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5)
2023(9629)
2022(8032)
2021(7361)
2020(5863)
2019(13021)
2018(12729)
2017(23976)
2016(12240)
2015(13200)
2014(12881)
2013(12265)
2012(10904)
2011(9662)
2010(9644)
2009(9204)
2008(9031)
2007(8096)
2006(7048)
2005(6334)
作者
(31248)
(26497)
(26066)
(24845)
(16600)
(12391)
(11790)
(9979)
(9949)
(9295)
(8831)
(8763)
(8418)
(8185)
(8084)
(7927)
(7858)
(7634)
(7494)
(7467)
(6433)
(6162)
(6099)
(6017)
(5895)
(5824)
(5767)
(5745)
(5152)
(5076)
学科
管理(50782)
(47003)
(43083)
企业(43083)
(41872)
经济(41787)
(16741)
技术(15814)
(15486)
方法(15095)
业经(13522)
中国(13177)
技术管理(12257)
(12228)
数学(11834)
数学方法(11732)
(11222)
(10684)
财务(10665)
财务管理(10643)
企业财务(10114)
体制(9657)
(9346)
银行(9341)
(9182)
(8932)
(8864)
贸易(8856)
(8677)
(8606)
机构
学院(169241)
大学(167966)
(71242)
管理(70373)
经济(69869)
理学(60947)
理学院(60408)
管理学(59800)
管理学院(59448)
研究(51056)
中国(39626)
(37561)
(32965)
财经(29198)
(26447)
科学(26432)
(25667)
中心(24295)
(22352)
经济学(22281)
财经大学(21854)
商学(20227)
(20108)
北京(20076)
商学院(20011)
经济学院(19977)
业大(19892)
(19892)
师范(19728)
研究所(19684)
基金
项目(115027)
科学(94270)
研究(90359)
基金(85164)
(72119)
国家(71474)
科学基金(64086)
社会(61289)
社会科(58186)
社会科学(58176)
(45793)
基金项目(45182)
教育(41577)
自然(38332)
自然科(37505)
自然科学(37499)
(37427)
自然科学基金(36901)
编号(35558)
资助(31248)
(31080)
(30141)
成果(29110)
创新(27949)
(26103)
国家社会(25919)
重点(25711)
课题(24975)
(24334)
教育部(23693)
期刊
(81565)
经济(81565)
研究(52752)
中国(36804)
(31118)
管理(30523)
科学(20941)
教育(20480)
学报(19639)
(18565)
大学(16922)
(16718)
金融(16718)
学学(15854)
技术(15032)
财经(14906)
业经(14441)
经济研究(13312)
(12895)
农业(12141)
科技(10362)
问题(9852)
技术经济(8541)
财会(8413)
商业(8161)
现代(8061)
(7759)
论坛(7759)
(7743)
会计(7645)
共检索到252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家宝  武友成  
通过对直播电商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深入剖析了直播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了直播电商治理的创新机制,以期推动直播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曹晶晶  
直播电商产业作为推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领域,其价值共创机制是维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直播电商产业价值共创中的“价值共识-价值实现-价值测度”三个维度,以直播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引入价值共创理论,构建直播电商产业价值共创机制模型,开展直播电商行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直播电商产业价值共识的提出对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价值共识维度的功能共识和对价值实现维度的产品互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识维度的情感共识和象征共识对价值实现维度的社交互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直播电商产业的价值实现过程对直播电商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价值实现维度的产品互动、人机互动和社交互动对直播电商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莉  
直播电商未来发展无限、价值无限,但快速成长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屡屡爆发的负面事件严重损害着消费者利益。基于消费者利益视角,直播电商的成长价值体现在降低成本和提升体验两大方面,直播电商的风险点在"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中各有不同表现,直播电商的风险应对可从完善法规体系、培养专业化人才、强化平台治理、增强消费者维权等方面入手。未来直播电商应正确对待成长与风险问题,始终以消费者利益为根本追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凯  刘鲁川  刘承林  
虽然电商直播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是也引发了非常普遍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深入剖析电商直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的原因,不仅能够弥补以往研究对该问题关注不足的缺陷,也可以指导相关企业的实践开展和消费者的理性购物行为。以情感为主导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理论为基础,基于刺激—机体—响应(SOR)研究框架,从商品、购物环境和一起购物的人等角度,探讨电商直播情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机制。使用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是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重要因素,在电商直播情境下,高愉悦、高唤醒的消费者更容易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图;促销力度、主播特征(可信性、专业性、吸引力和互动性)、直播间活跃度等外部刺激是影响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提高这些外部刺激的水平和强度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情感体验是外部刺激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重要内在机制。在电商直播情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改善主播特征、活跃直播间氛围等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此时,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帮助消费者理解冲动性购买产生的原理,合理、谨慎地做出购买决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凯  刘鲁川  刘承林  
虽然电商直播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是也引发了非常普遍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深入剖析电商直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的原因,不仅能够弥补以往研究对该问题关注不足的缺陷,也可以指导相关企业的实践开展和消费者的理性购物行为。以情感为主导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理论为基础,基于刺激—机体—响应(SOR)研究框架,从商品、购物环境和一起购物的人等角度,探讨电商直播情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机制。使用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是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重要因素,在电商直播情境下,高愉悦、高唤醒的消费者更容易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图;促销力度、主播特征(可信性、专业性、吸引力和互动性)、直播间活跃度等外部刺激是影响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提高这些外部刺激的水平和强度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情感体验是外部刺激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重要内在机制。在电商直播情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改善主播特征、活跃直播间氛围等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此时,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帮助消费者理解冲动性购买产生的原理,合理、谨慎地做出购买决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周翔  
