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6)
- 2023(11622)
- 2022(9138)
- 2021(8524)
- 2020(7027)
- 2019(15837)
- 2018(15713)
- 2017(30364)
- 2016(16519)
- 2015(18206)
- 2014(17957)
- 2013(17773)
- 2012(16199)
- 2011(13952)
- 2010(14454)
- 2009(13475)
- 2008(13903)
- 2007(12763)
- 2006(11211)
- 2005(10374)
- 学科
- 业(81628)
- 企(76810)
- 企业(76810)
- 济(67217)
- 经济(67016)
- 管理(65901)
- 业经(28127)
- 方法(27726)
- 财(26002)
- 农(25036)
- 务(20680)
- 财务(20653)
- 财务管理(20632)
- 企业财务(19525)
- 数学(18901)
- 数学方法(18731)
- 农业(17880)
- 技术(17507)
- 中国(16868)
- 理论(16676)
- 制(16385)
- 策(14824)
- 和(14496)
- 划(13982)
- 体(12940)
- 企业经济(12938)
- 经营(12446)
- 技术管理(11152)
- 学(10922)
- 体制(10742)
- 机构
- 学院(235004)
- 大学(227652)
- 管理(95067)
- 济(94053)
- 经济(92117)
- 理学(80859)
- 理学院(80094)
- 管理学(79046)
- 管理学院(78605)
- 研究(70300)
- 中国(57597)
- 财(47783)
- 京(47044)
- 科学(41321)
- 农(39632)
- 江(38178)
- 财经(37190)
- 所(34974)
- 经(33686)
- 中心(32903)
- 业大(32424)
- 研究所(30906)
- 农业(30805)
- 州(29878)
- 北京(29380)
- 范(28074)
- 师范(27745)
- 经济学(27455)
- 财经大学(27275)
- 商学(27259)
- 基金
- 项目(148544)
- 科学(118332)
- 研究(112638)
- 基金(107317)
- 家(91922)
- 国家(90989)
- 科学基金(80235)
- 社会(72950)
- 社会科(68173)
- 社会科学(68148)
- 省(60186)
- 基金项目(56503)
- 教育(52425)
- 自然(50824)
- 自然科(49721)
- 自然科学(49708)
- 自然科学基金(48923)
- 划(48381)
- 编号(46316)
- 资助(42758)
- 成果(37372)
- 业(35541)
- 创(34623)
- 重点(32907)
- 部(32834)
- 课题(31811)
- 发(31349)
- 创新(31303)
- 性(30533)
- 制(30214)
- 期刊
- 济(113796)
- 经济(113796)
- 研究(68760)
- 中国(50996)
- 财(43191)
- 管理(42171)
- 农(38744)
- 学报(31991)
- 科学(31710)
- 教育(28266)
- 农业(26449)
- 大学(25496)
- 技术(24264)
- 学学(24026)
- 融(22604)
- 金融(22604)
- 业经(21519)
- 财经(19570)
- 经济研究(17013)
- 经(16924)
- 业(16802)
- 问题(14110)
- 技术经济(13623)
- 财会(13483)
- 现代(12286)
- 商业(11768)
- 会计(11460)
- 版(11376)
- 世界(11029)
- 科技(10695)
共检索到360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现实中商业企业频频出现"社会脱嵌"问题和不断陷入"嵌入、脱嵌、再嵌入、再脱嵌"的反复循环怪圈,社会企业因为社会性使命和商业性嵌入的矛盾导致造血功能不足与可持续发展受挫,都促使学术界从组织范式层面重新探寻更加合意的社会责任实践载体。作为21世纪新型混合组织,共益企业实现了对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等已有组织范式的再变革,具有双重价值的高阶均衡、双重"合法性"的调适一致和双元运作的融合匹配等突出特点,成为内生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合意性组织范式。共益企业强调均衡型企业使命的建构、共益型企业家的责任领导力、多重制度逻辑的融合共生、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共创共享商业生态圈以及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机制。然而,共益企业的健康成长也面临着使命漂移的本源性难题、边界模糊的内生性难题和组织形态伪共益的运作性难题,需要通过全面推进双重使命的法律化和问责制的建构、构造情境双元与领导双元相结合的双元组织、构建价值一体化的责任型治理和价值共创共享的平台网络架构、创新推行适宜共享人的价值观管理和赋权赋能等方式予以破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可持续的社会责任生态圈,其核心机制包括初创形成阶段的搜寻机制和生成机制、扩张成长阶段的触发机制和吸纳机制、稳定运行阶段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自我更新或死亡阶段的进化机制和退出机制。本文还构建了综合社会问题类型、企业社会回应策略与企业影响力范围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的适用情境模型,基于"平台基础—实现方式"区分出企业实施平台化履责的六类战略,即新创战略、演化战略、包络战略、购买战略、嫁接战略和转化战略,提出企业应当结合应用平台化履责与传统履责范式、重视多履责平台管理与外部履责平台接入、适时承担与退出履责平台提供者角色、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机制并实施分类治理、更多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阳镇 尹西明 陈劲
企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市场主体,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对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实践议题、实践主体、实践范式等方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更进一步地,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为例,深入阐述在特大型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范式(基于传统个体型的原子式、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式、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动式,以及数字化平台经济时代基于平台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圈与基于公共治理平台主导的社会生态圈等5种范式)推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手段与工具优化创新,从而为企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红军
