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10220)
- 2022(8040)
- 2021(7388)
- 2020(6204)
- 2019(13965)
- 2018(13896)
- 2017(27459)
- 2016(15149)
- 2015(17343)
- 2014(17480)
- 2013(17044)
- 2012(15391)
- 2011(13381)
- 2010(13785)
- 2009(13156)
- 2008(13748)
- 2007(12760)
- 2006(11732)
- 2005(11645)
- 学科
- 业(77071)
- 企(71655)
- 企业(71655)
- 济(67148)
- 经济(67050)
- 管理(59736)
- 业经(27902)
- 方法(25417)
- 财(24683)
- 农(24426)
- 制(22885)
- 银(20133)
- 银行(19987)
- 务(19266)
- 财务(19237)
- 财务管理(19216)
- 中国(18942)
- 行(18627)
- 企业财务(18151)
- 农业(17939)
- 数学(17268)
- 数学方法(17086)
- 技术(16194)
- 理论(15119)
- 策(14785)
- 体(14665)
- 划(13181)
- 融(12876)
- 金融(12876)
- 和(12611)
- 机构
- 学院(218622)
- 大学(210863)
- 济(94185)
- 经济(92324)
- 管理(87518)
- 理学(72564)
- 理学院(71928)
- 管理学(71047)
- 管理学院(70631)
- 研究(67431)
- 中国(63123)
- 财(48467)
- 京(44940)
- 江(37942)
- 农(37259)
- 财经(36820)
- 科学(36622)
- 所(34027)
- 经(33153)
- 中心(32412)
- 州(30204)
- 研究所(29653)
- 北京(28650)
- 农业(28539)
- 业大(28191)
- 经济学(28151)
- 银(27018)
- 财经大学(26714)
- 银行(25941)
- 商学(25583)
- 基金
- 项目(127680)
- 科学(101872)
- 研究(99477)
- 基金(91866)
- 家(77308)
- 国家(76469)
- 科学基金(67764)
- 社会(63727)
- 社会科(60316)
- 社会科学(60297)
- 省(52368)
- 基金项目(48106)
- 教育(45880)
- 自然(41690)
- 编号(41420)
- 划(41227)
- 自然科(40774)
- 自然科学(40767)
- 自然科学基金(40109)
- 资助(37375)
- 成果(33373)
- 业(32178)
- 创(29886)
- 课题(28567)
- 重点(28314)
- 发(28264)
- 部(28189)
- 创新(26948)
- 制(26734)
- 性(26669)
- 期刊
- 济(117817)
- 经济(117817)
- 研究(72010)
- 中国(47925)
- 财(42877)
- 管理(39201)
- 融(37687)
- 金融(37687)
- 农(36938)
- 科学(26938)
- 学报(25439)
- 教育(24301)
- 农业(23528)
- 技术(22819)
- 业经(21941)
- 大学(20806)
- 财经(19703)
- 学学(19596)
- 经济研究(17151)
- 经(16993)
- 问题(15805)
- 业(14540)
- 技术经济(13337)
- 财会(12701)
- 贸(11963)
- 现代(11930)
- 世界(11545)
- 会计(11539)
- 国际(11019)
- 农村(10834)
共检索到361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建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治理整顿的进行,专业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被各方面所重视。与此相联系,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再次成为议论的热点。有些同志认为现在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条件尚不成熟,有些同志认为企业化改革目标有违社会主义专业银行的性质,应再商榷。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统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同时,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机制,以把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俞天一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问题已被提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成为今年城市金融体制改革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下面,就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一些迫切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有帆
(一)实行企业化经营应重新核定自有资金。企业化经营的内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本薄弱会给经营带来困难。以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营业部为例,自有信贷基金601万元,1990年的贷款规模是32593万元,信贷基金仅占贷款规模的1.84%。1990年在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尽管该营业部创利548万元,人均创利40294元。但由于自有资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毅民
专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各方面认识比较一致,但对如何实行企业化经营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拟就以下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专业银行有没有宏观控制的职能就金融体制的分工来说,中央银行主要是进行宏观控制,专业银行主要足在宏观控制下把微观搞活。但能不能认为中央银行只有宏观控制的职能而没有微观搞活的职能,专业银行就只有微观搞活的职能而没有宏观控制的职能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宏观控制与微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凝
本文拟就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根据,专业银行企业化试点的情况,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的难点等三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专业银行企业化是有充分根据的。中共中央于1985年9月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里提出了“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中共中央于1990年12月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里进一步提出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国务院早在1980年9月批准修改的中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少毅
改革金融体制,专业银行必须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和同志们商讨。什么是企业化改革我国银行从单一体制到中央银行体制,是一次很大的变革,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譬如,过去人们常说,银行是代表国家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对于企业性的专业银行说来,今后是否还能适用,就很值得思考。这说明,在着手研究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时,还需注意非企业观念的影响。否则,将是难以说清问题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几年来专业银行在企业经营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企业化理论研究方面,思想活跃,议论纷纷。纵观专业银行企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两种思路、两种观点、两种模式,分歧明显。一种是把资本主义企业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一般原则套用于社会主义专业银行,以营利为唯一目标,有人叫作金融企业的“再造”。提出这种设想的理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振斌
目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受诸多外阻内障的困扰,各方面矛盾比较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从外部来看: 部分贷款的政策性与追求银行自身经营效益的矛盾。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就其主要来源运用情况看,都只是使用价值的暂时让渡,具有偿还性和增殖性。信贷资金的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运动规律和特性,决定了银行必须讲求经营效益。同时,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必须引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按照企业的内涵,在信贷经营活动中,在强调社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涛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民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金融则是资源配置赖以实现的重要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媒介的银行,其业务性质、经营范围、管理体制都要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制约,同时又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服务。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必须与职能企业(工、农、商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同步。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多层次竞争的挑战。因此,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来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究竟应朝什么方向推进,这本来是早已明确的。可自从提出“不要偏面强调企业化”后,似乎又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专业银行企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这个问题,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划清界线 改革的步子再快一点 在理性认识和实际操作中如何区分“偏面强调企业化”与“企业化经营”呢?我以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单纯利润为目标,偏面追求贷款规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业化的倾向,影响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而后者是指“专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志成
1985年开始,我国对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几年来,专业银行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控制、自求发展的企业化方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级专业银行的经营意识和利润观念普遍增强,机关化倾向有所改变,但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履维艰,障碍很多,甚至有的已经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这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极不适应的。如何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理论依据源于邓小平同志1979年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规定。几年来,虽然专业银行企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因为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使其改革遇到一些障碍。总结过去的经验,统一认识,排除障碍,深化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对银行性质、作用的再认识银行的性质和作用这类问题理应在改革初期已经解决,重提此问题是为了进一步论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文翔 苟崇廉
党中央住“七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但实行的步子要稳妥”。今年3月,赵紫阳总结在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又提出:“有条件地实行省以下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凯构的企业化,逐步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目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进程不快,步履维艰。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康年 孙凝
早于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应当说这个问题已经有定论了。然而,自治理整顿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有些同志却重新提出疑问,说什么,要“恢复和健全专业银行专业化职能”,也就是说,要回归到金融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就有必要重新对专业银行要不要、能不能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进行认真地再探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本文所以要把我国银行体制的设计与现有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两者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银行体制所要解决的是我国银行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及其管理办法和制度等问题(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限于组织体系方面);而专业银行企业化问题则是在确立专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存在地位以后,对专业银行的性质、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