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1)
2023(12295)
2022(10236)
2021(9178)
2020(7530)
2019(17079)
2018(16866)
2017(31880)
2016(17477)
2015(19947)
2014(20225)
2013(19824)
2012(19053)
2011(17626)
2010(17964)
2009(16388)
2008(16306)
2007(15203)
2006(13762)
2005(12440)
作者
(52760)
(43733)
(43626)
(41234)
(28133)
(20980)
(19868)
(17013)
(16789)
(15998)
(15020)
(14883)
(14267)
(14162)
(14076)
(13622)
(12897)
(12707)
(12685)
(12642)
(11230)
(10940)
(10833)
(10060)
(9976)
(9868)
(9816)
(9803)
(9034)
(8872)
学科
(81710)
经济(81621)
管理(49511)
(47236)
(37009)
企业(37009)
方法(29591)
中国(26517)
地方(25863)
数学(25637)
数学方法(25384)
(23762)
业经(18793)
(17711)
(16334)
农业(16081)
(15269)
(14577)
金融(14568)
(14529)
银行(14506)
(14079)
(14049)
贸易(14034)
地方经济(13630)
(13447)
(12921)
环境(12215)
理论(12185)
技术(11963)
机构
学院(253628)
大学(250241)
(102468)
经济(100043)
研究(92296)
管理(91986)
理学(76752)
理学院(75809)
管理学(74540)
管理学院(74051)
中国(70697)
科学(55224)
(55033)
(49703)
(46990)
(44685)
(42186)
研究所(41975)
中心(41890)
财经(37589)
业大(36149)
(36145)
师范(35727)
北京(35507)
农业(34564)
(33913)
(33883)
(33861)
(30613)
经济学(30592)
基金
项目(160176)
科学(125136)
研究(120444)
基金(112095)
(97440)
国家(96529)
科学基金(81821)
社会(74793)
社会科(70756)
社会科学(70739)
(65032)
基金项目(58026)
教育(56469)
(54365)
自然(51022)
编号(50289)
自然科(49739)
自然科学(49727)
自然科学基金(48809)
资助(46525)
成果(42337)
(40317)
课题(37583)
重点(36823)
(34835)
(32987)
发展(32573)
(32041)
创新(30807)
(30378)
期刊
(127243)
经济(127243)
研究(81537)
中国(62371)
(42588)
学报(39095)
(37467)
管理(37312)
教育(37292)
科学(35728)
大学(29929)
(29121)
金融(29121)
农业(28580)
学学(27696)
技术(24621)
业经(22814)
经济研究(19845)
财经(19336)
问题(16770)
(16707)
(15008)
图书(14762)
(13422)
(13248)
论坛(13248)
商业(12414)
技术经济(12121)
职业(11734)
国际(11639)
共检索到413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宋洋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类型界定,跟从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以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东北综合经济区,应当从整体上认定为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的现实价值,具有从整体上认定东北地区为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的资本依托、制约因素、发展目标,特别是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的推进措施,加快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才能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建成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靖宇  薛锋  孙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熊锦惠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的重要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充分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面临科学支撑不足、尺度深化不够、实施保障不强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要素—空间—功能”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精细化和可操作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框架:首先,建立了一个“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定—主体功能权衡”的分区方案,强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科学性;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将传统县级单元深化到乡镇(街道)尺度,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统筹了上位规划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结构、区域协调的综合考量,提升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结果提出未来区域发展差别化引导与管控的政策指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佟志军  赵伟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人口的重新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如何抓住主体功能区建设这一机遇,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人口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就主体功能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在深入分析吉林省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层面就如何推动吉林省主体功能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帮成  唐宁玉  
人才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国外相对成熟的都市圈建设经验和我国近几年建设都市圈的探索实践基础上,以I-P-O模型为分析框架,诊断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人才一体化开发面临的挑战,然后从战略高度提供规避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靖宇  于潇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发,适时做出了关于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区域价值,科学确定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推进方向,具体廓清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面临问题,才能正确地为加速开发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进行对策创意。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创建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沿着重点开发方向,逐步打造成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引擎,发挥出联动效应,承担起区域使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旖  邓玲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地区在推进恢复同时要重点开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等生态脆弱区要以限制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立勇  孔燕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资本转变了传统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心理资本正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新取向,更是团队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心理资本的特征及作用机制,分析了警察职业对心理资本的价值需求,并从个体和团体层面提出了警队心理资本建设与开发的途径,对组织团队的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江维国  
具有内生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在界定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的基础上,从统分结合的角度,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战略应为:以土地流转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强调主体间分工协作;突出主体要素整合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丽  
论述了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土空间布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认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向中部地区转移是一次全局性的战略抉择。着重阐明了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即:通过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聚集,培育促进全国经济长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增长区域,提出了推进形成重点开发区域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及人口管理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靳利飞  刘天科  南锡康  刘芮琳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端于思想、框定于规划、推进于战略、巩固于制度,落脚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适用于生态文明新时代。针对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应找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在全国层面带状划定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水资源过度利用区基础上,采取“县+乡镇/街区”的差别化政策单元,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鞍钢  鄢一龙  王亚华  
沿海三大城市群属于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国家级优化开发区,面临着优化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优化开发区要实现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优化开发区要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优化要素投入、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空间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基础设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彦林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梅  许振成  彭晓春  周丽旋  王俊能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文章在回顾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现有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对环境规划的需求,指出应实现环境规划战略的转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发掘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补偿模式。政府建立农业碳汇补贴制度,对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生态补偿。二是市场化补偿模式。建立碳交易平台,通过碳资产交易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三是自力补偿模式。倡导三次产业融合,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发掘和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主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其加工业,加快发展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