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4)
- 2023(15283)
- 2022(13007)
- 2021(12320)
- 2020(10433)
- 2019(24047)
- 2018(23664)
- 2017(45650)
- 2016(24782)
- 2015(28123)
- 2014(27747)
- 2013(27891)
- 2012(25714)
- 2011(23016)
- 2010(22930)
- 2009(21400)
- 2008(21516)
- 2007(18978)
- 2006(16943)
- 2005(15603)
- 学科
- 济(109034)
- 经济(108892)
- 业(97353)
- 企(88071)
- 企业(88071)
- 管理(87360)
- 方法(48751)
- 数学(39087)
- 数学方法(38683)
- 财(34660)
- 业经(32487)
- 农(32155)
- 中国(29087)
- 务(25515)
- 财务(25449)
- 财务管理(25413)
- 企业财务(24130)
- 农业(22282)
- 制(22239)
- 贸(20690)
- 贸易(20679)
- 技术(20440)
- 易(20108)
- 和(19516)
- 地方(18857)
- 理论(18749)
- 学(18451)
- 划(18050)
- 策(17987)
- 体(16555)
- 机构
- 学院(360246)
- 大学(358846)
- 济(152684)
- 经济(149741)
- 管理(147911)
- 理学(126703)
- 理学院(125426)
- 管理学(123741)
- 管理学院(123080)
- 研究(119255)
- 中国(94409)
- 京(77386)
- 财(71379)
- 科学(70501)
- 所(59772)
- 财经(56708)
- 农(55958)
- 研究所(53735)
- 中心(53240)
- 江(52884)
- 经(51627)
- 业大(50122)
- 北京(49770)
- 经济学(45413)
- 范(44372)
- 师范(44048)
- 农业(43608)
- 院(42858)
- 州(42845)
- 财经大学(41959)
- 基金
- 项目(235030)
- 科学(186503)
- 研究(175600)
- 基金(172382)
- 家(148395)
- 国家(147093)
- 科学基金(127992)
- 社会(112117)
- 社会科(106278)
- 社会科学(106250)
- 基金项目(91287)
- 省(89857)
- 自然(82104)
- 自然科(80238)
- 自然科学(80220)
- 教育(79035)
- 自然科学基金(78839)
- 划(74840)
- 编号(71279)
- 资助(71279)
- 成果(57778)
- 部(52756)
- 重点(51704)
- 创(50530)
- 发(49918)
- 课题(48058)
- 创新(46534)
- 国家社会(46164)
- 教育部(45710)
- 人文(44948)
- 期刊
- 济(173559)
- 经济(173559)
- 研究(111671)
- 中国(66770)
- 管理(58635)
- 财(58080)
- 农(52381)
- 学报(50573)
- 科学(49445)
- 大学(39086)
- 学学(36685)
- 农业(36457)
- 教育(35850)
- 融(33320)
- 金融(33320)
- 技术(32007)
- 业经(28969)
- 财经(28579)
- 经济研究(27276)
- 经(24550)
- 问题(22731)
- 业(21122)
- 技术经济(20083)
- 贸(18806)
- 世界(17658)
- 现代(17598)
- 理论(17344)
- 图书(17342)
- 财会(16699)
- 科技(16435)
共检索到54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聂庆平
一、当前研究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问题的意义 1.1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政治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密切,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大陆后,如何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如何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海内外人士极为关心的问题。从经济关系看,中国与香港的证券市场合作关系将是九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关系,对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发生由单纯转口贸易到逐步建立加工行业以来,香港在大陆的投资不断增长,许多厂商将主要生产加工放在珠江三角洲和广东一带,据统计,到1991年底香港对大陆的投资总额已达163亿港元,仅广东省就有港商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润经
“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在香港的投资经营也由此获得长足的发展。香港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出现由传统单调的独资(国家资本)经营,向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同时发展的变化。80年代中期起,部分中国企业更试图通过股份公司上市的途径,求得更快的发展。……”吴润经同志介绍了一些中资企业近年在香港通过控股或参股参与股票市场筹资活动的概况,井对在港中资企业及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方式、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意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清文
中国企业在港上市,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的形式有四种:买壳上市、利用投资基金、以拥有或收购了国内资产的香港注册公司发行股票方式上市和中国注册公司在香港直接上市。目前,中国企业在港上市的主要障碍有:公司法例及管理阶层对股东的责任问题、会计制度及资产评估问题、法律纠纷的处理问题、证券法例及对投资者的保障问题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虹 彭丁
本文以香港联交所99家H股公司为经验数据,旨在考察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与境内回归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全文基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并多被政府终极所有的控制结构特点为研究起点,以控股股东和最终控制人分别作为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解释此双重上市的动因。研究发现,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双重上市显著负相关,而政府控制的公司与双重上市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绩效、财务杠杆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双重上市后其经营业绩与上市之前相比显著下滑。本文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支持公司赴法律环境更好、监管约束更严的境外市场上市是一种治理动机,但政府出...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治理动机 政府干预 法律环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初 俞伟峰
