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8)
2022(222)
2019(379)
2018(424)
2017(744)
2016(465)
2015(606)
2014(685)
2013(805)
2012(1036)
2011(1013)
2010(923)
2009(818)
2008(964)
2007(861)
2006(870)
2005(980)
2004(863)
2003(923)
2002(923)
作者
(2152)
(1712)
(1681)
(1610)
(1121)
(796)
(776)
(694)
(660)
(653)
(651)
(620)
(613)
(608)
(604)
(587)
(564)
(556)
(544)
(508)
(446)
(422)
(412)
(410)
(403)
(399)
(396)
(379)
(376)
(371)
学科
(3620)
经济(3612)
管理(1813)
(1569)
方法(1465)
(1362)
企业(1362)
数学(1202)
数学方法(1194)
(1115)
中国(1104)
(1054)
(879)
(840)
(817)
税收(808)
(799)
理论(788)
(783)
银行(783)
(760)
(760)
教育(745)
(682)
金融(682)
地方(619)
体制(586)
业经(585)
制度(561)
(561)
机构
大学(10337)
学院(9778)
(4796)
经济(4661)
研究(4301)
中国(4114)
(3346)
管理(3105)
(2663)
(2500)
(2226)
科学(2169)
财经(2112)
理学(2103)
理学院(2070)
管理学(2032)
研究所(2023)
管理学院(2012)
北京(1968)
(1921)
(1915)
中心(1889)
银行(1862)
(1832)
人民(1780)
(1742)
(1629)
(1620)
国人(1532)
(1524)
基金
项目(3141)
研究(2612)
科学(2370)
基金(2135)
(1716)
国家(1692)
社会(1574)
社会科(1473)
社会科学(1472)
科学基金(1383)
教育(1377)
成果(1301)
资助(1235)
编号(1119)
(1114)
(986)
基金项目(976)
课题(918)
(850)
(779)
教育部(775)
重点(740)
自然(717)
(714)
(704)
(703)
阶段(703)
自然科(696)
自然科学(696)
自然科学基金(687)
期刊
(7740)
经济(7740)
研究(6140)
中国(3174)
(2857)
(2645)
金融(2645)
教育(1726)
(1652)
管理(1600)
财经(1393)
学报(1304)
科学(1241)
(1196)
经济研究(1139)
问题(1123)
(1100)
技术(1055)
图书(1001)
业经(977)
大学(970)
(956)
论坛(956)
会计(918)
统计(911)
农村(890)
(890)
(827)
技术经济(815)
(805)
共检索到2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关于“滞胀”魏加宁“滞胀”(stagflation)是停滞膨胀的简称,由停滞(stagnation)和膨胀(inflation)两个单词拼接而成,用以描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于本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进并存的新现象。一、美国当年是怎样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汉洪  
一、引言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西方各国政府的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一问题使曾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理论面临着极大的麻烦。首先,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滞胀这一现实。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的成因,发现:从经济基本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有负向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影响以及劳动生产率下滑和实际工资刚性;从政策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是货币波动与价格管制。以此来分析中国,我们认为:从经济基本面看,中国近期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但中长期面临增速放缓与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因此,在政策面上要妥善应对,谨防政策不当引致的滞胀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经济学家桑贾亚·巴罗认为,印度经济已走出5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低谷时期,迈入适度高增长和适度通胀的“增胀”时期.多数印度经济学家似乎都同意了这一观点.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据巴罗分析,印度经济增长率1981—1990年平均为5.5%,高于1960—1980年的3.5%;1981—1990年年均通胀率为7%,稍低于1960—1980年的8%.按照印度的标准,80年代可以算是印度经济的适度高增长与适度通胀并存的时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说“隐性滞胀”□杜辉[关键词:滞胀隐性滞胀通货膨胀][杜辉,经济学博士,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大连,116018]滞胀,一般是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出现经济衰退,或在经济衰退中保持着高物价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杜辉  
论“生长型”特种滞胀胡健,杜辉滞胀,曾一度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头号经济难题。为此.人们普遍认为,滞胀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滞胀,作为一种工业时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疾病,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形式有所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元  
我国经济可能面临独特的"中国式滞胀陷阱"。该陷阱的主要特点是实体经济中长期停滞不前,虚拟经济不断泡沫化并带动价格全面上涨。与欧美式滞胀相比,中国式滞胀尤其复杂,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收缩和资产泡沫化带来的通胀都具有内生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延缓经济下滑的冲击,防止我国房地产等资产泡沫的形成及在我国资产泡沫破裂中保护商业银行,是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长青  李展  
一、中国住宅市场滞胀的现状1.商品住宅价格膨胀的供给不足解释(1)商品住宅价格首先表现为供给不足、需求拉动型。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诸如: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使个人的购房能力提高,企业留利的增加和自主权的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张璇  
二战后发达国家实施凯恩斯政府干预政策一度带来经济繁荣,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这些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双重困境,为摆脱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他们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以市场深化替代政府干预为取向的私有化改革。滞胀时期的市场深化改革中短期或能提高企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但同时带来收入分配等新矛盾新问题。长期看市场扩张有助于市场深化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从而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分析滞胀前后政府干预退出和市场扩张以及市场深化的路径表明,市场作用具有决定性和普遍性,政府干预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市场深化过程即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斌  
在充分吸收、借鉴过往应对滞胀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国际社会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滞胀风险近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对抑制来自供给侧的通胀作用有限,而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明显上升。这种“高通胀、低增长”特征,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滞胀”时期较为相似,但也存在货币宽松程度远超以往、国际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更加复杂等差异。在充分吸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可兴  
此文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滞胀的形成机制和产生根源,指出经济滞胀是多种经济关系失衡的综合反映,也是资本主义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采取的新的爆发形式;滞胀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周期性,但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重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华  
本文以筛选调控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出发点,利用非线性STR模型对1952—2010年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诸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滞胀风险评价模型对历年经济的滞胀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云飞  邓勤  彭易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形成了高等教育滞胀现象。高等教育滞胀程度即高等教育滞胀率,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效益、效率、质量和机制等四个维度的负面问题程度来测度,并根据四个维度各自的特点,建立了高等教育滞胀测度的各维度指标体系,进而构建高等教育滞胀率测度模型以及高等教育滞胀预警指数。最后,以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年鉴数据,得到了中国各省市的高等教育滞涨率及其所处的预警区位。结果表明,我国暂时没有省份出现教育滞胀,但大多省份都处于橙色预警阶段,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运行已出现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文生  
中国的类滞胀成因不同,人口老龄化、金融自由化和严重的贫富差距都是可能带来类滞胀的原因2017年宏观环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类滞胀。一提到滞胀,大家很容易想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高失业和高通胀。我们虽然不会有那么严重,但是2017年确实存在增长下行、通胀上行的压力,这是典型的类滞胀态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文生  
中国的类滞胀成因不同,人口老龄化、金融自由化和严重的贫富差距都是可能带来类滞胀的原因2017年宏观环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类滞胀。一提到滞胀,大家很容易想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高失业和高通胀。我们虽然不会有那么严重,但是2017年确实存在增长下行、通胀上行的压力,这是典型的类滞胀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