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6)
- 2023(7551)
- 2022(6594)
- 2021(6103)
- 2020(5280)
- 2019(12668)
- 2018(12339)
- 2017(24179)
- 2016(13469)
- 2015(15271)
- 2014(15454)
- 2013(15428)
- 2012(14595)
- 2011(13183)
- 2010(13183)
- 2009(12230)
- 2008(12178)
- 2007(10939)
- 2006(9338)
- 2005(8122)
- 学科
- 济(58783)
- 经济(58730)
- 管理(33439)
- 业(31259)
- 方法(26894)
- 数学(24058)
- 数学方法(23822)
- 企(23606)
- 企业(23606)
- 中国(16592)
- 农(16209)
- 地方(16047)
- 财(12544)
- 学(12056)
- 业经(10941)
- 农业(10929)
- 贸(10011)
- 贸易(10008)
- 易(9582)
- 环境(9167)
- 制(8974)
- 和(8792)
- 理论(8289)
- 城市(7844)
- 地方经济(7493)
- 务(7319)
- 财务(7305)
- 财务管理(7282)
- 银(7082)
- 银行(7061)
- 机构
- 大学(193110)
- 学院(192371)
- 济(76635)
- 经济(74650)
- 管理(72160)
- 研究(65544)
- 理学(62243)
- 理学院(61354)
- 管理学(60242)
- 管理学院(59853)
- 中国(48115)
- 科学(42552)
- 京(41735)
- 农(34318)
- 财(33562)
- 所(33332)
- 中心(31127)
- 研究所(30489)
- 业大(30195)
- 江(29679)
- 范(27900)
- 师范(27664)
- 农业(27286)
- 财经(27144)
- 北京(25824)
- 经(24438)
- 州(23844)
- 院(23767)
- 经济学(23659)
- 师范大学(22575)
- 基金
- 项目(130423)
- 科学(101957)
- 研究(93880)
- 基金(93466)
- 家(81389)
- 国家(80724)
- 科学基金(68856)
- 社会(58736)
- 社会科(55537)
- 社会科学(55515)
- 省(51967)
- 基金项目(51405)
- 自然(45162)
- 自然科(44049)
- 划(44047)
- 自然科学(44035)
- 自然科学基金(43205)
- 教育(43013)
- 编号(38801)
- 资助(37065)
- 成果(30987)
- 重点(29372)
- 发(28951)
- 部(28362)
- 课题(26827)
- 创(26397)
- 科研(25124)
- 创新(24762)
- 计划(24207)
- 大学(24173)
共检索到276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邵丹
借助多源大数据研究核心与外围地区的集聚与扩散机制,识别核心区域范围,探讨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1)西安核心城市呈现扩散背景下的集聚主导模式;(2)外围地区不同层级中心节点发育,局部网络化形态显现;(3)通勤是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与消费出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相比,大数据更加直观、更加精确地展示出城市空间流的特征,解释了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不同方式。分析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经过比对分析,认为模型对全域人口规模、主导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不足。建议规划有序引导核心区域功能向外围扩散,加强节点承接能力建设,促进城市群网络发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伟 刘光岭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培育产业、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组织管理五大支撑体系以加快城市群的发展。
关键词:
西安 关中城市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翼 陈英 谢保鹏 裴婷婷 易鑫程
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通过OD成本分析计算最短通行时间,对关中平原城市群2017年78个县级行政单元的规模、联系与影响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呈"金字塔型"结构,中小型城市发育,大城市数量少,具有空间集聚性;城市规模密度具有梯度特征,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的单核心多层级空间分布形态;城市联系极化现象明显,具有普遍弱联系、个别强联系的特点;西安、咸阳、长安区形成强联系三角形城市带,但与大部分城市联系较弱,空间位置集中导致辐射范围重叠,限制了三者对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城市联系强度表现出空间性、行政级别特征与交通依赖性;城市群影响范围呈现出"一超、两极、多强"的引力中心格局,据此,可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南、西北四大城市影响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方莹 张宝山
本文构建了测度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基于1990—2009年关中城市群的时间序列数据,测度了关中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关中城市群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因果关系,为制定关中城市群合理的城市化方案和科学的能源消费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东前,姚士谋,张红
文章分析了三级水平上的城市影响域 ,指出产业差异是形成城市间联系的基本动力 ,并通过交通和通讯网络得以实现 ,历史基础和城市等级规模在本区域城市联系的形成中具有特殊作用。进一步论述了差异巨大、结构畸形为特征的城市群等级规模特点 ,分析了职能结构细化特征 ,阐明了城市群空间网络框架、集聚分布型式和三级多核圈层分布规律。最后提出城市群结构优化的措施 :加快城市化进程 ,扩大城市群体规模 ,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西安的中心作用 ,形成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内部联系网络 ,城市发展轴线的多元化和与周边城市群联系的强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建平 刘坤
本文从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6个方面合理选取了24项指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此对关中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关结论。结论表明:关中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性十分明显,呈现出西安最好,以西安为中心的东西经济带较好,而南北区域较差的分布特征;另外,每个城市在各子环境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最后,基于结论提出扩大社会文化、消费、经济环境方面优势等对策与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玉勤 王乐乐
