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2)
- 2023(7128)
- 2022(5993)
- 2021(5381)
- 2020(4521)
- 2019(9935)
- 2018(9472)
- 2017(17433)
- 2016(9961)
- 2015(10759)
- 2014(10243)
- 2013(9978)
- 2012(9349)
- 2011(8454)
- 2010(8267)
- 2009(7528)
- 2008(7351)
- 2007(6503)
- 2006(5662)
- 2005(4993)
- 学科
- 济(34315)
- 经济(34267)
- 管理(26080)
- 业(25608)
- 企(19467)
- 企业(19467)
- 方法(16036)
- 数学(14177)
- 数学方法(14055)
- 学(11378)
- 农(11064)
- 中国(9523)
- 财(9482)
- 贸(9123)
- 贸易(9122)
- 易(8902)
- 业经(8083)
- 农业(7694)
- 制(6593)
- 环境(6177)
- 技术(6127)
- 地方(5789)
- 务(5693)
- 财务(5690)
- 财务管理(5677)
- 银(5501)
- 银行(5455)
- 企业财务(5422)
- 融(5236)
- 金融(5233)
- 机构
- 大学(143731)
- 学院(142179)
- 研究(56174)
- 济(53691)
- 经济(52620)
- 管理(49366)
- 理学(43637)
- 理学院(42990)
- 农(42890)
- 管理学(41990)
- 管理学院(41789)
- 科学(41114)
- 中国(39319)
- 农业(34808)
- 业大(32471)
- 所(32115)
- 京(31246)
- 研究所(30158)
- 中心(24339)
- 农业大学(22849)
- 财(22094)
- 江(21196)
- 院(20180)
- 省(19986)
- 室(19364)
- 北京(19171)
- 业(19010)
- 科学院(18864)
- 财经(18121)
- 实验(17852)
- 基金
- 项目(106848)
- 科学(81587)
- 基金(77787)
- 家(74274)
- 国家(73653)
- 研究(65234)
- 科学基金(59898)
- 自然(43620)
- 自然科(42630)
- 自然科学(42605)
- 省(42427)
- 自然科学基金(41915)
- 基金项目(41609)
- 社会(40870)
- 社会科(38650)
- 社会科学(38638)
- 划(37455)
- 资助(31414)
- 教育(29382)
- 重点(25177)
- 计划(25175)
- 科技(23320)
- 编号(23009)
- 发(22959)
- 创(22696)
- 部(22535)
- 科研(21967)
- 业(21524)
- 创新(21334)
- 农(19876)
共检索到200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安淇 李秋爽 李艳 邹英宁 吴强盛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对脐橙果实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对8年生田间栽培的枳砧伦晚脐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Diversispora spurca、D. versiformis和内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分析了伦晚脐橙果实品质和根系/根际土壤性状。结果显示:接种树的根系真菌侵染率为23.2%~27.4%,比未接种树显著提高了17%~38%;共生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脐橙坐果量、果肉质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65%~152%、20%~36%和13%~34%;减少了果实硬度(22%~39%),对果实色差、纵横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因真菌菌种而异。此外,共生真菌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有效磷、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分别比未接种提高了23%~31%、4%~26%、53%~147%和10%~138%,但抑制了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真菌侵染率与果实糖组份、可溶性固形物、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和有效磷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共生真菌通过根系侵染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并通过提高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改善土壤环境。综合分析,D. spurca对果实外观品质、糖组分以及土壤结构和肥力的促进效果最突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放 覃伟 匡蓓 孙航 陈啟行 蒋迎春 刘继红 吴黎明
为筛选适合伦晚脐橙的最佳砧木组合,以湖北清江流域的枳砧、红橘砧、香橙砧、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5种砧木靠接组合的10年生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香橙砧和香橙砧对铁、铜和锌的吸收效率高于其他的砧木组合,红橘砧和枳+红橘砧对钙和镁的吸收效率较高,枳砧对硼吸收效率最高;营养生长和树势方面,株高、冠幅和枝梢长度表现为红橘砧>枳+红橘砧>枳+香橙砧>香橙砧>枳砧;果实品质方面,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表现为枳+红橘砧>枳砧>枳+香橙砧>红橘砧>香橙砧;另外,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砧木组合。综合来看,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的营养吸收效率较高,树势较强,果实综合品质最优,适宜在清江流域推广。
关键词:
伦晚脐橙 靠接 砧木 果实品质 营养元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昌勋 谢宗周 潘志勇 彭抒昂
