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89)
2022(446)
2019(801)
2018(802)
2017(1401)
2016(831)
2015(1026)
2014(1065)
2013(1050)
2012(1226)
2011(1096)
2010(1225)
2009(1106)
2008(1102)
2007(1128)
2006(1176)
2005(1218)
2004(1043)
2003(1106)
2002(1071)
作者
(2918)
(2341)
(2330)
(2215)
(1499)
(1135)
(1028)
(968)
(884)
(873)
(841)
(818)
(810)
(804)
(782)
(754)
(751)
(727)
(692)
(666)
(650)
(585)
(565)
(545)
(543)
(540)
(532)
(530)
(526)
(520)
学科
(3654)
经济(3638)
管理(2424)
(2126)
教育(1766)
(1735)
企业(1735)
(1453)
中国(1452)
(1351)
(1188)
(1170)
理论(1077)
(1002)
(953)
税收(917)
(908)
业经(892)
(888)
银行(888)
方法(874)
(861)
农业(842)
地方(827)
(800)
金融(799)
思想(789)
政治(766)
体制(717)
思想政治(670)
机构
大学(14919)
学院(14133)
研究(5826)
(5301)
经济(5106)
中国(4699)
管理(4242)
(3773)
(3610)
科学(3294)
(3202)
理学(3138)
理学院(3067)
(3059)
管理学(3000)
管理学院(2964)
(2964)
师范(2947)
研究所(2670)
北京(2669)
教育(2502)
中心(2464)
师范大学(2399)
(2362)
财经(2318)
(2219)
(2218)
(2025)
(1916)
(1868)
基金
项目(5973)
研究(5324)
科学(4676)
基金(3981)
社会(3281)
(3260)
国家(3210)
社会科(2994)
社会科学(2991)
教育(2791)
科学基金(2625)
成果(2609)
编号(2469)
(2281)
(2165)
课题(1945)
基金项目(1907)
(1641)
资助(1620)
(1495)
规划(1431)
(1424)
(1401)
(1391)
阶段(1390)
重点(1387)
项目编号(1352)
教育部(1281)
(1263)
国家社会(1263)
期刊
(8784)
经济(8784)
研究(7611)
中国(4643)
教育(4250)
(3059)
(2387)
(2324)
金融(2324)
科学(2088)
学报(2043)
管理(1889)
大学(1569)
技术(1434)
财经(1418)
业经(1307)
学学(1287)
图书(1270)
问题(1264)
(1259)
论坛(1259)
(1224)
农业(1217)
(1211)
经济研究(1115)
农村(1042)
(1042)
会计(1025)
书馆(1006)
图书馆(1006)
共检索到30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严谨的审视,不难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澄清问题,理清思路,在基于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重构"生活德育",方能使我国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谌启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重建学校文化。通过课改试验区的调查分析,我们深切感受到课程文化生态中学生的存在状态,以及课堂文化生活中师生交往的若干误区。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关注与理解课堂文化的重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柏炎  
德育无处不在,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每天的待人接物、宿舍内务、打扫卫生、早锻炼、课间操、晨读、实习、考试,等等,周而复始的活动看似平淡,恰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月秋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发展经济学所强调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在转换企业机制的经济改革目标已经明确的条件下,作为支撑体的金融能否和怎样通过自身的改革融入目标的变革之中,将是改革的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根据这一要求,必须重新审视金融的内在作用并相应进行必要的理论改造. 一、金融内在作用之反思当我们把分析的视角从广义的金融作用中收回来,关注于目标转换的宏观背景时,不能忽视金融下列两方面内在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桥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金木  
面对德育回归生活中的误识,首先需要在学理上澄清生活德育不否定理性,否定的只是唯知性;不否定政治,否定的只是意识形态化;不否定学校教育,否定的只是脱离于生活的教育;不否定价值引导,否定的只是单向授受。其次,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德育实践在价值导向上,逐渐摆脱泛政治化,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在表现形态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到关注情感体验的综合活动课;在资源选取上,紧紧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事件。无论是学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证明德育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同时立足现实生活,在引导中实现一种超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海平  王祖凤  
文章阐述了微课生活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设计思路,提出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进行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具体实践,进而指出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设计与教学应用的新意、亮点和不足,提出了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设计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即把牢方向原则、遵循规律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从而有效培养中职生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佳  
德育生活化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德育改革理念。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前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和概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的具体内涵,分析和强调我国进行德育生活化的急迫性,并通过研究中国道德教育的失败原因,提出了几种实现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春香  
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张力作用下,低收入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递增。我国现行的直接补贴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暴露出重生存、轻发展,重形式、轻实质,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以负所得税为核心的征税式低保制度将对象由少数人变为全覆盖,由被动的接受补贴转换为主动的享有"负纳税"权利,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素文  
在以波斯纳为首的主流法经济学的效用函数中,效率完全可以替代公平正义成为唯一的自变量;第二代主流法经济学者卡普洛和萨维尔主张用福利替代效率构建法经济学效用函数;非主流法经济学者马洛伊则进一步追问了效率和福利的决定,从而以符号学为哲学基础建立了复合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沿着马洛伊这一思路,本文认为以行为经济学的公平偏好理论建立复合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逻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玮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立足美学视域研究德育实效性问题,分析美学精神与生活德育的内在联系,确立美学切入德育有效性的视角和依据。应立足现实生活,追求至真至善的德育目标;摈弃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个性张扬的施教原则;关怀道德幸福,提升自由至境的寻美内容;强化情感的助推效应,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生活德育新的审美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 我国德育理论界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少学者把“质”与“本质”相混淆,有的甚至把现象当本质。从哲学、逻辑学、词源学、语义学乃至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德育的概念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深刻地揭示德育的本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爱国  
本文通过对文化和审计文化概念的厘清与反思,提出了当代审计文化的基本含义是审计信念、审计态度和审计价值观,进而说明"免疫系统论"是审计文化新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审计文化新的价值指向,并提出了审计制度创新是审计文化重构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本质是教育言说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本质研究大致经历了由"一"到"多",再到对"多"的省思与新说阐发的过程。未来的教育本质研究,应廓清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前提,搞清楚教育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是"有"还是"无",并在洞察教育本质探寻意含的基础上,用关系思维取代实体思维,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