为提升关中城市群的战略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全力助推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根据关中城市群西安国际港务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中国潼关物流港等这几大物流节点的分布,结合关中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度,通过物流量测算,指出应在宝鸡、杨凌和渭南、铜川这两个区域增设物流节点。
关键词:
关中城市群 物流节点 节点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唐承辉
基于多元流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市域和县域尺度揭示山东省地域间联系特征与结构,并划定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研究发现:在企业流,山东半岛城市群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县域尺度城市群空间范围小于城市尺度;在公路客运流,以济南为中心的高密度交通网已基本形成,各地区间联系均较为密切;在铁路客运流,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可达性普遍较好并成为城市群构成单元;基于多元流数据综合划定的城市群空间范围更接近其实际发育程度,并且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的实证分析为城市群空间范围划定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 江佳遥 楼铱
基于城市群内部联系视角,重点研究浙中城市群空间和功能结构特征。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浙中城市群城市间人口出行相关信息,设计表征城市群人流联系特征的人流指数和出行目的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浙中城市群空间上表现多中心网络状结构特征,功能上呈现多个经济中心并逐步弱化的行政中心结构特征,层级结构表现为扁平化。以此引导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规划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结构优化和功能互补。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内部联系 人口流动 结构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少华 尹娟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状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娟 董少华 陈红
以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交通可达性模型、信息通达性模型为基础构建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综合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月英 文雯
以关中城市群3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根据陕西省县域经济监测数据,通过熵值法建立测度模型,重点研究关中城市群县域层面的经济紧凑度,以揭示关中城市群经济紧凑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影响经济紧凑度的驱动因素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关中城市群 县域层面 经济紧凑度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书红 武亚俊 陈西芳
为分析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应对攻击时的韧性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韧性城市理论,构建了考虑吸收能力、缓冲能力和可恢复能力3个维度的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模型,并通过空间向量模计算网络结构韧性值。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公路、铁路客运数据构建了城市群客运网络,并借助空间网络分析工具ArcGis和Ucinet探讨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拓扑特征;考虑节点位置及其与周边地区交通的联系,提出了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典型节点选取方法。结果表明:典型节点受到攻击后,网络的缓冲能力都处于较低状态,尤其是蔡家坡站点失效后,网络缓冲能力下降到0.388 9;节点度大的站点失效后,网络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差;普铁站和高铁站失效后对网络结构韧性的影响远大于公路客运站;结合典型节点特征和模拟结果,可针对性地提出网络结构韧性提升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士鹏 张志英
利用经济距离模型对黔中城市群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黔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遵义市、安顺市、平坝县等22个城市;城市主要集中于铁路及高速公路沿线;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发育较为成熟,空间可达性较好;城市空间分布属于典型的集聚型,且集聚程度很高;贵阳市和安顺市是黔中城市群中比较重要的2个节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兰海、沪昆高速公路呈轴线状拓展。据此,提出了黔中城市群未来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即打造"一圈"、"两主轴"、"两次轴",培育"一个增长极...
关键词:
空间范围 空间结构 黔中城市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利民 唐欣 刘小平
在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扩张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从城市群视角研究城市扩张的时空规律,对于理解城市扩张与城市群网络化组织结构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基于交通网络、引力模型和空间句法模型,结合1980、1990、2000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信息,计算城市扩张强度与速度指标;采用核心城市可达性与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分析城市的交通网络区位;采用空间句法模型计算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城市在城市群交通路网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强度与核心城市可达性、核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空间句法变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扩张速度与上述指标在第一阶段(1980-1990年)和第二阶段(1990-2000年)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第三阶段(2000-2010年)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分布在城市群外围、交通路网联系程度较低的城市扩张速度更快,呈现出空间收敛的趋势。表明城市群中的城市空间联系在城市扩张中起到重要但又不断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其他城市群城市扩张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