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5)
- 2023(14166)
- 2022(11489)
- 2021(10356)
- 2020(8312)
- 2019(19181)
- 2018(19158)
- 2017(37253)
- 2016(20403)
- 2015(22703)
- 2014(22947)
- 2013(22517)
- 2012(20515)
- 2011(18268)
- 2010(18118)
- 2009(16405)
- 2008(15862)
- 2007(13919)
- 2006(12313)
- 2005(11060)
- 学科
- 济(87206)
- 经济(87113)
- 管理(58171)
- 业(54590)
- 企(45170)
- 企业(45170)
- 方法(36284)
- 数学(31066)
- 数学方法(30741)
- 中国(26178)
- 农(22895)
- 业经(22825)
- 财(19859)
- 地方(19129)
- 学(18514)
- 农业(15392)
- 制(15305)
- 产业(15114)
- 理论(14288)
- 贸(13456)
- 贸易(13448)
- 和(13254)
- 环境(13012)
- 易(12975)
- 银(12672)
- 银行(12632)
- 务(12542)
- 财务(12472)
- 财务管理(12451)
- 技术(12434)
- 机构
- 大学(292428)
- 学院(289551)
- 管理(116605)
- 济(113632)
- 经济(110974)
- 理学(101241)
- 理学院(100095)
- 管理学(98369)
- 管理学院(97851)
- 研究(97414)
- 中国(70541)
- 京(63654)
- 科学(61634)
- 财(50966)
- 所(47983)
- 农(44786)
- 研究所(43923)
- 中心(43172)
- 业大(43085)
- 江(41476)
- 财经(41308)
- 北京(40109)
- 范(39745)
- 师范(39378)
- 经(37541)
- 院(36170)
- 农业(34911)
- 州(34064)
- 经济学(34038)
- 师范大学(32065)
- 基金
- 项目(203186)
- 科学(160308)
- 研究(149000)
- 基金(147506)
- 家(128291)
- 国家(127234)
- 科学基金(110056)
- 社会(94264)
- 社会科(89367)
- 社会科学(89344)
- 基金项目(78900)
- 省(78701)
- 自然(71097)
- 自然科(69426)
- 自然科学(69412)
- 自然科学基金(68155)
- 教育(67041)
- 划(66350)
- 编号(60869)
- 资助(59231)
- 成果(49078)
- 重点(45173)
- 部(43777)
- 发(43507)
- 创(41711)
- 课题(41627)
- 国家社会(38949)
- 创新(38911)
- 科研(38386)
- 教育部(37541)
- 期刊
- 济(123722)
- 经济(123722)
- 研究(87620)
- 中国(51402)
- 学报(45797)
- 科学(42606)
- 管理(41794)
- 农(40721)
- 财(36968)
- 大学(34563)
- 教育(32404)
- 学学(32182)
- 农业(28181)
- 技术(24761)
- 融(23017)
- 金融(23017)
- 业经(20606)
- 经济研究(19640)
- 财经(19631)
- 图书(18327)
- 问题(18131)
- 经(16734)
- 理论(14501)
- 科技(14231)
- 技术经济(14016)
- 现代(13905)
- 业(13832)
- 实践(13358)
- 践(13358)
- 版(12849)
共检索到416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茵 唐祯敏 钱大琳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建“数字化城市交通”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概念 ,提出“数字化城市交通”的结构框架 ,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城市交通”的实现成为可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张文尝,王先文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型三种演变类型。不同类型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同。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时期,集聚与扩散并存。大城市中心城过分集中给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加速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大城市中心城过度集中状况,解决中心城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城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综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刚 王晓原 王凤群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和谐发展 演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康 李康 张廷龙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门话题,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组织,都将数字化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同样也面临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分层次、分维度、多阶段、系统化的过程。目前,针对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不仅需要高屋建瓴地统筹规划,也需要在整个规划框架下研究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化 系统方法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尚奋宇 张文亮
为解决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字化生命周期理论对古籍数字化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包括以下5个模块的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框架(括号内为该模块下子标准的规范对象):项目规划标准(项目选题、计划报告、选题审批)、古籍版本选择标准(版本类型、版本细节)、古籍数字资源生产标准(加工流程、原典采集、文字处理、文件格式、原典保护、质量检验)、古籍数字资源保存标准(数字文档、古籍元数据)、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标准(系统建设、检索技术、访问控制、应用服务),并对该框架下的各个子目进行了说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锐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从高职院校课堂数字化转型的现实之需、现实之困出发,指出重构课堂生态是课堂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基于IPST框架,分析了高职课堂生态内在逻辑,即产业要素的导向性、空间要素的支撑性、技术要素的融合性和教学法要素的关键性;提出了三个课堂联动、三种方式联动的“生态主体”转型策略,制度重塑、场景重现、场所重构的“生态环境”转型策略,产教融合驱动、数字技术驱动、数据分析驱动的“生态关系”转型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燕萍 李乐 胡翔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部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出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技术与人力资源结合的历史视角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从技术、功能及综合视角梳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并结合数字技术特征提炼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将I-P-O范式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产出。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江峰 顾梦如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是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以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评述;其次,归纳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如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曲线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景因素和中介变量;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化转型行为的演变规律及对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机制、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变革对于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谁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对于价值链活动各个环节的作用机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中介影响机制、中国情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秋实 陈一 段若阳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国际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全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运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凝练研究热点主题,从系统论和复杂性视角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前瞻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内涵、转型前因条件、转型过程机制和转型影响成效四个方面。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机构合作融合的特征;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是转型的前因条件;通过资源融合、众包交互、合作协同的转型过程机制,公共文化机构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平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48。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数字化转型 整合性研究框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燕萍 李乐 胡翔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部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出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技术与人力资源结合的历史视角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从技术、功能及综合视角梳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并结合数字技术特征提炼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将I-P-O范式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产出。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俏 向炎珍 陈隽 罗茜
目的:适应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满足智能化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医院财务管理新需求。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构建了涵盖数据技能、专业知识、思维能力、和个人特质等4个维度16项数字化能力要素的医院财务人员数字化能力框架。结论:构建医院财务人员数字化能力框架,为医院财务人员数字化能力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为医院财务人员招聘和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医院财务人员 数字化能力 框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艳阳 陈晓明 叶强
我国当前人口、土地和机动化三方面矛盾突出,快速交通机动化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情境面临危机。通过分析城市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使用方式及使用人群、文化区位等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中国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矛盾在于可达性与机动性的冲突,进而阐述了构建中心区快速与慢行系统的基本构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志波 张小芳 刘晔
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变革的重要力量,其对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机会结构概念,建立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框架。考察全球税收治理的实践发现,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紧迫感、政府治理变革的力度、数字技术创新的强度形塑了这一转型进程独特的机会结构。但机会结构本身也在不断地演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是近年来推动机会结构开放最重要的外部事件,而技术异化是导致机会结构趋向封闭的最大现实困境。中国应当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消解数字智能技术的负面影响,保持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机会结构持续开放,以高质量的税收数字化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在具体路径上,应当消除税收数字垄断,驯化税收数字“利维坦”;打破税收数字壁垒,提升数字化税收治理效能;弥合税收数字鸿沟,保障纳税人税收数字权利;消解税收数字内卷,做好数字治理长期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城市交通的开发涉及模式化技术。模式化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的状态,以及采取针对其不同方面的控制技术,如流量,路网分配,时间和方式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