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2)
- 2023(6511)
- 2022(5716)
- 2021(5362)
- 2020(4800)
- 2019(11101)
- 2018(10920)
- 2017(21853)
- 2016(12055)
- 2015(13922)
- 2014(13722)
- 2013(13924)
- 2012(13459)
- 2011(12033)
- 2010(11994)
- 2009(11222)
- 2008(10933)
- 2007(9602)
- 2006(8577)
- 2005(7799)
- 学科
- 济(54930)
- 经济(54860)
- 管理(33627)
- 业(31932)
- 方法(26311)
- 企(24252)
- 企业(24252)
- 数学(24241)
- 数学方法(24072)
- 农(16338)
- 地方(14759)
- 财(14640)
- 中国(13009)
- 农业(11321)
- 学(11314)
- 制(10989)
- 土地(10199)
- 业经(9864)
- 务(8721)
- 财务(8708)
- 财务管理(8685)
- 贸(8520)
- 贸易(8508)
- 银(8277)
- 银行(8274)
- 企业财务(8258)
- 融(8197)
- 金融(8195)
- 易(8149)
- 行(7780)
- 机构
- 大学(164855)
- 学院(162807)
- 济(67950)
- 经济(66313)
- 管理(65345)
- 理学(55316)
- 理学院(54701)
- 管理学(53958)
- 管理学院(53649)
- 研究(52042)
- 中国(45768)
- 京(36079)
- 财(34622)
- 科学(30036)
- 江(29123)
- 农(28735)
- 中心(27606)
- 财经(26501)
- 所(25132)
- 业大(24884)
- 经(23952)
- 北京(22614)
- 州(22485)
- 范(22159)
- 研究所(22093)
- 师范(22017)
- 省(21605)
- 农业(21447)
- 经济学(21041)
- 院(19895)
- 基金
- 项目(107383)
- 科学(85131)
- 研究(80487)
- 基金(78427)
- 家(66900)
- 国家(66308)
- 科学基金(57865)
- 社会(51819)
- 社会科(49032)
- 社会科学(49017)
- 省(43400)
- 基金项目(42418)
- 教育(37469)
- 自然(37196)
- 自然科(36262)
- 自然科学(36257)
- 自然科学基金(35630)
- 划(34972)
- 编号(32583)
- 资助(32562)
- 成果(26365)
- 部(24675)
- 重点(23546)
- 课题(22931)
- 发(22608)
- 教育部(21654)
- 创(21420)
- 人文(21375)
- 国家社会(20856)
- 科研(20784)
共检索到265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沙龙云
为有效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担保难问题,2012年6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明确在梨树县开展试点,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信社、吉林银行三家。"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用土地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根本保证的融资方式,为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探索出全新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静 孙雯莉 翟莹
本文以吉林省3个试点县市245个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申请难易程度、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金额满足程度、耕地面积、是否具有非农专业技能、是否认可出现贷款逾期时土地将被暂时流转出去、能接受的贷款利率等6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有显著正相关;正规借款金额满足程度、所在村流转土地难易程度两个变量与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是推动土地收益评估,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配套平台建设,在相关利益主体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后平 凌弈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传统农地信贷市场中,银行与农户经过多轮博弈,金融交易仍难达成,土地资源错配严重。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针对农地金融贷款难问题,四川省创新性引入第三方中介,即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农户提供借款担保,该融资方式称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博弈论理论与方法分析传统农地贷款和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两种模式下,相关利益方的博弈行为与期望收益。证明了后者优于前者,得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关键词:
农地金融 保证担保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艳 范静 许彩丽
本文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环境的背景下,借助农村信贷配给变动程度与利率浮动、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变动的关系图,推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相关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推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利率放开后,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的差别定价对农村信贷配给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率与其对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的影响历经三个阶段。首先,利率定价的提高首先会适当缓解农村的信贷配给程度;其次,利率定价与信贷需求达到平衡;最后,随着定价持续上升,反而会逐渐加重农村信贷配给的遭遇程度。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信贷配给 贷款定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梦博 李新光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总结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吉林省文化产业为例,在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从树立主导产业战略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善法制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人才发展策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等多角度、多方面着手,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菁菁 万兴亚
随着扶贫开发攻坚的不断深入,吉林省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扶贫资金不足且扶贫政策及项目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人口素质低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挖掘贫困地区比较优势资源、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扶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吉林省扶贫开发工作。
关键词:
吉林省 扶贫开发 教育扶贫 参与式扶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林省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课题组
一、财政收支结构的基本判断"十五"以来,随着国企改革攻坚、县域突破、工业提速增效、投资拉动等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财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市县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财政支出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财政收入连续跃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明信,郝久利,冷荣久
国家卫生信息网的建设,是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并将全面提高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增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的需要,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首先在核磁共振、CT等大型设备检查中得到应用,使病人的诊断准确程度大大提高。吉林省卫生系统计算机技术应用较早,进入90年代以后,医疗单位对门诊和住院收费都实行微机管理,并在院内实施局部联网,门诊包括了挂号、划价、收款、付药和医技检查;住院包括了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影像传递、手术预约等。有的医院实行了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有的医院进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寒菊 林华 王力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承杰 黎婷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小额贷款公司迫切需要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客户违约成本,形成还款约束,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多头授信的情况。结合吉林省的实际进行研究,接入征信系统对整个小额贷款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条件制约,这项工作实质性进展并不十分显著,主要是路径选择难以确定。
关键词:
征信 小额贷款公司 系统接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秀颖 张馨文 张凤仪
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选取吉林省全部地区的127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户借贷需求规模、农户贷款满足情况、农户借贷运用情况以及农户对金融机构的认知情况等方面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户结余较少,对资金有一定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满足农户的大额贷款需求,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更能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投资;另外,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业务及贷款政策并不十分了解,这导致了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频次较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农村土地改革问题上,肯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地位,赋予了其抵押担保权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向金融机构融资的功能。实际上吉林省早在2012年推出的一款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就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该产品的核心思想是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土地未来预期收益作保证,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力求在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更好地破解农村地区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被称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吉林模式"。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融资模式推出背景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有得天独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君业 王泽彩
为支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吉林省财政部门创新"三农"扶持方式,实施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即农民用以后年度可获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作担保,银行按还本付息率确定信贷额度,以低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2010年在公主岭等九个试点县(市、区)开始进行试点,全省当年共计投放贷款10.9亿元。2011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省4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共发放贷款50多亿元,当年有30.2万户农户受益,占全省农户的8.3%,户均贷款16558元。粮食主产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庆珍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期刊] 征信
[作者]
鲁雪岩 陈岩 马树华 陈妍 贾欣悦 王誉衡
发展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手段,基于吉林省吉林市应收账款融资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一个有效的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式。该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对吉林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以及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吉林市应收账款线上融资影响因素及融资成效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线上融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平台应用法律法规和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