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3)
2023(12177)
2022(10571)
2021(9721)
2020(8213)
2019(18691)
2018(18185)
2017(35325)
2016(19456)
2015(22255)
2014(22721)
2013(22406)
2012(21424)
2011(19676)
2010(20234)
2009(18836)
2008(18932)
2007(17534)
2006(15739)
2005(14588)
作者
(58372)
(48813)
(48673)
(46828)
(31084)
(23459)
(22496)
(19157)
(18368)
(17668)
(16813)
(16417)
(15820)
(15655)
(15290)
(15238)
(14547)
(14398)
(14201)
(14000)
(12294)
(12115)
(11943)
(11341)
(11003)
(10991)
(10861)
(10770)
(9965)
(9716)
学科
(101152)
经济(101064)
管理(55627)
(48168)
(38593)
企业(38593)
方法(35636)
数学(30973)
数学方法(30629)
地方(26786)
(24264)
中国(24019)
(23370)
(20062)
业经(19201)
(19077)
地方经济(16010)
农业(16005)
(15778)
贸易(15766)
(15153)
(14231)
环境(14155)
(13730)
(13679)
金融(13677)
(13608)
银行(13580)
理论(13105)
(12965)
机构
学院(290446)
大学(288720)
(126923)
经济(124110)
管理(105233)
研究(104264)
理学(88497)
理学院(87411)
管理学(85926)
管理学院(85368)
中国(79685)
科学(62372)
(61305)
(60103)
(54333)
研究所(48490)
中心(47797)
(47672)
(47167)
财经(46136)
(41415)
经济学(39938)
业大(39716)
北京(39411)
(39119)
师范(38815)
(37488)
(37105)
农业(36771)
经济学院(35752)
基金
项目(179659)
科学(139715)
研究(134407)
基金(127289)
(110366)
国家(109445)
科学基金(92004)
社会(84560)
社会科(79962)
社会科学(79937)
(70881)
基金项目(66650)
教育(61455)
(59407)
自然(56729)
编号(55737)
自然科(55198)
自然科学(55183)
自然科学基金(54143)
资助(52573)
成果(47064)
重点(41248)
(40955)
课题(39689)
(39689)
(36433)
国家社会(34809)
(34532)
创新(34245)
教育部(33841)
期刊
(155913)
经济(155913)
研究(93180)
中国(60531)
(48610)
(43906)
学报(42904)
科学(39572)
管理(38596)
大学(32056)
教育(32003)
学学(30071)
(29139)
金融(29139)
农业(28780)
技术(26308)
经济研究(24966)
财经(23883)
业经(23389)
(20774)
问题(20643)
(16661)
技术经济(15961)
(14786)
国际(14540)
统计(14423)
世界(13802)
图书(13779)
理论(13568)
(13530)
共检索到458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宏波  张小溪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在国外已推行多年,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地方治理的重要途径。借鉴欧盟跨区域合作治理的经验,通过组建精简、高效、科学的决策机构、着力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公共基金、优化区域内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选择适宜的区域合作领域来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体系,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书明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政府合作开始成为经济区发展中重要问题。区域政府合作在完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区域政府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合作方式渐趋多样,合作成效逐渐显现。但是存在着行政区域分割、利益协调困难;合作时间晚;合作领域相对单一;合作体系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稳定性较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域政府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兆君  王礼力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十分明显。笔者以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为例,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2000-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总投资对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均具有正效应,地方政府总投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地方政府总投资对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最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泽照  王娟丽  田海峰  
区域经济整合是我国当代经济社会深度调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长期以来,基于地区利益关系形成的"行政区思维模式"交织着来自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各种利益冲突,构成了"行政区"向现代"经济区"转变的时代梗阻,滞缓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以协同为导向的政策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化解利益链阻的关键。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及市场层面的多重利益冲突,其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地方公共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观、社会力量培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高瑞  
借助G IS技术,通过空间关联模型,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和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关联性较弱,城镇人口呈高集簇分布。其中关中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同时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趋势及空间关联性,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永平  陈博文  吴常艳  
通达性是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达性测度方法和度量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路网为例,本文试图将城市、交通和区域结合起来全面阐述区域通达性。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可达性相关指标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多视角综合测度经济区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路网体系较为完善,路网线段集聚明显;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发散,轴线式空间伸展格局呈"干—枝"状发散,初步形成核心圈、中间圈、外围圈三大等级圈层以及"米"字型路网骨架,区域交通运输与城镇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共轭协同发展关系。②城镇区域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和周边路网发达程度,区域路网单中心极化现象比较明显,西安市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过于突出。③区域通达度空间分布各异,核心板块连续性较好,外围板块破碎化明显。关中、天水两大梯度板块差异较大,天水与关中通达度中高值区出现断裂。鉴于区域中心偏于西安以西的现实,适度培育杨陵或宝鸡为区域路网的副中心城市;加快关中—天水高等级快速交通建设,推进关中—天水区域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饶光明  
