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668)
- 2022(2364)
- 2021(2229)
- 2020(1977)
- 2019(4725)
- 2018(4571)
- 2017(8813)
- 2016(4497)
- 2015(4841)
- 2014(4598)
- 2013(4789)
- 2012(4670)
- 2011(4245)
- 2010(4471)
- 2009(4249)
- 2008(4357)
- 2007(4272)
- 2006(4029)
- 2005(3725)
- 2004(3033)
- 学科
- 济(21743)
- 经济(21604)
- 管理(11122)
- 业(10520)
- 企(10200)
- 企业(10200)
- 方法(7990)
- 中国(6848)
- 理论(6071)
- 农(5874)
- 业经(5732)
- 和(5293)
- 财(4891)
- 学(4733)
- 制(4623)
- 数学(4586)
- 关系(4577)
- 数学方法(4479)
- 地方(4079)
- 社会(3961)
- 教育(3596)
- 企业经济(3501)
- 经济理论(3465)
- 贸(3353)
- 贸易(3350)
- 体(3304)
- 农业(3277)
- 策(3118)
- 易(3113)
- 经济关系(2937)
- 机构
- 大学(65708)
- 学院(62535)
- 济(27147)
- 经济(26578)
- 研究(25144)
- 管理(22557)
- 中国(18869)
- 理学(18768)
- 理学院(18505)
- 管理学(18045)
- 管理学院(17896)
- 京(14965)
- 财(14229)
- 科学(13764)
- 所(12997)
- 研究所(11346)
- 中心(10858)
- 江(10766)
- 农(10512)
- 财经(10347)
- 北京(9988)
- 范(9705)
- 师范(9647)
- 经(9301)
- 院(8551)
- 经济学(8156)
- 州(8061)
- 业大(7979)
- 师范大学(7900)
- 社会(7870)
- 基金
- 项目(36955)
- 科学(29397)
- 研究(28426)
- 基金(27383)
- 家(23568)
- 国家(23342)
- 社会(20340)
- 科学基金(19839)
- 社会科(17922)
- 社会科学(17909)
- 基金项目(13735)
- 教育(13499)
- 省(13461)
- 自然(11715)
- 划(11516)
- 自然科(11482)
- 自然科学(11480)
- 编号(11424)
- 自然科学基金(11288)
- 资助(11200)
- 成果(10757)
- 部(8836)
- 重点(8408)
- 课题(8177)
- 国家社会(7999)
- 教育部(7868)
- 发(7477)
- 大学(7460)
- 性(7454)
- 人文(7274)
共检索到113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中国国花的评选目前大致有四种意见:一是一国一花选梅花;二是一国一花选牡丹;三是一国两花,梅花和牡丹;四是一国四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其中主要矛盾有两个:一国一花与一国多花,梅花与牡丹。既然一国一花,梅花与牡丹的矛盾很难调和,我们为什么不把二者都选上?事实上,最早提出一国两花主张的是陈俊愉先生的"祖国遍开姊妹花" 。陈先生当时提出的一国两花的主张,经过14年的推敲,尤其是经过了1994年国花评选的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萌 朱军 魏玮
国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其本身的评选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梅花和牡丹品质和文化的阐述,以及对一国两花的优点的进一步讨论,引论出一国两花不仅符合人们对"国花"的要求,更加紧贴国情,从而得出结论:还是一国两花好。
关键词:
国花 标准 一国两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晨
中国被称之为"世界园林之母",是因为我国有最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和令世界瞩目的传统园林艺术成就。园林花卉在构成中国园林诸要素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原产我国的牡丹、梅花、月季、菊花、桃花、海棠,占世界种数一半的杜鹃花,以及颇有个性的兰花、荷花等,在我国都有广泛的自然和人文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正与平等 全民就业 人际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瑛 王旭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分配领域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建设任务提出,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环成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由非均衡走向新的动态均衡的必然,和谐社会实现的过程应该是社会总效用最大化以及福利社会的构建过程,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非均衡 动态均衡 思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跃跃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晁钢令
本文认为,和谐流通即流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体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能保证各阶层消费群体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得以满足;能促使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以建立,使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能鼓励健康消费,抑制不良消费,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以不损害消费者、企业和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能确保消费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促进和谐流通,应从“主体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流通管理和协调机制;坚持用法规与政策的手段抑制流通领域中的垄断与不公平竞争现象,维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化舆论监督、行业自律和商德教育,不断提升流通企业经...
关键词:
和谐流通 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
和谐大学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未兵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美莲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实现和谐消费,实现和谐消费的前提之一是经济和谐增长。经济和谐增长使人们的消费目标由温饱走向小康,消费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经济增长的不和谐也会导致消费的不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消费一定要保持经济的和谐增长。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经济 和谐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本文认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横向联系是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状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必然要通过市场状态表现出来,市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市场不和谐矛盾突出,市场繁荣与混乱并存,市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开放度上升与制度建设滞后并存,市场过度竞争与非正常垄断并存,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分割并存,市场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结构失衡并存。因此,必须本标兼治营造现代和谐市场,高扬民主法治大旗,努力建设现代市场文明;加大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市场丑恶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场和谐 和谐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