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4)
- 2023(11900)
- 2022(10540)
- 2021(9794)
- 2020(8237)
- 2019(19240)
- 2018(19058)
- 2017(37627)
- 2016(20313)
- 2015(23042)
- 2014(22960)
- 2013(22827)
- 2012(21094)
- 2011(18994)
- 2010(18864)
- 2009(17397)
- 2008(17302)
- 2007(15193)
- 2006(13390)
- 2005(12047)
- 学科
- 济(85669)
- 经济(85553)
- 管理(63137)
- 业(60522)
- 企(51701)
- 企业(51701)
- 方法(42735)
- 数学(36529)
- 数学方法(36113)
- 财(24285)
- 农(21929)
- 中国(21250)
- 业经(18987)
- 学(18450)
- 务(16499)
- 财务(16434)
- 财务管理(16399)
- 地方(16175)
- 理论(15963)
- 企业财务(15672)
- 制(15550)
- 贸(15058)
- 贸易(15052)
- 农业(14802)
- 易(14543)
- 和(13801)
- 技术(12969)
- 银(12626)
- 银行(12594)
- 环境(12523)
- 机构
- 大学(296805)
- 学院(293586)
- 管理(120467)
- 济(117224)
- 经济(114633)
- 理学(104699)
- 理学院(103617)
- 管理学(101946)
- 管理学院(101424)
- 研究(92794)
- 中国(69609)
- 京(62942)
- 科学(56512)
- 财(56127)
- 所(45723)
- 财经(45237)
- 江(42346)
- 中心(42198)
- 农(41917)
- 业大(41418)
- 研究所(41218)
- 经(41081)
- 北京(40193)
- 范(39296)
- 师范(39017)
- 经济学(35240)
- 州(34844)
- 财经大学(33738)
- 院(33572)
- 农业(32428)
- 基金
- 项目(197850)
- 科学(156191)
- 研究(147693)
- 基金(144154)
- 家(123675)
- 国家(122602)
- 科学基金(106559)
- 社会(93035)
- 社会科(88072)
- 社会科学(88050)
- 基金项目(76793)
- 省(76348)
- 自然(68957)
- 教育(68325)
- 自然科(67308)
- 自然科学(67296)
- 自然科学基金(66105)
- 划(64097)
- 编号(60965)
- 资助(60052)
- 成果(50128)
- 部(44344)
- 重点(43542)
- 课题(41314)
- 发(41018)
- 创(40911)
- 教育部(38714)
- 人文(38172)
- 项目编号(38084)
- 创新(37956)
- 期刊
- 济(127764)
- 经济(127764)
- 研究(89818)
- 中国(50667)
- 学报(43425)
- 管理(43298)
- 财(43230)
- 科学(39945)
- 农(37533)
- 教育(34714)
- 大学(33327)
- 学学(31037)
- 农业(25763)
- 融(25492)
- 金融(25492)
- 技术(24662)
- 财经(22659)
- 业经(20847)
- 经济研究(19877)
- 经(19172)
- 问题(17168)
- 图书(16711)
- 理论(15727)
- 技术经济(14522)
- 实践(14362)
- 践(14362)
- 科技(13339)
- 商业(12965)
- 现代(12902)
- 业(12353)
共检索到425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善明
有人认为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起点是重商主义和詹姆斯·斯图亚特。对此,我已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质疑。最近作者又在《关于马克思研究的起点》一文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了使问题讨论得更清楚,我也再一次提出我的管见,就教于“论丛”的作者和经济理论界的同仁。第一,作者写道:“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是‘按照当时产生的思想写下来的’,当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许首先想到了李嘉图就写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张赞洞、李善明两教授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概说》共三册,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说》)。《概说》简炼扼要、通俗易懂,精辟地揭示了原著的内容和实质,有不少新意,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宝贵资料。本文仅就此书的主要特点,做些概括评介。一、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2009年12月,十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面世。重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巨著,笔者体会依然深刻,感受依然丰富,特别是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所获颇多。本文对商品价值的构成及源泉、价值源泉之活劳动的内涵、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价值分配以及剩余价值的归属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心得。
关键词: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新思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加来
由于剩余价值是以价值论为前提的,因而,不同的价值论观点造成剩余价值来源的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应坚持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任何其他非劳动要素都不创造剩余价值。也有人认为,剩余价值既来源于劳动要素,也同其他非劳动要素的创造有关,即不能排除非劳动要素在增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因素。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的载体是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量的增加是生产过程中多种生产要素(包括各种非劳动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在当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清
文章以一般价值理论为基础,依据生产力的作用原理①,把一般价值引入到生产力理论中,形成了生产力的价值理论,通过对生产力价值理论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增值现象,即所谓的"剩余价值"的来源,认为系统的功能大于其要素之和的系统增值原理是解释生产力盈余价值②产生的重要理论工具。
关键词:
一般价值 生产力 剩余价值 系统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欣望 高劲 梁爱云
