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1)
- 2023(7211)
- 2022(6452)
- 2021(6118)
- 2020(5277)
- 2019(12463)
- 2018(12452)
- 2017(24171)
- 2016(13743)
- 2015(16026)
- 2014(16900)
- 2013(16832)
- 2012(16172)
- 2011(14563)
- 2010(15296)
- 2009(14284)
- 2008(14620)
- 2007(13838)
- 2006(12200)
- 2005(11449)
- 学科
- 济(58822)
- 经济(58744)
- 业(38718)
- 管理(37977)
- 企(28967)
- 企业(28967)
- 方法(25810)
- 数学(22447)
- 数学方法(22144)
- 农(21005)
- 财(16645)
- 中国(16242)
- 农业(13794)
- 制(13554)
- 学(12742)
- 地方(12325)
- 业经(12156)
- 贸(11967)
- 贸易(11960)
- 易(11594)
- 银(10279)
- 银行(10256)
- 理论(10046)
- 务(9801)
- 财务(9770)
- 财务管理(9728)
- 行(9704)
- 融(9236)
- 金融(9233)
- 和(9168)
- 机构
- 学院(205771)
- 大学(205247)
- 济(83076)
- 经济(81013)
- 管理(74121)
- 研究(70257)
- 理学(61623)
- 理学院(60882)
- 管理学(59708)
- 管理学院(59324)
- 中国(55835)
- 京(44663)
- 科学(43098)
- 财(41710)
- 农(38888)
- 所(37735)
- 江(35295)
- 中心(33590)
- 研究所(33407)
- 财经(31455)
- 业大(30648)
- 农业(30089)
- 北京(29074)
- 范(28463)
- 师范(28210)
- 经(28096)
- 州(27864)
- 经济学(25205)
- 省(24588)
- 院(24331)
- 基金
- 项目(121269)
- 科学(92687)
- 研究(91716)
- 基金(83960)
- 家(72181)
- 国家(71493)
- 科学基金(59424)
- 社会(54508)
- 社会科(51279)
- 社会科学(51258)
- 省(48856)
- 基金项目(44074)
- 教育(43410)
- 划(40741)
- 编号(40257)
- 自然(37305)
- 自然科(36328)
- 自然科学(36316)
- 资助(35654)
- 自然科学基金(35647)
- 成果(34650)
- 课题(28265)
- 重点(27575)
- 部(27060)
- 发(26698)
- 创(24508)
- 性(24103)
- 大学(23361)
- 项目编号(23268)
- 科研(23131)
共检索到329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钟雄
在地方政府招商与国有企业非理性投资背景下,非国有经济发展呈被动状态,再次引发了政府、企业以及理论界对"国进民退"问题的激烈讨论。经济转型中计划经济调控手段存在引发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产生对产业、市场以及信贷资金的挤出。"国进民退"蔓延容易造成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度性歧视和根除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市场行为,是解决"国进民退"问题的核心。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市场经济 经济转型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凯
从2009年以来,在经济学界、舆论界掀起了一股质疑、批评"国进民退"的热浪。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是旧体制的复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只是暂时现象,有的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腾 詹博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并购此起彼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由此引发激烈的"国进民退"争辩。争辩主要就"国进民退"存在与否、形成原因、价值判断以及竞争性行业的国企退出等问题展开。关于"国进民退"存在与否,有总体没有论、潮流大戏论和个别现象论;关于"国进民退"的形成原因,有市场扭曲论、宏观调控论、"玻璃门"现象论、金融差异论和多因综合论;关于"国进民退"的价值判断,有肯定论和否定论;关于竞争性行业的国企退出,有退出论和不退论。当然,我国经济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国""民"共存、进退自由。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学 杨新铭
随着国有企业整体脱困目标的完成,"国退民进"进程的放缓及局部的"国进民退",触发了学术界的大讨论与思考,也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之所以产生这么广泛的争论,源于当前理论界乃至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在梳理"国进民退"争论的产生背景、表现形式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国有企业 改革 效率 比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国进民退"是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从局部的意义上,"国进民退"不是假命题,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来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彼此消长必须经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民营经济。第二阶段,在国企经过改革效率提高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逐步上升,民营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并不否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平等竞争导致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相互存在的有进有退的正常现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淮
近年来,伴随"国进民退"探讨的深入,一些应警惕和反思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进民退"的命题使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成为此消彼长、相互对立的两方,但二者绝不是只能相互争斗而不能共存共荣的关系。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有许多共同利益,二者的发展需要在认清二者及其与官僚资本、外国垄断资本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自的改革来实现,并在互助合作、有序竞争中,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近年来,国有企业收购或兼并民营企业的"国进民退"现象明显增多,这种违反中国改革开放大趋势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大量学者和政企界人士的关注和激烈讨论。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证实了在中国目前特定的制度环境背景下,与其他类型的控股权交易事件相比,"国进民退"事件是更好的消息,给外部投资者带来了显著更高的短期超常收益,而且市场化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国进民退"事件的短期正向市场反应。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国进民退"事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超常收益与绩效改善,但这种长期效应并不显著强于其他类型的控股权交易事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文贤 魏庆祥
关于欠税问题的探析梁文贤,魏庆祥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刚性增强,欠税却居高不下,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截止1995年9月底全国欠税余额226亿元。欠税是税收的伴生物。税法对欠税作了严格的规定,欠税要按日加收滞纳金,欠税不缴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执行,转移隐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如火如茶进行。国有企业以“产权制度转换、职工身份置换、企业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逐步进行改制重组,由单一国有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换,使绝大多数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有序退出,让民营资本及时跟进参与经营,实现“国退民进”。在“国退”中如何维护好金融债权,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在“民进”中如何加强对新生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金融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乐明 王杰
国有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其比重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应该与非国有企业保持适度平衡。在当前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食品、医药等,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再退出,而且还要适当增加比重,以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比重 国进民退 国退民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沙黑多拉·斯哈克
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大批牧民通过定居工程,从根本上摆脱了几千年来传统的游牧生活,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牧民定居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却能够解决长久的生存发展问题。然而,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继松
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下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1年实际增长4.2%,摆脱了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低迷状态,但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增收仍然困难。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盖凯程 周永昇 刘璐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是一个由历史形态主体性、现实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等构成的辩证逻辑体系。它与中国所有制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体系以及与之相一致的政策体系、实践体系和法律体系。这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规定并描刻着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主要脉络、外延边界和演绎方向,形塑了中国所有制结构在规模和质量上"国进民进"的历时性时空演绎总体特征。将"国进民退"作为一个实然命题,置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序空间里运用历史数据进行全景式、历时性实证观察可以发现:"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国进民退 国民共进 历时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成城
近来,社会力量办学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社会力量办学已取得初步的发展,吸引了社会的目光。另一方面,在科教兴国、谁兴科教的大讨论中,有识者已把探索的目光转向社会力量办学的巨大潜能。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认识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玲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和思考。收入差据拉大不能简单等同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比差距拉大本身更值得关注;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初次分配环节的严重不公制约了再分配的公平。制约税收调节收入差距不力的因素不仅仅限于税收的立法与执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