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1)
- 2023(5080)
- 2022(4361)
- 2021(3899)
- 2020(3378)
- 2019(7820)
- 2018(7520)
- 2017(13828)
- 2016(7198)
- 2015(7921)
- 2014(7732)
- 2013(7786)
- 2012(7260)
- 2011(6687)
- 2010(6861)
- 2009(6522)
- 2008(6379)
- 2007(5851)
- 2006(5551)
- 2005(5323)
- 学科
- 济(32584)
- 经济(32556)
- 管理(21676)
- 业(20198)
- 企(16388)
- 企业(16388)
- 方法(14087)
- 数学(11844)
- 数学方法(11468)
- 学(9024)
- 农(7902)
- 中国(7777)
- 业经(7414)
- 制(6627)
- 贸(6460)
- 贸易(6454)
- 财(6434)
- 易(6258)
- 理论(5767)
- 地方(5391)
- 和(5073)
- 农业(4912)
- 银(4759)
- 银行(4739)
- 技术(4725)
- 体(4685)
- 行(4512)
- 融(4346)
- 金融(4345)
- 环境(4231)
- 机构
- 大学(109558)
- 学院(107857)
- 济(43476)
- 经济(42474)
- 研究(40768)
- 管理(40036)
- 理学(33660)
- 理学院(33253)
- 管理学(32300)
- 管理学院(32103)
- 中国(31786)
- 科学(26654)
- 京(25657)
- 所(21925)
- 农(21782)
- 财(20150)
- 研究所(19805)
- 业大(18481)
- 江(18134)
- 中心(18043)
- 农业(17076)
- 北京(16652)
- 院(15271)
- 财经(15266)
- 省(14285)
- 州(13990)
- 经(13675)
- 范(13647)
- 师范(13458)
- 经济学(12883)
- 基金
- 项目(71467)
- 科学(55591)
- 基金(52215)
- 研究(47906)
- 家(47645)
- 国家(47333)
- 科学基金(39908)
- 社会(30232)
- 社会科(28864)
- 社会科学(28852)
- 省(27463)
- 自然(27299)
- 自然科(26736)
- 自然科学(26729)
- 自然科学基金(26231)
- 基金项目(26020)
- 划(23623)
- 资助(22981)
- 教育(21739)
- 编号(17873)
- 重点(16466)
- 发(15161)
- 部(15124)
- 创(14470)
- 成果(14394)
- 计划(14280)
- 科研(13884)
- 创新(13580)
- 课题(13116)
- 国家社会(13076)
共检索到176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焕海 张立寰
关于“锻造生产中安排成批零件加工的一种系统优化方法”一文的几点商榷李焕海,张立寰“锻造生产中安排成批零件加工的一种系统优化方法”(见《技术经济》1993年第3期第31页,以下简称为“原文”),把苏联人给出的总加工成本最小数学优化模型和总加工工时最小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武
《技术经济》1982年第6期刊登的唐泽江同志的《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简述了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二者的关系。该文观点、方法颇有独到之处,能启发人的思路。但是,对于经济效果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读后产生了一些问题,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一、给经济效果所下的定义是二元的定义该文认为,“经济效果是劳动的结果和劳动过程中物质变换的数重关系的反映。”根据这一定义,作者认为经济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绝对经济效果”和“相对经济效果”两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栋
江宏同志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5期,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使人深受启发。但是,江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评价项目的选择江文所选择的评价项目体系是不尽合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认为,《再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把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与其实现形式混同起来。因此,该文把"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的提法,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似欠根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志立
对《金融概论》一书的几点商榷曾志立由汪爱利主编的高等财经专科学校试用教材《金融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概论”),总体内容和结构都很好,但也有的观点值得商榷。1.货币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吗?“概论”开篇就讲“货币是财富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敏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财会月刊》2014年7月第13期《会计分录与审计分录应用比较》一文的部分观点提出了疑问,并针对疑问提出了个人意见。
关键词:
调整分录 会计 审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想 邢维维
本文分别从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的结转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的数额计算两个角度,对《计划成本分配法之改进》一文提出了改进建议,望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计划成本 成本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进亮 剧亮静 阮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11年第2期上刊发了《区域产业品牌化战略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两点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在阐释地理标志时,错误地使用了原产地的相关理论;其次,将区域内地理标志权的保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局限于品牌推广,同时未能有效解决原文中提及的"公地悲剧"问题。在就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和商榷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区域产业聚集区应通过集体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的双重保护来解决"公地悲剧"等问题,以实现区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瑞
2012年4月《财会月刊》(上)刊登荣树新老师的《对错账更正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一文(以下简称"荣文"),具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其中对"年度内发现明细科目错[指登账后,发现本年度错账,仅是明细科目错(总账科目无错),下同]",没有采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提出了新的改进建议,即手工记账条件下,其更正方法简化处理为:"划线更正"(笔者自拟),笔者认为欠妥,值得商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进亮 文静 臧海鑫
《世界经济研究》杂志2010年第4期上刊发了《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将国外对"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成果简单套用到"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分析中;用相关数据来验证我国此间并未实施的汽车"40%本地化最低含量"的原产地效应;建议借鉴早已被WTO裁决违规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等。我们特此提出有关商榷,并认为相关数学模型的假定更适合政府采购中"本国货物"标准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
原产地规则 经济效应 质疑商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定才
一九八六年《统计与决第》第一期刊登了《根治片面追求总产值的一种有效方法》的文章。(下简称《方法》)《方法》提出用“销售产品和售销总产值”来代替现行的入库产量和入库产值的方法,以根治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倾向。读后,颇有同感。下面,就《方法》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我厂的一些情况补充几点看法。一、现行产品产量和总产值计算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1.造成全部产品成本大于总产值的怪现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道真
《资源与环境》(1990)二卷一期,刊载了李成治、冯文珍、刘忠敏三位同志的“对青岛市的水资源评价及开发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该文以青岛市遥感成果及地面验证资料为依据,对照青岛市的水资源评价计算成果提出了不同意见。本文根据“意见”一文的基本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供商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安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中国当前改革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基础,从事物与矛盾的本质差异性、事物概念与内涵关系、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与动态性、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关系、事物性质与目的差异性角度看,"要不要改革"命题建立在"危机论""风险论""崩溃边缘论"基础上,其自身是对改革的简单化、极端化认识,其观点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认识论采用双重标准,对不同声音则采取推向错误极端,并进而加以主观裁定,不可能是讨论改革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以唯物主义、整体主义方法论分析表明,关于改革的讨论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怎样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
改革 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整体主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可人
《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第5期上,刊登了卢时定、孙绍蔼二同志所写的《怎样测算生产队贷款的经济效益》一文,对我很有启发。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测算农业贷款经济效益的固定公式,过去仅把贷款购卖的生产资料,视作贷款的效益,这是把中间效果当成最终效益;后来又把贷款单位的全部产值或全部纯收入都说成是贷款的效益,也未免有些扩大。此文提出了贷款占生产总资金的比例问题。以此比例来测算贷款效益。也就是说: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