本文以A股和H/R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企业收购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A股市场的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面的,而H/R股的收购对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及公司内外部治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认为上市企业要慎重对待收购行为,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收购 绩效 投资者保护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中国香港筹建创业板市场,历经了十二载艰辛之旅。早在1986年的时候,香港联交所就提出这一构想,并成立了有关工作小组,联交所还于翌年向港府呈交报告,建议成立"第二市场"。但就在这份报告提交后不久,股灾发生了,港府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于较为应急的问题,如联交所改革等等,而这份报告也就搁浅下来,一直到1998年10月,董建华在第二份施政报告中再度强调建立创业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他指出:"该市场主要为扶植有潜力的小型公司和创新科技公司而设。"联交所值此也宣布: 1999年第四季度,将推出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据不完全统计,大陆目前现有七百多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其中部...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研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问题研究①刘研一、海外上市公司概况。到1996年底,我国共有海外上市公司(不包括间接上市者)25家,其中香港上市公司23家,美国上市公司2家。这些企业中,有4家基础产业企业,占16%,有4家大型石化、化工企业,占16%,有3家电站设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忠惠 潘飞
我国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会计要求周忠惠,潘飞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我国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会计问题,一是香港联合交易所对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所颁布的有关会计规则,二是我国企业在香港上市所面临的现实会计问题。一、上市的有关会计规则目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晞褆
过去5到10年,香港的股票市场增长很快。原因在于,香港不仅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还是最具中国元素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有很多内地的企业在香港上市,从1993年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家的内地企业。所以我们的市场可以增长的那么快。10年前香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耿建新 朱保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通、神华能源、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境外上市一时成为专家学者、实战精英们讨论的热门话题,随之而来,一场关于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渐入高潮。支持者认为:境外上市的企业其管理水平和规范程度远高于国内上市公司;境外上市有利于企业提高海外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上市进程可控性强,效率较高;再融资灵活;等等。而反对者认为:国内资本市场面临空洞化危机;国人承担了改革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瑗
一、境内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简要回顾境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始于1986年,目前正形成一个高潮。1986年6月,正当香港发生银行业危机时,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合资公司新思想有限公司拆资收购了上市公司友联银行的控股权;同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拆资收购了香港另一家上市公司嘉华银行的控股权,两家大型境内企业因而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简建辉
随着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进入海外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存在的问题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海外上市 IPO 海外资本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刁伟程 邱贵忠
本文根据53家香港上市红筹股公司1998至2000年的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股利政策。主要结论有:红筹股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香港银行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大;每股股息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存在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最小值出现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65.42%,可以认为,持股比例65%是第一大股东利益取舍的临界点;每股股息与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股息支付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对于连续派息的红筹股公司,股息的派发水平取决于每股盈利的变化、上年盈利水平和上年派息水平,目标股息支付率为31.10%。
关键词:
红筹股 融资结构 股利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