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7)
- 2023(8541)
- 2022(6510)
- 2021(5688)
- 2020(4625)
- 2019(9920)
- 2018(9744)
- 2017(18185)
- 2016(10346)
- 2015(11177)
- 2014(11044)
- 2013(10425)
- 2012(9103)
- 2011(8039)
- 2010(7732)
- 2009(7083)
- 2008(6970)
- 2007(6024)
- 2006(5327)
- 2005(4747)
- 学科
- 济(38494)
- 经济(38448)
- 业(26646)
- 管理(26369)
- 企(19813)
- 企业(19813)
- 方法(14850)
- 农(13274)
- 数学(13128)
- 数学方法(13018)
- 中国(12382)
- 业经(10381)
- 学(9995)
- 农业(9186)
- 财(9168)
- 贸(8503)
- 贸易(8501)
- 易(8307)
- 地方(7323)
- 产业(6794)
- 制(6692)
- 发(6492)
- 技术(6437)
- 环境(6231)
- 银(5870)
- 融(5854)
- 金融(5851)
- 银行(5818)
- 务(5578)
- 财务(5564)
- 机构
- 大学(146837)
- 学院(145330)
- 济(57027)
- 经济(56042)
- 研究(55811)
- 管理(50899)
- 理学(45010)
- 理学院(44458)
- 管理学(43503)
- 管理学院(43280)
- 中国(38655)
- 科学(38332)
- 农(38269)
- 农业(30901)
- 所(30674)
- 京(30570)
- 业大(29662)
- 研究所(28746)
- 中心(23748)
- 财(23426)
- 江(21385)
- 院(20493)
- 农业大学(20289)
- 财经(19431)
- 北京(18482)
- 范(18461)
- 师范(18052)
- 经(17944)
- 省(17910)
- 经济学(17807)
- 基金
- 项目(107524)
- 科学(83033)
- 基金(78331)
- 家(73379)
- 国家(72789)
- 研究(69795)
- 科学基金(59770)
- 社会(45480)
- 社会科(43146)
- 社会科学(43133)
- 省(42494)
- 基金项目(41821)
- 自然(40794)
- 自然科(39914)
- 自然科学(39896)
- 自然科学基金(39207)
- 划(36874)
- 教育(31253)
- 资助(30151)
- 编号(25370)
- 重点(25171)
- 发(23707)
- 计划(23180)
- 部(22639)
- 创(22577)
- 科研(21603)
- 创新(21216)
- 业(21115)
- 科技(20856)
- 国家社会(19761)
共检索到205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志丽 孔有琴 张易祥 杜震宇 罗娜 曹访 李景芬 叶金云
为了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用不同含量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替代鱼油,CLA添加水平分别为0%(CLA1)、1.5%(CLA2)、3%(CLA3)、4.5%(CLA4)和6%(CLA5),对日本沼虾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营养实验。实验虾的初始均重为(0.102±0.0024)g,每组设5个平行。结果显示,随着CLA含量的增加,各组虾的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存活率却有降低趋势,其中CLA5组存活率显著低于CLA1组;肝胰腺中丙二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亚萍 黄昀巍 张媛 高腾飞 李亚莉 郭彦 孙天原 张俊珍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CLA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产蛋率和体质量相近的63周龄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2%,3%和4%CLA添加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4%大豆油;试验组鸡分别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2%,3%和4%CLA的日粮,以CLA替换等量大豆油。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CLA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结果】1)与CK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CLA可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1%CLA可显著提高蛋壳厚度(P<0.05),添加3%和4%CLA可显著降低蛋黄质量(P<0.05),添加不同水平CLA均可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0.05),添加1%~3%CLA能显著提高蛋黄CLA含量(P<0.05)。3)饲粮添加2%CLA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HO)含量(P<0.05),添加2%~4%CLA可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添加1%和2%CLA可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添加不同水平CLA均可显著提高血清雌二醇(E2)含量(P<0.05),添加1%CLA可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INS)含量(P<0.05),添加不同水平CLA均可显著降低蛋黄T-CHO含量(P<0.05)。4)饲粮添加2%~4%CLA能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添加1%和3%CLA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添加1%CLA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添加2%和4%CLA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添加不同水平CLA均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饲粮添加2%CLA可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显著提高蛋黄CLA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祥 徐秋良 刘艳丽 姜东风 杨建平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将96只1日龄AA(Arbor Acre)雄性肉仔鸡用玉米-豆粕日粮饲喂至3周龄,在3周龄末,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LA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CLA日粮,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42日龄时屠宰,剥离胸肌和腿肌,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CLA降低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丙二醛(MDA)(P<0.01)和活性氧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CL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明 孙盛明 傅洪拓 乔慧 张文宜 龚永生 蒋速飞 熊贻伟 许蕾 赵才源 王亚冰 胡宇宁
