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8)
2023(10289)
2022(8408)
2021(8180)
2020(6294)
2019(14156)
2018(13723)
2017(24374)
2016(14041)
2015(15726)
2014(15151)
2013(13868)
2012(12321)
2011(11436)
2010(11519)
2009(10334)
2008(9555)
2007(8397)
2006(7657)
2005(6711)
作者
(34403)
(28748)
(28586)
(27365)
(18422)
(13740)
(13137)
(11249)
(10962)
(10241)
(9791)
(9676)
(9051)
(8981)
(8885)
(8848)
(8785)
(8430)
(8416)
(8301)
(7154)
(7013)
(6786)
(6568)
(6509)
(6455)
(6366)
(6348)
(5707)
(5697)
学科
(40205)
经济(40158)
管理(34025)
(30013)
(23430)
企业(23430)
教育(20838)
中国(19398)
(15726)
方法(12433)
地方(11911)
理论(11764)
业经(11047)
农业(10931)
(10897)
(10712)
数学(9897)
数学方法(9680)
(9086)
(8925)
教学(8916)
贸易(8916)
(8586)
(8475)
(8039)
环境(7853)
技术(7693)
资源(7156)
发展(6803)
(6680)
机构
学院(177476)
大学(176317)
研究(63412)
(60261)
管理(60018)
经济(58596)
理学(51341)
理学院(50597)
管理学(49538)
管理学院(49149)
中国(40816)
科学(38053)
(38037)
(35770)
师范(35587)
教育(33744)
(30756)
(28880)
师范大学(28866)
研究所(27997)
中心(27976)
(27958)
北京(24675)
技术(24461)
(24159)
(23577)
职业(23366)
(22959)
财经(22901)
业大(22436)
基金
项目(119259)
研究(98543)
科学(95448)
基金(81089)
(69839)
国家(69045)
社会(59588)
科学基金(58402)
社会科(56078)
社会科学(56067)
教育(52956)
(49049)
编号(44565)
(43128)
基金项目(41796)
成果(37999)
自然(34584)
课题(34063)
自然科(33547)
自然科学(33537)
自然科学基金(32884)
资助(31216)
(29375)
重点(28843)
(28659)
(27296)
规划(26459)
项目编号(26212)
(25787)
(25523)
期刊
(70135)
经济(70135)
研究(60164)
教育(57772)
中国(45701)
学报(24035)
(23009)
科学(22945)
(21249)
管理(21061)
技术(19501)
大学(19014)
职业(16671)
农业(15971)
学学(15929)
业经(13887)
(12687)
金融(12687)
经济研究(11048)
技术教育(10931)
职业技术(10931)
职业技术教育(10931)
财经(10488)
图书(10331)
(10313)
论坛(10313)
(10192)
资源(9429)
(9290)
问题(8620)
共检索到27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雪儿  陶红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适应性的必要行动,具备“共生特征”。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分析框架,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存在共生单元协作不足、共生关系及理念不确定、共生环境建设薄弱、共生界面传递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提高共生单元内部协作能力、植入共生理念、建设共生环境、畅通共生界面等方面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走向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婷婷  向明洁  谢德新  
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作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大湾区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逐渐呈现出成员来源多元、协同性初显、专业化明显、角色地位重要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合作范围有限、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的落地机制、缺少高水平院校加盟等挑战。为此,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建设需要政府适度参与,回应联盟成员的关切;立足大湾区实际,确立与大湾区发展一致的目标;拓展“公共空间”,助力联盟组织化进程;科学探索,引导联盟从“制度共建”到“文化共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家军   刘艺   张惠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为应对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客观现实,必须借助新型养老模式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求。基于大湾区智慧养老协同发展的实际情况,亟待做好智慧养老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养老协同机制、优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完善跨境福利衔接政策,以期推动大湾区智慧养老协同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佛梅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协同理论导入复杂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系统,有助于化解大湾区多样性和差异性法治问题。目前,大湾区法治建设存在法治实践冲突、立法权限不一、法治认同差异、法治水平分层、权责划分不清、行政协调不畅、创新动力不足、公众参与不足、市场自律不足和纠纷解决不力等十大协同困境。为此,应强化"协同法治"新理念,以文化融合为突破视角,凝聚法治共识,缩小法治认同差异,健全法治协同机制,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构建大湾区法治框架并定期评价法治指数,提高公众法治实践参与度,打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晶  刘晖  
区域整合是高等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高等教育整合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其在经历了内部整合向外部整合延伸的过程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不仅取决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也是教育自身逻辑的使然。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实施阶段性的合作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的进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刘娟娟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深化合作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形式,为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打破行政壁垒、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新方向。由于大湾区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性,地处两种制度的交汇点,以及行政权力机构的不对等,大湾区高职院校在办学资金、办学形式和办学管理方面形成独有特征。这既是大湾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活力和潜力,同时又将引发其办学主体、办学性质、产权归属和协调治理方面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发展,突破混合所有制办学面临的困境,应加强顶层设计,为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组织保障;出台法律法规,为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法理依据;探索产权制度,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建立多元共治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窦志铭  
