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3)
- 2023(5706)
- 2022(4560)
- 2021(4113)
- 2020(3351)
- 2019(7709)
- 2018(7291)
- 2017(13717)
- 2016(7064)
- 2015(8205)
- 2014(8096)
- 2013(8042)
- 2012(7735)
- 2011(6827)
- 2010(7452)
- 2009(7194)
- 2008(6314)
- 2007(5961)
- 2006(5550)
- 2005(5203)
- 学科
- 济(27766)
- 经济(27735)
- 融(25874)
- 金融(25874)
- 银(22452)
- 银行(22452)
- 行(21921)
- 管理(18644)
- 中国(18532)
- 业(18316)
- 企(15121)
- 企业(15121)
- 中国金融(10927)
- 地方(10330)
- 制(10287)
- 财(10208)
- 农(8387)
- 方法(8362)
- 业经(7816)
- 贸(6993)
- 贸易(6982)
- 易(6830)
- 数学(6666)
- 数学方法(6603)
- 务(6479)
- 财务(6451)
- 财务管理(6441)
- 理论(6333)
- 企业财务(6174)
- 体(5932)
- 机构
- 学院(93898)
- 大学(93861)
- 济(41932)
- 经济(40735)
- 中国(34693)
- 研究(34271)
- 管理(32284)
- 理学(25486)
- 理学院(25202)
- 管理学(24910)
- 管理学院(24718)
- 财(23270)
- 京(20111)
- 中心(18784)
- 银(17904)
- 银行(17295)
- 财经(16966)
- 科学(16645)
- 所(16447)
- 行(16263)
- 融(16172)
- 金融(15870)
- 江(15584)
- 经(15361)
- 人民(14499)
- 研究所(14175)
- 经济学(13739)
- 北京(13435)
- 州(13407)
- 国人(13044)
- 基金
- 项目(53764)
- 研究(44999)
- 科学(41450)
- 基金(36982)
- 家(30443)
- 国家(30117)
- 社会(28056)
- 社会科(26646)
- 社会科学(26640)
- 科学基金(25690)
- 省(20890)
- 教育(20505)
- 编号(19354)
- 基金项目(18727)
- 成果(17479)
- 划(17446)
- 资助(15302)
- 课题(14559)
- 自然(13556)
- 自然科(13220)
- 自然科学(13219)
- 自然科学基金(12973)
- 发(12908)
- 性(12574)
- 重点(12548)
- 年(12451)
- 项目编号(12069)
- 部(11859)
- 创(11721)
- 国家社会(11531)
共检索到176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运成 杨再斌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资金需求拉动为特征并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实力功能型”作为建设的目标模式。这是因为上海目前缺乏建设成为一个完全资金供给推动型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与条件,但却具备了需求拉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与成熟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设计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研处课题组 王欣欣 马强 周智立 张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关键词:
上海 金融中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镇华
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朱镇华SomeIdeasotRebuilding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inShanghai¥(ZhuZhenhua)Mainpoints:a)Itispossiblctorcbuildint...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旭祥
本文针对上海国际建设中心建设中的几个问题——金融创新与对外开放、社区金融发展、陆家嘴金融城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海外投贷基金运作进行了分析,认为下一阶段有必要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度。
关键词: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金融机构 金融中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刁仁德
现代社会的信用特色越来越显明,以至于国际上现代大都市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根据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达程度而定。正因为如此,上海重新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已成为我国政府与金融界的一种共识和追求目标。同时,这一大胆构想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及货币资本的国际交易需要,通过与国际资本的融通,扩大我国商品的国际流通渠道及国际投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涉及到与各方面复杂的关联。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围绕这一构想作理论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