(8832)
(8347)
(8296)
(7973)
(7783)
(7736)
(7700)
(7476)
(6961)
(6830)
学科
(77455)
(72679)
经济(72568)
(71845)
企业(71845)
管理(63473)
方法(29632)
业经(26918)
(26029)
(24695)
数学(21774)
数学方法(21570)
中国(21175)
(19332)
财务(19309)
财务管理(19285)
企业财务(18202)
(17865)
农业(17568)
技术(16206)
(15318)
(14997)
贸易(14986)
(14660)
(14096)
(13578)
(13462)
理论(12420)
企业经济(12043)
(11730)
机构
学院(221827)
大学(217917)
(105569)
经济(103892)
管理(90480)
理学(75874)
理学院(75210)
管理学(74527)
管理学院(74094)
研究(73244)
中国(64088)
(51677)
(46393)
财经(39857)
科学(37890)
(36419)
(36194)
(35458)
中心(33764)
(32597)
经济学(32447)
研究所(31777)
北京(30517)
财经大学(29137)
经济学院(29136)
(27832)
商学(26745)
商学院(26514)
业大(25832)
(25522)
基金
项目(130290)
科学(105939)
研究(101267)
基金(97862)
(82483)
国家(81689)
科学基金(72421)
社会(68414)
社会科(64942)
社会科学(64928)
基金项目(50368)
(48774)
教育(45265)
自然(43647)
自然科(42728)
自然科学(42718)
自然科学基金(42084)
资助(40533)
(39918)
编号(39759)
成果(32690)
(31986)
(30757)
(30138)
国家社会(29066)
重点(28746)
(28400)
教育部(27294)
(27278)
创新(27242)
期刊
(127818)
经济(127818)
研究(75222)
中国(46502)
(44397)
管理(40805)
(32300)
科学(27181)
(26418)
金融(26418)
学报(24044)
农业(21900)
业经(21778)
财经(21352)
技术(20999)
经济研究(20433)
教育(20350)
大学(20015)
(18638)
学学(18589)
问题(16789)
(15790)
世界(14617)
(14409)
技术经济(14397)
国际(13625)
财会(11846)
会计(11654)
现代(11518)
经济管理(10909)
共检索到36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入,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选择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拥有雄厚资金和世界著名品牌,是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他们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跨国公司收购中国企业也是把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品牌作为其战略先导,利用品牌开创中国市场已成为外资,尤其是跨国集团的策略。但是,很多被收购的中国品牌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是发展了,而是被“封杀”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罗俊  
在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一极,中国企业正快速发展成长的今天,我们却一直对中国企业的起源没有很好的解释。而现有理论没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起源问题在于两点:一是没能从历史视角来考察这一历史过程问题;二是没有把中国特殊情境嵌入中国企业的形成分析中。基于此,本文阐释了什么是中国企业起源问题,提出了该问题可能的研究思路,并提出了研究中国企业起源问题的意义:即把企业的产生看作是制度的形成,把制度看作博弈均衡,利用博弈论制度分析研究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起源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婕  杨娟  
企业品牌效应决定了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品牌气质恰恰是企业品牌文化的衍生。运用品牌气质塑造理论,按品牌气质的性质和塑造手段对中国企业品牌气质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利霞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之间、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发展民族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民族品牌的发展阶段,着重探讨了国内企业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发展品牌、科学管理品牌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涛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营销中越来越不能忽视品牌的作用,正如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赖特(LangLignt)在谈到未来营销趋势时所说的那样:“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惟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予捷  
在对目前中国品牌及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如何实施品牌国际化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韦明  李淑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球经济的趋同性使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进一步弱化,从事跨国经营是企业未来求生存、求发展战略的主旋律。品牌全球化战略成为关系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但在品牌全球化过程中,有必要分析其优劣势,科学合理地进行品牌全球化决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远征  
开拓和扩展国际市场必须借助于品牌的力量。为此,企业必须进行品牌定位,并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需要自主创新和战略谋划。只有核心技术及其由此形成的品牌优势才能形成长期的、牢固的、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十年是中国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的最佳时期,为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采取明智的战略和战术,注重品牌的培育、提升和推广,形成中国品牌的强势国际地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成云  陈新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内外许多企业品牌命名实践都表明企业品牌命名与企业所处社会的社会心理息息相关。在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入社会心理变量研究有关问题,为此,在品牌命名研究中引入社会心理已成为品牌命名研究的全新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  
当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信息经济学和资源基础观点为理论支撑,以Papadakis等(1998)所提出的战略决策流程模型为框架基础,进行整合性研究,试图提出系统全面的解释,探索中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影响因素以及关键成功因素,并构建了关于自主品牌决策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蔚  王良锦  
品牌安全是企业营销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 ,包括品牌内涵安全、品牌形式安全和品牌策略安全等内容。企业必须建立品牌安全管理机构和品牌安全预警系统 ,加强品牌安全管理 ,防止因发生品牌危机而影响企业整个营销安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强  苏勇  
本文从市场进入和品牌成长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路径。市场进入路径包括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中间路线和其他路线;品牌成长路径包括发展自有品牌、OEM-ODM-OBM、收购国外品牌。本文讨论了不同路径选择的制约因素,并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比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霞  韩嫄  
品牌指数的形成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从品牌创造、品牌运用、品牌保护、品牌管理、品牌效益、社会责任6个维度设计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结合采用专家判断法、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数模型。本文借助于调查问卷数据对品牌指数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企业品牌运营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泳红  刘安民  
中国市场已向世界全面开放,市场竞争阵地已从传统的产品、价格转移到以品牌为核心的较量。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中国企业必须在充分认识品牌运营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品牌运营,提高品牌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