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4)
2023(2597)
2022(2317)
2021(2023)
2019(3731)
2018(3692)
2017(6827)
2016(3914)
2015(4359)
2014(4439)
2013(4524)
2012(4476)
2011(4256)
2010(4373)
2009(4367)
2008(4603)
2007(4470)
2006(4074)
2005(4075)
2004(3716)
作者
(13619)
(11280)
(11186)
(10800)
(7449)
(5565)
(5128)
(4373)
(4349)
(4167)
(4080)
(4007)
(3970)
(3859)
(3836)
(3478)
(3437)
(3388)
(3288)
(3067)
(3064)
(2779)
(2710)
(2694)
(2632)
(2621)
(2474)
(2435)
(2434)
(2386)
学科
(17804)
经济(17778)
管理(13255)
(12466)
(11533)
企业(11533)
(6744)
方法(6059)
(5411)
理论(4965)
中国(4945)
业经(4744)
(4453)
教育(4349)
(4173)
地方(4126)
数学(4083)
数学方法(3972)
(3618)
财务(3609)
财务管理(3597)
(3506)
企业财务(3386)
(3106)
(3012)
(2968)
银行(2956)
(2868)
贸易(2864)
(2812)
机构
大学(68704)
学院(66582)
研究(24696)
(23764)
经济(23161)
管理(21405)
中国(18367)
理学(17169)
理学院(16899)
管理学(16537)
管理学院(16391)
科学(16117)
(15712)
(13989)
(13691)
(12515)
研究所(12479)
(11362)
(11360)
师范(11279)
北京(10202)
财经(10124)
中心(9887)
(9766)
业大(9195)
师范大学(9154)
(9006)
(8882)
(8624)
农业(8623)
基金
项目(36967)
科学(28115)
研究(27211)
基金(25586)
(22887)
国家(22654)
科学基金(18414)
社会(16680)
社会科(15605)
社会科学(15599)
(14478)
教育(12863)
基金项目(12849)
(12519)
自然(11577)
自然科(11269)
自然科学(11264)
自然科学基金(11070)
编号(11013)
资助(10575)
成果(10545)
重点(8747)
课题(8623)
(8000)
(7679)
(7272)
(7220)
(6924)
项目编号(6868)
科研(6856)
期刊
(33207)
经济(33207)
研究(25175)
中国(14929)
学报(14130)
(12840)
科学(11455)
教育(11331)
大学(10365)
(10296)
学学(9507)
管理(9304)
财经(6825)
(6361)
金融(6361)
农业(6189)
(5928)
技术(5669)
图书(4950)
业经(4927)
经济研究(4718)
问题(4697)
(4049)
书馆(3961)
图书馆(3961)
(3689)
(3632)
论坛(3632)
技术经济(3417)
(3341)
共检索到114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昆仑  
传统劳动价值论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社会必要劳动量难以计量;二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加比例难以准确确定;三是无法解释自然产品为何也具有价值、价格;四是存在价值归属上的理论悖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能全盘否定,但资本、土地不能“创造”价值,只能“生成”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所揭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正确的;应当正确看待用效用衡量商品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具有相通之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针对张昆仑关于三种价值理论评论中所说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四大问题”,并结合其提出的评论“准则”一并逐点商榷和反驳,以维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正确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评“三元价值论”余陶生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重要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价值学说是经济学体系的纯洁性的试金石"。①人们通过这块试金石,分辨哪些经济学说是科学的,哪些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所以是科学,正是由于它具有科学的价值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邓文碧  陈剑澜  
本文提出在人与自然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存在着三种有决定性意义的供需关系 ,分析了这三者的异同与联系 ,剖析了它们在人类社会运行、发展中的作用及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途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提出了“三种生产”理论 ;即人口生产论、物质生产论和精神生产论。这三种生产既有相同的共性 ,又有性质不同的个性。“三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种生产”才能达到高度协调一致、同步运作和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长华  
本文对“需要即价值”论、“图书馆劳动价值论”及“图书馆经济效益价值论”进行了评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敏  
一、坚持唯物辩证的态度。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无异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从本本主义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同样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态度。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源泉,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的唯物辩证法立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志国  
论国有资产的三种形态韩志国确认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进展。这种进展的逻辑演进,就是要进一步研究国有资产的实现形态问题。以往的经济理论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视为国有制的唯一形态或基本形态,这是一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现代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3种职能。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每一种职能的具体内涵和意义,涉及到高等学校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和具体的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邵泽斌  
越是在教育讲演兴隆的时代,越需要对各类讲演保持理性和反思,越需要讲演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管控。根据讲演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风格,可以将教育讲演分为三种形态:表演、表现和表白。表演式讲演使用机巧性教育语言,以取悦听众为唯一目的,背离了教育的公共性品质;表现式讲演使用工具性语言,重视讲演的外在形式和功利化诉求,放逐了教育的教化和启蒙价值;表白式讲演使用本源性教育语言,以敞开自我、激活良知为使命,回归了教育的公共品质与教化功能。努力避免讲演的表演性成分、减少讲演的形式化特征,趋近表白式讲演,应该成为当下讲演者的自觉担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杏  
从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核心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阐释图书馆员在和谐社会中应具备的各种境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韦伟  许光伟  
恩格斯天才预言: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本文试图由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三个较为基本的原理作为阐述的切入点,对恩格斯的价值命题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进而推进到"劳动对效用的关系"的认识层面。即本文认为: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聚焦点在于"单位劳动时间价值量相对不变"命题与"单位劳动时间价值量相对可变"命题的"冲突",可以归结为一个"二律背反"的理论悖论问题。文章在对这个"理论悖论问题"加以解构的过程中,提出了若干的理论设想与洞见。全文的理论结论同时可应用于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具体确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勋  
广义价值论理论的核心命题“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是一个未得到证明的命题,以该命题构建起来的广义价值论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固定分工体系,也不适用于混合分工体系;第二,可变分工体系只是尚未完成的分工状态;第三,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确定的交换比例依赖于产量和交换数量;第四,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多部门商品交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