2016年至2020年期间“直播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大量个人、企业和组织积极进入“直播电商”这一新兴创业生态中。探索多元化主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机会共创,是揭示“直播电商”领域创业动态的关键,也是理解“直播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视角,以MCN机构为主要分析对象,归纳“直播电商”情境下数字机会共创模式和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可供性分为真实可供性(包括物理、功能两个维度)和感知可供性(包括知觉、认知两个为维度),分别影响机会集构建和机会共创阶段。(2)机会集构建阶段,以物理和功能可供性为基础,新兴MCN机构及相关参与者通过试验性机制,构建了“私域流量型机会集”,既有MCN机构及相关参与者通过组合性机制,构建了“公域流量型机会集”。(3)机会共创阶段,新兴MCN机构利用知觉可供性共享形成大规模可视和超长持续性效应,将私域流量型机会集转化成新兴组织间的机会共创模式。既有MCN机构利用认知可供性共享形成矩阵化编辑和大数据联结效应,将公域流量型机会集转化成既有机构间的机会共创模式。研究归纳了数字可供性的基本内涵、机制和效应,进而构建“数字可供性-数字机会集-数字机会共创”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出两种数字机会共创模式,丰富了数字创业、机会共创以及数字可供性的内容,为揭示直播经济的发展动力提供理论启示,对现有直播领域各类参与者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梅玫  任攀  
本文重点基于电商直播团队与电商卖家的博弈,分别构建电商直播团队主导、电商卖家主导和二者市场能力对等三种不同市场能力结构的供应链决策模型,解析直播电商供应链主体的最优利润、最优运营决策、消费者总效用、市场需求以及社会福利,探讨电商直播团队在电商平台营销过程中的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市场能力结构下,直播电商供应链各个主体的利润与电商直播成本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总效用在直播电商供应链各主体权利对等时呈现出最大价值。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雪  朱成霞  朱海波  
信任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农产品电商直播兴起的本质,在于突破了传统电商信息交互不足的瓶颈,从而降低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水平。本文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一般性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两类农产品电商直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案例研究方法,依据信息经济学之信任与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论框架,从中介能力视角,论证了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中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直播中介的身份特征和在线社会关系网络属性,使得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模式比传统农产品电商交易模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质量保障、加强供应链管理3个维度上具有更突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强化消费者信任。具体而言,农产品电商直播以直播中介主体为信息传导纽带,通过信息交互交换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声誉效应机制为农产品提供质量背书,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向消费者表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交易信任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义涛  张敏  袁胜军  曹兵  
基于电商直播营销现象,对参与电商直播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实证分析直播内容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忠诚的影响,并将心理契约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对态度和行为忠诚的中介作用。利用SPSS和AMOS对305份有效问卷分析显示:直播内容的实用性会更容易让受众产生交易心理契约,而娱乐性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关系心理契约;交易心理契约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忠诚,而关系心理契约影响受众的行为忠诚;心理契约在直播内容与受众忠诚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证实电商直播与受众之间存在心理契约机制,且不同的心理契约会影响不同的用户忠诚。本研究为电商直播模式的创新、心理契约机制的建立及受众忠诚转化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雪  朱成霞  朱海波  
信任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农产品电商直播兴起的本质,在于突破了传统电商信息交互不足的瓶颈,从而降低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水平。本文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一般性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两类农产品电商直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案例研究方法,依据信息经济学之信任与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论框架,从中介能力视角,论证了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中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直播中介的身份特征和在线社会关系网络属性,使得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模式比传统农产品电商交易模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质量保障、加强供应链管理3个维度上具有更突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强化消费者信任。具体而言,农产品电商直播以直播中介主体为信息传导纽带,通过信息交互交换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声誉效应机制为农产品提供质量背书,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向消费者表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交易信任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安  王江涛  王京安  
直播电商是数字化时代企业营销最新发展趋势。基于507份有效问卷,以S-O-R理论为框架,构建包含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为自变量的双路径研究模型,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对消费者的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感知对消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众行为在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会强化信任感的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通过场景氛围营造和主播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消费者信任感知,并在倡导理性消费和传递企业价值主张的同时,适当利用从众行为,以提升企业营销效果和消费者决策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淑娜  刘海燕  
当前社会风险处于高发阶段,心理安全角度的"软治理"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心理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风险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社会风险治理需要从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完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开展以心理安全为基础的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冉鹏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以人工增雨(雪)、防雹、防霜、消云、消雨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事业迅猛发展,作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三农"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丹  
本文从组织内部创新激励的视角出发,从人、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组织内部创新存在的弊病,同时以制度创新学派的观点和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传递式和一站式两种创新模式,构建组织内部创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通过推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培育集群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强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合作,提高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吸收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集群的结构调整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