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0)
2023(10282)
2022(9276)
2021(8893)
2020(7589)
2019(17897)
2018(17930)
2017(34585)
2016(19245)
2015(21986)
2014(22019)
2013(21941)
2012(20066)
2011(17776)
2010(17644)
2009(16224)
2008(16260)
2007(14442)
2006(12851)
2005(11496)
作者
(55087)
(45320)
(44930)
(42777)
(29159)
(21599)
(20661)
(17867)
(17138)
(16387)
(15682)
(15130)
(14534)
(14235)
(13897)
(13824)
(13759)
(13609)
(13019)
(12947)
(11236)
(11190)
(10905)
(10271)
(10263)
(10257)
(9978)
(9940)
(9058)
(8934)
学科
(72121)
经济(72024)
管理(68702)
(63737)
(57460)
企业(57460)
方法(36461)
数学(30484)
数学方法(30165)
(26135)
(19576)
财务(19507)
财务管理(19471)
企业财务(18585)
(17597)
业经(17028)
中国(17004)
(15985)
(15417)
理论(14005)
地方(13779)
(13356)
(12282)
农业(11921)
技术(11882)
(11860)
贸易(11852)
(11607)
银行(11571)
(11487)
机构
大学(270603)
学院(267507)
管理(114694)
(101100)
经济(98569)
理学(97949)
理学院(96908)
管理学(95486)
管理学院(94972)
研究(82779)
中国(64627)
(58511)
科学(51781)
(50939)
(41495)
财经(39838)
(39439)
(38686)
业大(38629)
中心(38440)
研究所(37415)
北京(37344)
(36152)
(34075)
师范(33763)
(32476)
农业(30160)
商学(30039)
(30005)
财经大学(29868)
基金
项目(179111)
科学(140178)
研究(131936)
基金(129438)
(111557)
国家(110599)
科学基金(96034)
社会(80488)
社会科(76200)
社会科学(76178)
基金项目(70079)
(69520)
自然(64201)
自然科(62665)
自然科学(62653)
自然科学基金(61523)
教育(60639)
(58444)
编号(54884)
资助(53950)
成果(44722)
(39617)
重点(39066)
(37107)
课题(36726)
(36291)
项目编号(34751)
科研(34485)
创新(34474)
教育部(34140)
期刊
(113633)
经济(113633)
研究(79417)
中国(49766)
管理(45007)
(42533)
学报(40342)
科学(37430)
(33882)
大学(30671)
教育(29445)
学学(28538)
(23938)
金融(23938)
农业(23534)
技术(23384)
财经(19342)
业经(18073)
图书(16445)
经济研究(16335)
(16257)
理论(14530)
问题(14249)
(13852)
财会(13765)
会计(13604)
实践(13475)
(13475)
技术经济(13348)
现代(12951)
共检索到397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昕  任明  
西方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研究,并将其归纳为资本市场定价、与会计数据相关的契约、反垄断与政府管制三大类。而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证监会的制度管制,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资质是其主要动机。目前,西方比较流行的资本市场定价理论与经济契约理论,对于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能力有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惠小兵  陈方正  
中国经济步入转轨经济时期 ,政府角色的转换、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金融、会计制度的变革等都构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由于存在制度的政治契约和特殊的公司约束机制 ,再加之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及注册会计师的无效监督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强有力的支持等因素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天然的外部环境 ,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动机 ,如报酬契约动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配股动机、防亏或扭亏动机以及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市场动机、税收动机。本文试图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卫红  
在对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特定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敏  
本文总结了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并指出由于特殊的制度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不同于股权分散两权分离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畅  
盈余管理是资本市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昕  
盈余管理又称管理盈余、操控利润,美国学者Schipper曾在1989年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公司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实际上是对所披露信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德力格尔  刘海杰  
本文在梳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属性经验数据基础上,用相同的方法估计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属性替代变量统计值,对两国上市公司盈余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观察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属性的存在性、相互独立性及稳定性。经过对比研究发现,除盈余持续性外,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属性的方向是基本确定的,属性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发现隶属关系,尤其是源于市场和源于会计数据的属性之间很少重叠,但我国源于市场的盈余属性与美国研究结果差异比较大,是否独立存在类似属性尚无法确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克平  
本文选择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审计师与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非正常变化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以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红  贾香萍  张元启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 ,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 ,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 ,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钟辉霞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盈余管理的涵义、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业绩考核和报酬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  李欢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纵观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主体一般涉及ST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等较多,而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这与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文章结合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现行会计准则,探讨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民营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与防范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江涛  何苦  
本文选用2008—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公司聘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和真实盈余管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外部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程度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强度显著大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采用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动机。另外,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所有权性质等都会对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