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0)
- 2023(10407)
- 2022(9050)
- 2021(8101)
- 2020(6930)
- 2019(16285)
- 2018(16039)
- 2017(31140)
- 2016(16937)
- 2015(19140)
- 2014(19566)
- 2013(19777)
- 2012(19282)
- 2011(17585)
- 2010(18092)
- 2009(16933)
- 2008(17247)
- 2007(15946)
- 2006(14185)
- 2005(13335)
- 学科
- 济(83725)
- 经济(83649)
- 业(47785)
- 管理(46786)
- 企(37040)
- 企业(37040)
- 方法(32538)
- 数学(28327)
- 数学方法(28116)
- 中国(24285)
- 农(23085)
- 地方(22742)
- 财(20388)
- 业经(17634)
- 农业(15742)
- 学(15410)
- 制(15128)
- 贸(14973)
- 贸易(14962)
- 银(14675)
- 融(14674)
- 金融(14672)
- 银行(14642)
- 易(14393)
- 行(14036)
- 务(12800)
- 财务(12771)
- 地方经济(12735)
- 财务管理(12734)
- 企业财务(12178)
- 机构
- 学院(254773)
- 大学(254207)
- 济(110346)
- 经济(107950)
- 研究(94167)
- 管理(94084)
- 理学(78690)
- 理学院(77720)
- 管理学(76480)
- 管理学院(75982)
- 中国(73182)
- 科学(56316)
- 京(55848)
- 财(52480)
- 所(50042)
- 农(46508)
- 研究所(44708)
- 中心(42608)
- 江(41151)
- 财经(40066)
- 业大(36799)
- 北京(36425)
- 农业(36343)
- 经(36026)
- 范(34613)
- 师范(34288)
- 经济学(33491)
- 院(33257)
- 州(32905)
- 经济学院(30161)
- 基金
- 项目(156061)
- 科学(121561)
- 研究(115368)
- 基金(110730)
- 家(96165)
- 国家(95264)
- 科学基金(80266)
- 社会(71950)
- 社会科(68180)
- 社会科学(68156)
- 省(61776)
- 基金项目(58403)
- 教育(52396)
- 划(51987)
- 自然(50513)
- 自然科(49207)
- 自然科学(49192)
- 自然科学基金(48320)
- 编号(47881)
- 资助(45908)
- 成果(39933)
- 发(39315)
- 重点(35646)
- 部(34631)
- 课题(33663)
- 创(32216)
- 发展(31673)
- 展(31140)
- 创新(30133)
- 科研(29646)
- 期刊
- 济(132503)
- 经济(132503)
- 研究(81830)
- 中国(55697)
- 农(43350)
- 财(41607)
- 学报(38736)
- 科学(35973)
- 管理(35365)
- 融(30032)
- 金融(30032)
- 农业(28880)
- 大学(28798)
- 教育(28328)
- 学学(26878)
- 技术(22603)
- 业经(21956)
- 经济研究(20977)
- 财经(20079)
- 问题(17915)
- 经(17307)
- 业(15662)
- 贸(15080)
- 技术经济(14203)
- 国际(13844)
- 世界(12798)
- 商业(12697)
- 图书(12468)
- 理论(12392)
- 统计(12350)
共检索到409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京蓉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也开始高度关注不良资产,我国不良资产投资市场较为完善,有关的政策规范逐步得到优化。不过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当前我国不良资产投资依然面临很多结构性问题,且存在风险隐患。如何进一步对不良资产投资及处置工作进行完善,提升行业发展的整体成效,成为亟待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不良资产投资 政策规范 处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力军 刘原 宋鹏程
本文在探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央企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发现中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在存量规模,并且由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广阔的业务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及相关业务表现出资产质量低、处置周期长、收益率较低、行业分布广等特点,对介入该类业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要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燕 高俊勇
从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就逐渐发展起来,并吸引了很多市场参与者,市场机制日趋成熟和完善。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具有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借鉴意义。将韩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和技术引入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双方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通过这种合作,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的不良资产处置技术,培育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从而加速解决我国的金融不良资产问题。
关键词:
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市场 KAMCO 合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景兰
有关投资中国不良资产获利颇丰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此面临着是否尽责和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本文在深刻分析不良资产投资利润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理性看待不良资产损失和投资利润,为资产管理公司搭建公平、完善的处置环境,以切实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玲
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具有不可逆性、周期性和显性化的特征,并且呈现向地方债务风险积聚和引发中小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的趋势。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进行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审慎视角分析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监管政策和处置机制,探索性地提出应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问题的动态性、系统性和逆周期操作原则以及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置并重的"中间战略"。尝试建立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初步考察不完全信息和有限责任条件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和监管博弈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基本战略取向,论证其常设金融稳定器和存量调整及资源再配置的双重新功能定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金荣 王世华
近年来,随着"去产能"等五大任务落地及"僵尸企业"出清等措施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不断加大,已成为当前困扰和制约其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客观准确认识当前不良资产上升的现状、特征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等问题,对银行业更加积极主动地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产能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资产主要特征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逐季上升。尤其是2014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降低不良资产与发展高效益资产研究王隆昌一、降低不良资产的措施降低不良资产的总方针是保全负效益资产,提高低效益资产的盈利水平,压缩非盈利性资产占用。具体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1.合法追索,即根据经济合同法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有关条款依法追索债权。具体要求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润佐 周冠南
不良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此后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面对银行体系不良贷款高企时,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和投资者均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只有一个好的发行和投资环境,才会更有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润佐 周冠南
不良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此后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面对银行体系不良贷款高企时,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和投资者均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只有一个好的发行和投资环境,才会更有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思京
不良资产变现处置可以选择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招标转让、竞价转让等多种方式。但如何寻找社会 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选择何种处置方式,才能实现处置变现最大化,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课 题。本文着重就不良资产变现处置过程中主要处置方式的适用、优劣比较和选择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处置方式 分析 策略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再生产过程的货币流通理论对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和化解进行学理分析,发现银行不良资产的发生是垫支于再生产过程中的货币不能回流,引起货币不能回流的三个途径是企业、家庭个人和政府,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策略有信用替换、债转股、破产和通货膨胀四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