为研究低氧胁迫及恢复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抗氧化酶活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体重(2.0±0.2) g的日本沼虾暴露于(2.0±0.2) mg/L低氧环境中24 h,设定溶解氧(6.0±0.2) mg/L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于低氧胁迫0 h、6 h、12 h、24 h及复氧1 h、6 h、12 h、24 h分别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鳃、肝胰腺及肌肉组织,测定这些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期间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先升高后下降, 3种酶活力在低氧胁迫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肌肉组织中SOD、CAT酶活力呈波动性变化,GPX酶活力在复氧24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3种酶活力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低氧及复氧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振廷 刘波 戈贤平 周群兰 孙存鑫
为探讨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虾体肉质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D1:0.29、D2:0.56、D3:1.02、D4:2.20、D5:8.52)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了8周养殖实验,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虾。结果显示,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的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日本沼虾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增加先升后降,D3组最高且显著高于D1组。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虾体粗脂肪(CF)和粗蛋白(CP)影响显著,D4组虾体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3组虾体粗蛋白显著高于D2、D4和D5组。虾体肌肉脂肪酸比值受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影响,肌肉中n-3/n-6脂肪酸比值与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D5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D1、D2和D3组,但与D4组差异不显著;D3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5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1和D3组。饲料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基因表达影响显著,D4组Hsp60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D5组,但与D1、D2和D3组差异不显著;D2组Hsp70和Toll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5组Myd88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为1.02~2.20,可以显著提高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媛 王维娜 王安利 苗玉涛
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牛磺酸, 初步研究牛磺酸对日本沼虾生长及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饵料中添加 0 .4% ~0. 8%的牛磺酸, 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著增加 (P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牛磺酸 生长 酚氧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明辉 王际英 宋志东 李培玉 李宝山 李忠清 孙永智 张利民
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是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与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杂交出的新品种。本研究用共轭亚油酸(cla)添加量为0(cla0)、0.8%(cla0.8)、1.6%(cla1.6)、2.4%(cla2.4)、3.2%(cla3.2)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63.57±0.56)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水平对其生长、体组成及肝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共轭亚油酸对实验鱼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金仙 周东生 魏山山 熊云凤 孔有琴 张易祥 赵建华 刘艳 戚常乐 丁志丽
为探讨动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生长、肌肉组成、抗氧化、TOR信号通路及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配制了3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混合植物蛋白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PPB)和混合植物蛋白添加氨基酸组(PPB/Aa),投喂饲养日本沼虾8周。结果发现,PPB和PPB/Aa组日本沼虾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低于FM组,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M组,各组之间成活率和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FM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PPB组和PPB/Aa组,各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PPB与PPB/A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AL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FM组;与FM组相比,PPB与PPB/Aa组显著降低了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及神经肽(NPY)基因的表达,但各组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鱼粉与混合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肌肉中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混合植物蛋白源降低了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及TOR信号通路与NPY基因表达,且添加氨基酸不能缓解混合植物蛋白所引起的生长抑制、氧化应激及蛋白质合成和食欲相关基因表达的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坤 王亚宾 王会峰 郭爽 韩立强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乳脂肪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中期的奶牛饲喂不同日粮,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低剂量组(基础日粮+50 g/(头.d))、中剂量组(基础日粮+100 g/(头.d))、高剂量组(基础日粮+200 g/(头.d)),试验共进行14 d,分析乳产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没有影响,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1)。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奶牛的中、短链脂肪酸(C6、C10、C12、C1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长链脂肪酸(C18、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现添加共轭亚油酸钙显著降低了各种...