大湾区建设在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最少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布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新的大都市群对新型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三是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对职业院校相互交流、合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规划建设几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打造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专业(群)、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大湾区企业走出去等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晶晶  张薇  张浩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单元。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发展与城市群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步骤。基于产业分析的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职业教育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大湾区职业教育存在资源规模不足、分布不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有待提升、职业教育合作难度较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协同治理组织架构,理顺竞合关系;稳步扩大各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增强产教融合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提升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明确各级城市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强  
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功能相异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体系可以有力带动三地高等教育沿着"间歇性合作-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链条螺旋式上升。从目标、空间、形态三个维度构建具有普适性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析框架并对现实境况进行深究可以发现,大湾区高等教育在整体概观上已经居于先进水平,但是与建设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等教育高地"总体目标相比较,依然存在办学规模、层次水平、科类结构、组织形式等尚待优化的系列现实桎梏。实现大湾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高阶演进,需要构建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聚拢支撑一流湾区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群、围绕产业结构实现学科专业优化升级、面向未来和世界筹谋新型机构和制度,通过实践的持续迭代逐渐总体逼近理想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冬平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不同制度、多元文化与历史积淀构筑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特殊背景,因而国际经验借鉴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道。立足国际经典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鸟瞰式考察以及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五个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个性衍化的聚焦式审视,遵循"五共"逻辑,可创新构建由"精准定位、精准导航、精准执行、精准培育、精准驱动"集合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发展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冬平  
立足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需求,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系统理应精准内嵌三重理论逻辑:输入系统引入自组织逻辑,可激发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成员的内在动力;过程系统融入共生逻辑,可生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集合智能;输出系统彰显协同利益逻辑,可创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行动的共赢局面。只有实现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能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合作发展进而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平  李艳娥  
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存在沟通协调难、教育融合难、专业产业匹配难、企业参与难、课堂生态实施难等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包含大湾区生态、学校生态、课堂生态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从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合作共生,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增进交流合作,师资共享;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生态活力五方面促进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爱磊  李家新  刘群群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内地与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亦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部署。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现状,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未来的融合发展路径来看,应秉持以融合统领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协同、提升国际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卓泽林  
湾区是一个兼具自然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多维立体的整体性概念。大学-市场-政府关系的相关理论为两大湾区高等教育形成与发展的比较提供了分析框架。从高等教育形成过程、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多样性以及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四个维度比较分析得出,旧金山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如何在政府、市场、大学三者关系的协调中真正做到"以大学自主为主",这更考验着大学智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泽华   刘志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要素高速流动的大数据时代,金融数据是关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日益增长,借助“数字湾区”建设之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有助于加快“两个市场一类规则的三种演化”。运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思维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面临规则衔接、组织监管、权利保障等困境。粤港澳三地宜形塑“立法+组织+权利”的三维法治路径,通过点面结合的立法规制、上下贯通的组织监管以及共殊相融的权利保障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安全有序的跨境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