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2)
2023(9676)
2022(8598)
2021(8099)
2020(7090)
2019(16951)
2018(16979)
2017(33651)
2016(18074)
2015(20895)
2014(21299)
2013(21512)
2012(20575)
2011(18958)
2010(19680)
2009(18568)
2008(19024)
2007(17552)
2006(15859)
2005(14679)
作者
(54278)
(45434)
(45092)
(43388)
(29038)
(21776)
(21011)
(17805)
(16882)
(16503)
(15334)
(14940)
(14635)
(14468)
(14271)
(14188)
(13731)
(13410)
(13189)
(13165)
(11597)
(11322)
(11207)
(10299)
(10245)
(10215)
(10146)
(10061)
(9230)
(9030)
学科
(83798)
经济(83718)
(51427)
管理(51159)
(42067)
企业(42067)
方法(37509)
数学(31787)
数学方法(31462)
(24544)
贸易(24530)
(23796)
中国(23391)
(22249)
(20537)
(18101)
业经(16672)
(16470)
地方(15814)
(14780)
银行(14754)
(14149)
农业(13951)
理论(13808)
(13379)
金融(13377)
(12713)
(11968)
(11966)
财务(11928)
机构
大学(281639)
学院(278295)
(123007)
经济(120478)
管理(103871)
研究(96540)
理学(87883)
理学院(86870)
管理学(85498)
管理学院(84938)
中国(74607)
(60142)
(58827)
科学(55093)
(49929)
财经(46013)
研究所(44534)
(43857)
(43178)
中心(42792)
(41389)
北京(38925)
经济学(38396)
(37131)
业大(37074)
师范(36851)
经济学院(34712)
农业(34513)
(34414)
(34010)
基金
项目(165726)
科学(128994)
研究(124470)
基金(119087)
(102169)
国家(101329)
科学基金(85086)
社会(78109)
社会科(74047)
社会科学(74022)
(63196)
基金项目(61728)
教育(58258)
(53870)
自然(52675)
编号(52252)
自然科(51387)
自然科学(51368)
资助(50505)
自然科学基金(50460)
成果(44864)
(38564)
重点(37709)
(36351)
课题(36171)
(33705)
教育部(33341)
(32599)
人文(32095)
大学(31727)
期刊
(141339)
经济(141339)
研究(90302)
中国(53107)
(45208)
(40047)
学报(40013)
管理(39258)
科学(36968)
教育(31032)
大学(30463)
(28687)
金融(28687)
学学(28148)
农业(26252)
技术(23625)
经济研究(23532)
财经(23495)
业经(22551)
(22286)
问题(20511)
(20295)
国际(19619)
商业(14770)
技术经济(14757)
理论(14397)
(14312)
世界(13891)
图书(13861)
统计(13678)
共检索到435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爱清  
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和贸易流向,也影响着该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固然可以获得利益,但是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加入WTO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进一步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分工和贸易;另一方面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分工阶梯,积累资本、人力和技术要素,改变比较优势的方向,从而避免贸易条件的恶化,实现经济的赶超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力超  
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一直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短期内使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8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出了批评,围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满足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于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限的空间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是现实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娟  
对外贸易流向的两种基本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吴娟对外贸易流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指对外贸易的国别(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进口、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一国进口商品的来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滨淮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并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出口商品战略,出口市场战略,其他建设战略,对外经营战略和企业管理战略等五个方面,设计了我国跨世纪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凌  
本文以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一般分析为依据,指出了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加入世贸组织后,产业选择将决定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通过对内生比较利益与外生比较利益的比较,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发展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汪凌志  
自然资本指商品和服务所内涵的生态价值,以生态足迹(EF)为测度。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I-O)测算中国1992—2007年对外贸易EF值,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分析中国土地(能源)强度、技术水平、净出口规模对EF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7年,中国始终是实际用地的净出口国,自2005年起,中国从虚拟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虚拟用地净出口国,EF净出口总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反映中国生态资源呈现流失持续加剧的趋势。土地(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的变化对EF净出口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是导致EF净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桂林  苏萌  
本文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额的数据,对我国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对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对选择和制定“十一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内相应的贸易战略、政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迎   纪洁   于津平  
文章建立了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并创新地在增加值分解模型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WIOD数据库测算各国贸易利益水平,同时构建包含数字要素中间产品联合生产的理论模型,以考察数字贸易发展对一国贸易利益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数字贸易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一国贸易利益水平,通过增强利益关联抑制价值链分工区域化、本土化趋势。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对低贸易成本国家及中、低技术行业贸易利益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通过分工深化、产业升级和创新激励效应提高贸易利益水平。上述研究对于把握数字发展机遇,实现双循环畅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耿莉萍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如今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1978年占世界不到2%增长到2005占世界6.4%。与此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在加剧、国内需求不足,国内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大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调整我国的对外经贸战略,对保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宗  
合理确定战略任务,对于矛盾的处理具有根本的意义。任何战略措施的实践都会影响全局。对外贸易中的商品战略在对外贸易战略体系中(即一个历史时期中一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思想、战略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等等),更具有关键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商品是对外贸易的标的物,是贸易行为或实现贸易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越男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正确判断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动态性长远影响,对于我国在外贸出口锐减、国际贸易壁垒高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等不利因素冲击下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扩大内需突破口的寻找、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创设、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回流、一般生活必需品的必须消费逐渐向非必须消费转变、非生活必需品的个体消费逐渐向群体消费转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