关键词:
奶牛 共轭亚油酸 乳成分 脂肪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敖士齐 翟乾 纪鹏 高炜峰 李杰 张晓君 高晓建 姜群
为保障亚甲基蓝在甲壳动物养殖中的安全使用,本研究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对象,采用半静水式方法开展急性毒性实验,并通过暴露和清水恢复实验,分析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组织结构、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损伤。结果显示:水温25℃下,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的24、48、72和96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09.7、54.7、6.1和2.8 mg/L,安全浓度为1.1 mg/L。1.4 mg/L亚甲基蓝暴露4 d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和肠道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肝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大量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HS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酚氧化酶原(proPO)、TOLL样受体(TLR)和凝集素(LE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移至清水中养殖7 d后,肝胰腺组织中的MDA和H_2O_2含量,SOD、GSH-Px、AKP和ACP活性,以及免疫基因表达量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肝胰腺、鳃和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未完全恢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肯 冯婧昀 杨慧施 陈拥军 陈小川 罗浩 黄旺 汪海涛 罗莉
为探讨肌醇对草鱼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以实用饲料配方为基础,分别添加0(对照)、50、100、150、200、300和400 mg/kg肌醇,配制成7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每组饲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5.00±0.15)g的草鱼25尾,养殖56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0~150 mg/kg肌醇能显著提高草鱼终末均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效率(FE);随饲料肌醇添加水平的上升,全鱼脂肪、肝脏脂肪和脂肪沉积率先升后降,在50~300 mg/kg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在100 mg/kg达到最大值。肌肉脂肪则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在100 mg/kg达到最小值,100~400 mg/kg差异不显著;肠脂肪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除LDL-C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在100~150 mg/kg达到最大值;添加肌醇能显著增强肝脏和肌肉中肉碱脂酰转移酶(CPT-I)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肝脏CPT-I的增幅比例低于ACC的增幅比例,肌肉则相反;当肌醇添加水平为100~150 mg/kg时,肝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实用饲料添加适宜的肌醇能改善草鱼的生长、饲料转化和肝脏功能,促进脂肪消化,加快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使全鱼和肝脏增脂、肌肉降脂,且能够提高肝脏和肌肉的抗氧化机能。以FE和SGR为效应指标,草鱼实用饲料肌醇适宜添加量为90.3~96.4 mg/kg。
关键词:
草鱼 肌醇 生长 脂质代谢 抗氧化机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韬 彭祥和 陈拥军 林仕梅 黄先智 李云
在基础饲料中用发酵桑叶分别替代0、15%、30%鱼粉,再对30%鱼粉替代水平饲料补充晶体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成4种等能等氮(CP 42%,GE 18 MJ/KG)的实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_1、D2、D_3和D4,饲喂大口黑鲈(初始体质量10 G)8周,研究发酵桑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补充晶体氨基酸(CAA)后会明显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各实验组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摄食率、肥满度以及全鱼常规组成均无显著差异。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孙慧娟 耿存花 韩宇
【目的】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水溶剂体系中以脂肪酶Pseudomonas为催化剂,研究了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与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作为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以酯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5℃、酶添加量6.6%、反应时间41.2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到84.37%。【结论】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为甾醇酯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琦 熊玮 黎智华 刘慧娟 周斌斌 王铭洋 王恬 王超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芦丁(Rutin)对断奶仔鼠生长、肠道抗氧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1日龄雄性断奶仔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0、500和1 000 mg·kg~(-1)的芦丁,试验期21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1)芦丁对断奶仔鼠的体重和器官指数(肝脏、肾脏、脾脏和睾丸)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肝脏组织形态在各组之间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肠形态及屏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和1 000 mg·kg~(-1)芦丁能显著提高仔鼠的空肠绒毛高度(P<0.05)和紧密连接蛋白3基因(CLDN3)mRNA表达量(P<0.05)。在抗氧化方面,随着芦丁添加量的增加,仔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空肠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T-SOD活性呈线性升高(P_L<0.05),显著增加了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O-1)mRNA表达量(P
关键词:
芦丁 断奶仔鼠 肠道形态 抗氧化 脂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