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8)
- 2023(4662)
- 2022(4043)
- 2021(3777)
- 2020(3126)
- 2019(7033)
- 2018(6975)
- 2017(13710)
- 2016(7576)
- 2015(8481)
- 2014(8467)
- 2013(8395)
- 2012(8215)
- 2011(7539)
- 2010(8039)
- 2009(7500)
- 2008(7558)
- 2007(7242)
- 2006(6781)
- 2005(6473)
- 学科
- 济(31127)
- 经济(31090)
- 业(25137)
- 管理(24766)
- 企(21265)
- 企业(21265)
- 农(10558)
- 策(10255)
- 中国(9775)
- 方法(9173)
- 财(9049)
- 业经(8170)
- 制(8014)
- 贸(7692)
- 贸易(7687)
- 地方(7563)
- 易(7507)
- 数学(7084)
- 数学方法(6920)
- 农业(6674)
- 银(6421)
- 银行(6419)
- 及其(6257)
- 行(6210)
- 政策(5976)
- 划(5666)
- 融(5559)
- 金融(5559)
- 税(5516)
- 学(5333)
- 机构
- 学院(110869)
- 大学(108696)
- 济(50058)
- 经济(48870)
- 管理(42941)
- 研究(42310)
- 理学(35342)
- 理学院(34957)
- 管理学(34531)
- 管理学院(34272)
- 中国(33830)
- 财(25355)
- 京(23962)
- 科学(22168)
- 所(21539)
- 江(19271)
- 中心(18979)
- 研究所(18779)
- 财经(18376)
- 经(16458)
- 北京(15966)
- 农(15879)
- 院(15408)
- 范(14961)
- 师范(14892)
- 州(14812)
- 经济学(13913)
- 财经大学(13215)
- 省(12897)
- 业大(12323)
- 基金
- 项目(62222)
- 研究(50032)
- 科学(49491)
- 基金(44337)
- 家(37397)
- 国家(37039)
- 科学基金(31682)
- 社会(30904)
- 社会科(29280)
- 社会科学(29274)
- 省(23589)
- 教育(22745)
- 基金项目(21954)
- 编号(21405)
- 划(20093)
- 成果(19486)
- 自然(19137)
- 资助(18889)
- 自然科(18651)
- 自然科学(18647)
- 自然科学基金(18353)
- 课题(15607)
- 发(14400)
- 部(14216)
- 重点(13984)
- 性(13883)
- 策(13042)
- 项目编号(12941)
- 创(12840)
- 年(12745)
共检索到191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郭晓鸣
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近段时期以来的确在—定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用工荒"现象,但对"用工荒"现象的性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从现阶段看,此次"用工荒"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另一方面,四川省劳动力市场的矛盾正在凸显,如不加重视,"用工荒"在"十二五"将演变为"长期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因此,四川应逐步调整劳务输出工作的重心,实现由"单一的扩大劳务输出"向推进"省外务工与省内就业并举"转变,并采取科学制定劳动力资源规划、尽快构建全省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监督执法和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用工荒 形势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武舜臣 高盈盈 胡舟
粮食价格倒挂是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呈现的典型价格现象,也是制约现阶段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可持续性的重大难题。尽管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的政策性起因与"统购统销"和"双轨制"时期的粮食价格倒挂相似,但已从绝对倒挂转变为相对倒挂,应对环境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问题,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下游管控老路,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标价格政策的推广,加上近年来国际粮价低迷以及WTO规则的约束,近期的粮食价格倒挂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粮食价格倒挂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推进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做到市场化目标下的短期适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玲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依赖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涉及公司的契约成本,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投资与经营活动,最终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的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但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管理者往往会权衡背离标准带来的收益,而选择"合法"背离会计规则的逆向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逆向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分析和成因探析,找到最有效的应对此类行为发生的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柏根
1995年物价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对策张柏根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根据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尚民 袁永康
2月1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信息中心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社科院副院长刘国光和数量技术经济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综述如下,
[期刊] 改革
[作者]
对当前农村形势的总体判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使我国综合的食品供应能力跃上了新台阶。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卖粮难、"白条"现象严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农民负担沉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一楠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283.6亿元,增长33.9%。投资增长与国力是否适应?会不会再度出现投资规模膨胀?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投资增长虽然很快,但与整体经济的增长基本适应,仍属正常范围。但是,也潜在着膨胀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元豪 李先国 黎静仪 刘玥彤
全球因食物外形缺陷而产生的浪费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外观有缺陷但仍可食用的食物被称为次优食物,但以往研究较少探讨消费者回避次优食物的心理机制,限制了相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常人信念理论,研究消费者在次优食物购买中处在的常人信念,并提出“酷化拟人形象”的干预措施。通过4个实验发现,消费者存在“物美质优”信念,即次优食物的低外观水平会降低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口味与健康评价,而“酷化拟人形象”可以强化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自然性感知,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自主性水平对此效应产生了调节作用。文章创新性地提出新型视觉线索,促进消费者形成可持续性食物选择行为,系统地揭示了从食物浪费的认知偏差到视觉助推效应,再到助推机制与效应边界的研究逻辑,为政府在推动社会的食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且低成的政策方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慧萍 王国军
出口信用保险是WTO规则允许成员国政府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鼓励出口的工具之一,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全面开放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私有化及商业化进程加快,商业性信用保险逐步成为整个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中的主体,与此同时,出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化扩张趋势,实现了广泛的出口信用保险的产品与机制创新。因此,应当客观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成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燕琼
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等基本经济形势。如今,虽然全球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但是定调反转依然为时过早。此外,低碳经济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对华国际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中美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持续胶着等情况亦与之交互形成了不容乐观的外围经济环境。我国必须从国际国内两大层面多方位采取措施寻求突破,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国际经济形势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杨刚强 宋志强 张明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严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当前,各地区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不断完善区域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扩大就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消除国际金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梅君
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后,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下降,特别是2006年夏粮丰收之后,主产区小麦价格下降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现在粮食多了,如果再刺激粮食生产有可能回到1998年“供过于求”状态,托市收购还可能使国家财政的“粮食包袱”越背越沉;也有人认为,当前粮食产量并不多,年度产需还有缺口,理应继续增加粮食产量。在连续几年丰收后市场出现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当前的粮食价格和供求形势,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和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