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6)
2023(5301)
2022(4654)
2021(4389)
2020(3553)
2019(8278)
2018(8162)
2017(15945)
2016(8924)
2015(9973)
2014(10102)
2013(10028)
2012(9794)
2011(8899)
2010(9240)
2009(8644)
2008(8598)
2007(7954)
2006(7537)
2005(7236)
作者
(24206)
(19937)
(19866)
(19418)
(13149)
(9530)
(9235)
(7685)
(7584)
(7550)
(6831)
(6631)
(6608)
(6562)
(6544)
(6390)
(6056)
(6023)
(5952)
(5733)
(5351)
(4846)
(4828)
(4684)
(4665)
(4572)
(4532)
(4526)
(4028)
(4023)
学科
(35150)
经济(35110)
管理(25938)
(23690)
(18787)
企业(18787)
(15022)
贸易(15016)
(14824)
方法(13890)
数学(12494)
数学方法(12297)
(12198)
(11868)
(11728)
中国(10973)
(9163)
(8445)
出口(8170)
出口贸易(8170)
(8170)
(7551)
银行(7551)
地方(7444)
业经(7330)
(7312)
农业(7056)
(6635)
(6525)
金融(6525)
机构
学院(123954)
大学(123546)
(57817)
经济(56496)
管理(46707)
研究(43520)
理学(38134)
理学院(37782)
中国(37762)
管理学(37256)
管理学院(37014)
(31405)
(26070)
财经(22832)
(22294)
科学(22023)
(21429)
中心(21394)
(20602)
研究所(18433)
经济学(18308)
(17187)
北京(17081)
(16982)
财经大学(16569)
经济学院(16522)
(16346)
师范(16254)
(15526)
(15496)
基金
项目(70415)
研究(56647)
科学(55975)
基金(51176)
(42318)
国家(41916)
科学基金(36284)
社会(36197)
社会科(34466)
社会科学(34462)
教育(26585)
(26404)
基金项目(25112)
编号(23920)
资助(22815)
(22281)
成果(21510)
自然(21190)
自然科(20701)
自然科学(20696)
自然科学基金(20346)
课题(17204)
(16873)
(15537)
重点(15465)
(15309)
教育部(15015)
国家社会(14801)
人文(14613)
(14459)
期刊
(69748)
经济(69748)
研究(47388)
中国(28827)
(24001)
(22516)
金融(22516)
管理(18533)
教育(16970)
(16308)
学报(13332)
科学(13116)
财经(11626)
(11605)
经济研究(11568)
技术(11174)
大学(11143)
业经(10709)
国际(10286)
农业(10229)
(10013)
学学(9934)
问题(9578)
图书(7648)
理论(7094)
世界(6989)
(6587)
论坛(6587)
实践(6342)
(6342)
共检索到217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月秋  
为揭示经济增速下滑与不断走高的货币流动性(M2/GDP)之间的现象,本文从货币资金流动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矛盾及原因,认为新常态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使得以上矛盾得到解决,应当通过有序推动金融改革,使漏出的货币回归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传纶  
关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王传纶“九五”期间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这是必要的。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历都说明,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保持社会安定,稳定币值是必要的。为此目的,“九五”期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慧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膨胀作出反应引起关注。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并从通货膨胀机理的角度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更加关注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国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坚持这一政策。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反映,货币的发行必须以国民经济需要为前提,只有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币值不稳,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只有货币的基本稳定,才能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和保持人民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军善  蔡志刚  
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比较与思考东北财经大学刘军善,蔡志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下文简称《人行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吟雪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 1%的历史高位,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小。央行货币政策应该从倚重数量型工具向倚重价格型工具转换,下一步的调控措施应该在利率上多加考虑。低利率政策长期化是有害的,不应该长期维持。由于当前负利率的缺口较大,也给货币政策操作留下了较多的空间。考虑到防止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加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方乐  应宜逊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名义上虽已“单一” ,实际上仍为“多重” ,应当从速纠正。因为 ,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完善三个机制 :技术进步、维护适度社会公平、货币总量调控。前两者的缺陷是货币政策所无能为力的。当前应在合理定位货币政策作用的前提下完善中介目标。从实际国情出发 ,中介目标应是一个体系 ,其中核心是保持M1 GDP和M0 GDP的基本稳定。当前货币进入实质经济的渠道不顺畅 ,应当针对成因并以加速改革为核心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是 :加速“微观基础再造” ,消除“软约束” ,完善市场主体 ;协同推进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 ;发展货币市场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 ;规范股票市场 ...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景学成  沈炳熙  郑耀东  
关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问题的思考景学成沈炳熙郑耀东通过三年半的努力,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全国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到适度水平,1996年以零售物价指数表示的通货膨胀率降至6.1%,居民消费价格比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亚平  
公众预期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令人感到困惑的热点问题。本文力图对经典理论的基本前提进行深入的研讨 ,强调由于理性预期模型在前提假设方面的简单化 ,才使得理论与现实时常存在差异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析货币政策效应与公众预期的关系 ,最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平  熊鹏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