文章借助中国数据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撑了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会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判断,并发现现阶段实际工资的上升并不能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态势,有必要采取其他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政策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总结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所建立起来的划时代的理论。文章认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需要回到其出现的历史条件中去,同样,面对发展的历史条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定它,从而使其有当今经济发展更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兴胜
美国著名女校曼荷莲学院教授弗雷德·莫斯利提出,“在资本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利润问题——利润来自何处,利润的规模由什么决定。”企业利润的来源,确实是经济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重大议题之一。伟大的经济学家马克思一生有两个重大的发现,其中之一即剩余价值理论。学习思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厂商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本讲讲《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第六篇《工资》。前面第三篇、第四篇分别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剩余价值生产这样一种区分是马克思的一个重大发现。这种区分只有在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上,指明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把工作日延长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彬
剩余价值是一个以剩余产品为尺度 ,评价扩大生产与生活消费规模行为的合理性 ,进而规范扩大生产与生活消费规模行为的范畴。决定一般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是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与劳动支出总量 ;决定超额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是个别先进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幅度和与先进劳动生产率相关联的劳动支出总量。一般剩余价值水平及其变动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平均知识水平、知识含量及其变动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则在于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差异分布。必须保护知识要素所有者的权益并承认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剩余价值本质 知识 剩余价值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中 裴小革
目前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否定该理论的学术价值 ;另一个是一些人将该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 ,从而窒息了该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 ,针对上述挑战 ,本文从 3个方面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 ,并通过实证分析当今发达国家企业生产和分配制度安排的 4种变化 ,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学术价值 发展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柳晓明 段学慧 王秀芹
与深入揭示剩余价值来源与实质的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不同,西方市场剩余思想是在资产阶级的视野内研究社会福利问题。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而市场剩余思想的虚伪性和辩护性源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期望的资本主义永恒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这也导致两种剩余的内涵具有根本差异。剩余价值理论将资本与劳动及生产关系相结合,注重透过现象去探寻事物的内在本质,西方市场剩余思想则以个体行为最优化为基础进行均衡分析。因此,我们应在对西方剩余思想进行鉴别和批判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分享剩余的有效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国
私营经济、剩余价值和剥削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必然产物 ;剩余价值的存在 ,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内在动力 ;剩余价值和剥削也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客观结果。剩余价值和剥削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能够调动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繁荣经济、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伯海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党的十五大 ,正式确定按资分配的合理合法地位 ,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是不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 ,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 ,或者通过实践证明 :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三要素理论是正确的 ,现在接受或默认了这个理论。无疑 ,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笔者认为 ,这两种理解或怀疑 ,都失之偏颇 ,不符实际。应该说 ,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巨大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楠
本文提出了要结合当代社会经济的新变化重新认识剩余价值范畴 ,应把剩余价值视为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 ;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合理内核 ,即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活劳动作为雇佣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 )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还提出要发展剩余价值理论 :(1)要拓展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的范围 ,扩大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的概念。 (2 )要正确区分剩余价值分配的性质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