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9)
2023(5196)
2022(4700)
2021(4417)
2020(3761)
2019(9062)
2018(9149)
2017(16915)
2016(9360)
2015(10518)
2014(10569)
2013(10414)
2012(9819)
2011(8754)
2010(8947)
2009(7990)
2008(8109)
2007(7382)
2006(6557)
2005(6182)
作者
(26335)
(21694)
(21240)
(20398)
(13966)
(10639)
(9982)
(8566)
(8363)
(8217)
(7523)
(7375)
(7365)
(6974)
(6774)
(6540)
(6526)
(6490)
(6446)
(6290)
(5610)
(5360)
(5284)
(5189)
(5094)
(4931)
(4815)
(4720)
(4572)
(4300)
学科
(33393)
经济(33350)
管理(24457)
(21536)
(17704)
企业(17704)
(10626)
地方(10438)
方法(10130)
(10083)
中国(9479)
(8156)
数学(7884)
(7744)
数学方法(7697)
业经(7590)
理论(7466)
农业(7111)
(6632)
财务(6610)
财务管理(6586)
企业财务(6077)
教育(5912)
(5835)
银行(5817)
(5585)
贸易(5578)
教学(5445)
(5396)
(5373)
机构
学院(121645)
大学(120001)
研究(42120)
(41534)
管理(40741)
经济(40216)
中国(34435)
理学(32972)
理学院(32457)
管理学(31627)
管理学院(31369)
(28990)
科学(27413)
(23870)
(23425)
(22448)
(21846)
中心(19981)
研究所(19608)
(18758)
师范(18582)
(18372)
业大(18193)
北京(18013)
(17122)
财经(16740)
农业(16714)
(15918)
技术(15869)
(14684)
基金
项目(72946)
研究(56210)
科学(54739)
基金(48320)
(42102)
国家(41619)
科学基金(34566)
社会(31498)
(30938)
社会科(29461)
社会科学(29452)
教育(26365)
基金项目(25751)
编号(25199)
(24923)
自然(22407)
自然科(21748)
自然科学(21743)
成果(21734)
自然科学基金(21316)
资助(20120)
课题(18476)
重点(16552)
(15965)
(15647)
(14761)
(14740)
(14700)
项目编号(14510)
大学(14046)
期刊
(56812)
经济(56812)
研究(41020)
中国(32987)
(22168)
教育(21491)
(20050)
学报(19933)
科学(17483)
管理(16085)
大学(14990)
学学(13353)
(13232)
金融(13232)
农业(12739)
技术(12281)
业经(9627)
图书(9577)
经济研究(7865)
财会(7734)
财经(7731)
会计(7425)
问题(7344)
书馆(7255)
图书馆(7255)
(7066)
(6907)
(6725)
职业(6545)
(6443)
共检索到20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绍军  李先瑞  
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一种资产可根据公司管理层持有意图而划分为两类不同的资产,并在会计处理上予以区别对待。以下将这种情况简称为"一项资产、两种处理"。一、苏常柴一项资产两种处理的案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英  朱学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定了两种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并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二是对永久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按会计准则对收入、费用等会计项目的确认范围和税法规定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英  
笔者在《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6期对同一项递延业务是否进行两种纳税调整问题进行分析得知:同一项递延业务如果既涉及到暂时性差异,又涉及到构成利润总额与税法规定有差异的项目,则既要进行暂时性差异的调整,又要进行永久性差异的调整。但如果同一项递延业务只涉及到暂时性差异,不涉及到利润总额项目,则不需要进行永久性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翔  闫继伟  谢阳群  
充分、及时、有效的信息工作,即有效的差错报告,可以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但在现实生活中瞒报现象仍然经常出现。笔者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在构建了一个包括激励、行为价值和组织氛围模型的基础上,对组织员工上报差错事件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医务人员作为问卷对象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证实:个体和他人对主动报告行为态度越认可,个体感知到的公平感越强,群体关系越紧密,对差错事件越关注,个体的报告意愿就会越强烈;惩罚和奖励这两种激励方式以及个体对报告行为价值的感知能显著影响对待这种行为的态度;组织氛围会影响其中的个体,进而影响关于主动报告差错行为的社会规范和态度。这些结论表明,相对于惩罚,奖励同样能够提高个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彭鹏翔  
在现行6%征收率的条件下,不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是17%的基本税率还是13%的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均明显重于一般纳税人。为贯彻公平税负原则,使两种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基本一致,须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分别工业和商业调整为3.4%~4.33%左右(工业)和1.95%~2.48%左右(商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彭辰  陈明  
作者分析了狭义支农与广义支农的内涵和实质性区别,认为新时期财政支农方式应实现由狭义支农向广义支农的重大转换。为此,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受援对象质的规定性;要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政策重心的转移:在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政策上,应由"重城轻乡"向"城乡平衡发展"转移;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政策上,由重点支持"高产农业"向支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换,同时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和必不可少的社会性、公益性事业的支持;在财政支农资金的运作方式上,实现多级协调和多杠杆联动。
[期刊] 改革  [作者] 裘实  
住房制度改革两种思路的探讨裘实邓小平同志1980年4月重要谈话指出了住房制度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我国将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1985年国务院直接组织拟订房改方案和试点工作。在烟台、蚌埠、唐山等市实施租售并举、配套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淘  
几十年来,完全成本计算法一直是我国工业成本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然而,早在三十年代,美国会计学家就提出了变动成本计算法,并对这一方法作了较明确的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目益尖锐,市场竞争日趋激化,企业的管理当局需求会计提供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控制与日常控制。于是变动成本计算法就不胫而走,成为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美国企业一般对内实行变动成本法,对外实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海洋  
"大人口"工作模式相对于"小人口"工作模式而言,在工作的目标、任务、机制、体制和格局上有"五大转变",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性;符合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具有可行性;符合人民的福祉追求,具有普惠性。这是一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新模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翀  杨志媛  
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异质性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也是我国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投入产出数据,从强度和结构两个层面比较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结合产业复杂网络与投入产出技术对比分析三省产业关联的总体异同性、产业层级、三次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结果显示出三省经济成功因素与存在问题同产业关联状况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积累更多个时点投入产业数据基础上,可以将产业关联强度和结构特征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定量研究,为我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璋  
本文对动态非货币资产投资现行账务处理提出了改进方法,核心原则是以评估基准日的评估报告评估净值作为投资方投资金额,全部计入被投资公司股东权益,资产交付日动态非货币资产净值和评估基准日评估净值的差额在资产交付日用往来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勃生  叶其家  
一种新的教育筹资模式:变缴纳建校费为直接投资——家长作为股东参与独立学院建设,子女获准入院就读。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持股并获取合理回报;也可出让他人,收回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东平  张子伊  张雷  
当前,合作社异化已成为阻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痛点,其中"合作制"下社员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丧失是矛盾核心,因而探求其改进方式对合作社长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衡量维度,通过对MGL合作社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现,有效的合作社在治理结构和利益分配上具备"合伙人制"特征,并且基本契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有关能够有效解决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剩余索取权、控制权被少数社员占有的论述。对此,应充分重视合伙人制在合作社发展中的内在有效性,弱化其是否具有规范的外在形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边海明  何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