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2)
- 2023(7454)
- 2022(6053)
- 2021(5897)
- 2020(4677)
- 2019(10678)
- 2018(11003)
- 2017(17765)
- 2016(11436)
- 2015(13131)
- 2014(13379)
- 2013(12249)
- 2012(11717)
- 2011(10775)
- 2010(11319)
- 2009(10177)
- 2008(9893)
- 2007(9307)
- 2006(8590)
- 2005(8213)
- 学科
- 济(29150)
- 经济(29091)
- 管理(24457)
- 教育(21662)
- 业(18939)
- 中国(16983)
- 企(15162)
- 企业(15162)
- 学(12930)
- 理论(12132)
- 农(10518)
- 制(10272)
- 教学(9948)
- 财(9156)
- 方法(8956)
- 体(7934)
- 银(7163)
- 银行(7130)
- 地方(7127)
- 业经(6973)
- 数学(6923)
- 行(6911)
- 数学方法(6702)
- 融(6556)
- 金融(6549)
- 农业(6522)
- 发(6386)
- 学法(5552)
- 教学法(5552)
- 技术(5506)
- 机构
- 大学(151243)
- 学院(145826)
- 研究(61366)
- 济(44400)
- 经济(42746)
- 管理(41776)
- 中国(41739)
- 科学(38699)
- 京(36745)
- 理学(33500)
- 教育(33272)
- 理学院(32909)
- 所(32863)
- 管理学(31877)
- 管理学院(31591)
- 范(31009)
- 师范(30619)
- 农(30502)
- 研究所(29574)
- 江(28483)
- 中心(27223)
- 师范大学(24893)
- 财(24807)
- 北京(24624)
- 技术(24328)
- 农业(24067)
- 业大(22859)
- 院(22540)
- 州(21826)
- 省(21401)
- 基金
- 项目(89058)
- 研究(70703)
- 科学(68268)
- 基金(57173)
- 家(51494)
- 国家(50853)
- 教育(41751)
- 科学基金(40189)
- 社会(38133)
- 省(37484)
- 社会科(35436)
- 社会科学(35427)
- 划(34280)
- 编号(32137)
- 成果(30987)
- 基金项目(27836)
- 课题(27818)
- 自然(25298)
- 自然科(24657)
- 自然科学(24643)
- 资助(24210)
- 自然科学基金(24172)
- 年(23171)
- 重点(22496)
- 部(20502)
- 发(20352)
- 项目编号(19014)
- 规划(18979)
- 性(18882)
- 创(18173)
共检索到261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高龄
人类正处于新旧世纪的交替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东西方的竞争、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这其中主要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重点中学,应该为未来世纪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打好素质基础。毋庸讳言,作为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交往与相互转换的问题。两类主体间交往和转换的质与量,决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教育理论人与实践人在交往过程中分别带有各自的交往假设,这些假设成为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路径。适应变革时代要求的合理的交往假设是:理论人与实践人彼此有内在的相互需要,双方互为前提,各自的生命发展只有在双向建构、双向滋养和双向转化中才能实现。对这种转化的内容、过程、困难和障碍等的研究,是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凤芹
听课中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是指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平等交往、积极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及在其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形成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关系是提升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重要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提升是主体间关系形成的实践旨归。作为理性批判主体的"教育理论—实践主体"和"教育实践—理论主体"具备相互转化的自觉意识和形成机制是主体间性建构的条件。建构两类主体的主体间性应遵循身份确认、责任担当、生命成长和适当转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韶峰 刘定邦
本文通过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概念进行厘定和分析,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整个远程开放教育有整体提升的作用,并结合长沙电大法学专业的实际,提出实践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旭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将担当什么“角色”,如何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整体功能?这是当前所有“统计人”必须探索的课题。笔者试图根据十几年的统计实践来思考如何发挥统计整体功能问题。一、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至关重要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中科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是两部分资产之和,一部分是自然资产,另一部分是经济资产。单独保护自然资产,不发展经济资产,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但单独追求经济资产,自然资产也会大幅下降。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整治要综合考核、绿色核算,争取自然资产、经济资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年~2020)》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本轮规划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中科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是两部分资产之和,一部分是自然资产,另一部分是经济资产。单独保护自然资产,不发展经济资产,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但单独追求经济资产,自然资产也会大幅下降。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整治要综合考核、绿色核算,争取自然资产、经济资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年2020)》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本轮规划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锦良 佘万权
关于个体私营企业用地的思考和建议陈锦良,佘万权自《宪法》明确规定:“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迅速恢复和发展。浙江温州和义乌,个体私营企业己有20余万户,年上缴税金占当地税收总额50%以上。发展个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昕明
个体医疗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其经济、技术和社会等诸因素决定的,有其客观基础。个体医疗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动态性,个体医疗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局部,个体医疗的主导作用形式仍然存在。从个体医疗的发展趋势看,它符合我国卫生事业所有制的多元结构和多层次服务需求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它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以劳务服务为主的社会第三产业,因此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阮兢青 江涌 江赛赛
商事主体延续转型登记是一项全国性的创新性工作。实施商事主体延续转型的改革,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文章以浙江省温岭市的改革实践为基础,设计了具体的做法,体现了改革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言,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助力。
关键词:
商事主体 延续转型 注册登记 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高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隋伟溪
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研究室隋伟溪市场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农业的主体是由农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体以及各种社会服务组织等构成的。其中,农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农户仍然是农村经济中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振洪
近年来,浙江省从招生改革、专业结构布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院校内涵发展、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在层次、布局和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政府统筹和院校实践,建立"结构合理、贯通融合"的院校布局,搭建"中高衔接、普职立交"的升学通道,完善"财政分担、民资参与"的投入格局,从而加快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 浙江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明芳 吕娟
通过对镇江市区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情况介绍,分析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5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实践 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欧阳育良
我国双主体办学治理存在机构、制度、工具不健全,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社会参与度低,利益冲突严重等问题。为此,从宏观治理和院校治理两个层面,提出多元协作的宏观治理理论和"双元共治"院校治理理论。多元协作的宏观治理理论认为,要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和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权力中心,通过立法建章、实施依法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民主管理,加大财政投入、激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双主体办学,通过建立契约与标准、实施报告与督导制度等,规范办学秩序并监控办学质量等四个途径,构建责任分担机制、条件保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主体办学 治理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