当前,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已经使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巨大挑战,而协调区域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区域发展实际主体的各级地方政府,手里掌握着权利和资源,理当加强跨区域合作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位于西部大开发核心区域的长江上游地区,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或未来更长的发展时期,需要创建长江上游地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与发展联盟,实现联盟内部各次区域的兼容、整合与对外开放,并以学习型政府建设推动联盟的生长和繁衍,使之成为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推进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李朝辉  
地方政府间良性竞合关系对我国区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考量地方政府间关系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区域旅游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构建我国区域旅游良性地方政府间竞合关系的五个着力点:加强行政文化创新,树立竞合观念;构建有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合理选择合作模式;推进旅游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政绩考核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建军  
区域创新网络是解决当前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助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组织工具",积极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应扬长(优势因子)避短(劣势因子),通过选择区域创新网络的重点"区位"、培育并完善区域创新网络主体功能、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环境、选择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模式以及强化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中的主导作用等途径和措施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实践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妙妙  曹小曙  
选取城市规模、经济、社会、设施水平4类26个指标测算城市综合质量修正交通通达性和引力模型,测度1980—2014年关中—天水经济区与全国329个城市通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及隶属度,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公路、铁路站点、航空机场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逐年递增,基于航空机场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变化率最大,其次是铁路站点和公路;2基于公路、铁路站点、航空机场的城市经济联系热点区域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华南和东北地区,主要联系城市具有地域临近性和城市综合质量高双重特征,基于铁路站点和航空机场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优于公路;3基于公路、铁路站点、航空机场的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分别呈现倾斜"十"字型向"K"型或倾斜小"T"型转变、倾斜大"米"字型向小"米"字型转变;4以西安为中心的经济联系范围逐渐扩大,西安与全国329个城市联系紧密且具有稳定性,其它7个城市外向联系微弱,整体空间经济联系轴线未形成。研究认为,应塑造大西安的核心地位,以宝鸡、渭南等城市依托交通干线培育"米"字型经济联系轴,形成内外圈层相互促进的整体经济联系网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栋材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建设的经济区之一,由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五市一区和甘肃省的天水市共同组成。经过两省长期的互补互动,各城市之间相互吸引辐射,空间地域毗邻相连,多种基础设施相通对接,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带和经济区。从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审视,关中-天水经济区还存在核心不强,区内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地区之间产业趋同、关联度弱等明显制约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西安、咸阳两地一体化,建立区域副中心和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间实施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扩散等措施,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以产生特有的结构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正军  任志远  张晖  卢锦容  李晶  
一个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以资源转化为视角,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论文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62、007、2008三年数据为例,计算关中-天水经济区分县(区)物质积累指数,系统评价经济区物质积累水平。结果表明:①除个别县(区)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县(区)的物质积累指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幅都不大,只有7个县(区)的增长幅度超过了4%,增长最快的并不是各市辖区,而是物质积累指数处于中等水平的部分县(区);②经济区物质积累指数中心3...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连公  陈彩能  
该文依据天水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保障粮食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循环农业、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完善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加元  
水资源作为典型的公共品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而且其外溢性具有单向流动的特征,围绕水资源生态补偿引发的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矛盾日益突显。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我国跨区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达成合作的局面长期内主要受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而与下游地方政府因水资源受到保护而获得生态收益无关。高层级政府解决水资源补偿问题时,不能仅考虑下游地方政府获得生态收益,而应该综合考虑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蓉娜  王文树  
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分析了通信业对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机制,并着重分析了通信业对经济区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