共享价值式企业社会责任范式试图破解企业与社会关系中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难题,受到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青睐与推崇,但这一范式固有的理论缺陷和经常出现的实践困境也招致了诸多质疑和批判,因此有必要重新对这一范式进行深刻认知与反思。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动态演化的纵贯序列中审视、认知和定位共享价值本质,认为其是经过进化的高阶企业社责任即CSR3.5,并从逻辑缘起、逻辑中介和逻辑归宿3个连续的逻辑片段对共享价值式企业社会责任范式的生成逻辑链条进行解构,抽象出"搜寻—嵌入—衡量"的运作逻辑和核心过程。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共享价值式企业社会责任范式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多重隐忧,包括企业价值本位引致本源性的精致利己主义、实质性的市场逻辑主导、潜在的脱伦理化倾向,过度工具理性催生合法性悖论与冲突再现的风险、"手段—目的"链断裂的风险、衡量失败与内生伪共享的风险,议题嵌入模式可能引发议题错位、局部嵌入、责任脱耦的现象。最后,本文提出全面超越共享价值式企业社会责任范式的CSR4.0,即共益均衡型企业社会责任范式,要求企业与社会关系定位由共享价值式转向共生共益式,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由单一视角界定转向理念维度、行为维度、内容维度、制度维度的四维建构,企业组织形态假设由纯粹经济组织转向具有均衡型企业使命、多重制度逻辑融合共生的共益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议题嵌入模式转向社会责任根植模式与议题嵌入模式的高阶耦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清泉 丁燕
数字技术推动了企业从工业化到数智化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生存与发展驱动要素的更新迭代促进了企业运营范式的深度变革,由此引致了组织、价值、流程等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运营范式重构突破了传统企业的边界和路径依赖,一系列严重的社会责任问题不断涌现,进而对数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数智化 运营范式重构 社会责任演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雪琴
企业在遵守基本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不仅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论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以泰达环保指数公布企业为例证,将企业的市盈率与企业所属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得出指数公布企业的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行业平均的结论,市盈率高低可以反映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评价,反映企业的价值。因此此例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正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企业价值 利益相关者 市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简兆权 屈雪琴 简欣欣
企业社会责任使其社会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系统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成为企业适应竞争激烈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实践社会责任行为受利润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主要以法律、经济、关系、慈善、公益等五大目标为导向,分别在企业个体、社会群体和自然环境三个层面实践着各种社会责任行为,同时实现功能和价值的转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模式 文化 个体 群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冬梅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在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形象的方法有多种,开展公益活动便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尽管目前学界广泛认为公司参与公益活动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和公司参与公益活动相关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法律加以解决和激励,如此才能使企业参与的公益活动真正地纳入法律的保护范畴,更加发挥其有效性。所以,对公司参与公益活动的法律渊源和法理学基础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践性改革分析对策,摒除"软法"特征,重构企业社会责任,寻求法律规制的措施,以便使公司参与公益活动兴利除弊,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
公司 公益活动 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 陈超然 蔡佳琳 朱颖
文章以广药白云山帮扶贵州刺梨产业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探究企业履行扶贫社会责任实现商业利益和社会福利共赢的内在机制,并构建了资源编排视角下的协同价值创造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企业将市场化机制融入扶贫实践,通过科技赋能机制、资源互补机制及品牌引领机制,能够实现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互动共赢;文章还构建了特色化的造血式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进一步验证企业履行扶贫这一社会责任的共赢机制。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深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参考。
关键词:
资源编排 造血式扶贫 社会责任 共赢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智年 傅正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克诚 张衔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发起国,在有关讨论中占据了相当的话语权,并且深刻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进程,但这一现象却没有得到专门讨论。本文通过考察当今西方主流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趋势,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美国模式,归纳了美国模式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研究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美国模式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主流 美国模式 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建原 李清政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主要由欧洲营销学家从营销学研究视角提出的“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的观点和思想。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完全不同于管理组织学的生产者“控制”和“猎取”顾客的视角。建立客户化企业组织是为了适应“顾客主导经济的时代”,在企业内将“顾客导向”从“观念”层面深入到“制度安排”层面,使企业组织的顾客外置变为内置。客户化企业范式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者服从顾客”的经营假说,其组织基因特征是快速响应顾客需要,而其组织管理特征则是以价值让渡网络为基本业务平台,以“齿轮”式“硬连接”为主要协调方式,以“性能价值”、“价格价值”和“个性化价值”为价值创造系统。
关键词:
客户化 企业 组织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