选取南北向种植的红肉脐橙结果树,设置白三叶草生草处理组和清耕种植对照组,生草栽培5a后(2015年),测定果园土壤速效矿质元素的变化,同时分析生草栽培4~5a后(2014-2015年)脐橙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草栽培5a后橘园土壤速效P和有效Fe的含量显著提高;生草栽培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食率,其中,单果质量第4年增加15.71%,第5年增加28.98%;果皮厚度下降0.28mm(2014年)和0.18mm(2015年);果形指数提升了0.04;可食率提升2.3%(2014年)和2.1%(2015年);生草栽培对红肉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内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秋明 丁伟平 郑玉生 李典范 李再军
为不断提高脐橙的生产技术和果实的品质 ,以湖南新宁县宝丰园艺中心和安化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的主栽脐橙品种为试材 ,于 2 0 0 1年进行果实套袋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套袋能显著改进果实外观品质 ,对果实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干旱情况下效果更显著 .套袋使脐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有所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单层黑袋与双层黑袋对果实品质的改进效果差异不大 ,从降低成本考虑 ,宜选用单层黑袋 .
关键词:
脐橙 套袋 果实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晓鹏 李静 熊江 曹雄军 谢深喜
对湖南省不同纬度的6个纽荷尔脐橙园(按分布位置由北向南分别定义为A~F果园,A果园位于E111°27′19.59″,N 29°27′42.77″,F果园位于E111°15′31.71″,N25°15′35.89″)的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个脐橙园中有5个的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酸化,p H为3.81~5.14;6个脐橙园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钼含量适宜,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铁含量因树体的吸收而导致缺乏,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缺乏。26个脐橙园树体的氮、磷、钾、铁养分含量均适宜,而钙、镁、铜、锌养分含量均缺乏;6个脐橙园树体氮、磷、钾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泰春 黄小兰 简正军 褚奇奇 欧阳乐乐
【目的】赣南脐橙黄龙病发生危害严重,分析赣南脐橙黄龙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可为黄龙病新型生态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赣南脐橙黄龙病典型患病植株、疑似患病植株、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样品间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赣南脐橙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其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也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但真菌群落丰富度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脐橙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等菌门增加,而放线菌门、担子菌门等菌门有所减少;在属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芽杆孢菌属、篮状菌属等有益菌属减少,而镰刀菌属、曲霉属等致病菌属则有所增加;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而全碳含量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全磷是影响样本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赣南脐橙感染黄龙病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也有所改变,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黄龙病对脐橙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强 王秀琪 曾明
纽荷尔脐橙是重庆,尤其三峡库区栽培较广的优良品种,但在生产上果实易裂果影响果实品质和效益。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钙化合物对纽荷尔脐橙裂果及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①喷施钙素,增加了果实的单果重,提高了纽荷尔脐橙的果形指数,可食率也略有提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等含量都有显著性增加。②纽荷尔脐橙果皮钙素与裂果之间呈负相关,对叶片喷施各形态钙素均提高了果皮钙含量,降低裂果率。③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各钙处理后能显著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提高盐酸溶性果胶含量,使裂果率降低。④从对各种钙化合物处理效果比较来看,以0.5%硝酸钙效果最好。
关键词:
脐橙 果实品质 钙素 裂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艳 李虹茹 黄文超 刘春江 吴巧花 罗坤水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度杉木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和共生模式。【结果】从1 950、2 250、2 700、3 300株/hm~2密度杉木林根际土壤中共得到16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5目6科8属,28个种。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Chao1、Shannon指数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明显。β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密度杉木间AMF群落组成差异明显。Bray-Curtis相异性分析显示,20个AMF群落样本被聚为2个组,与高密度和中低密度对应。共线性网络分析揭示了AMF真菌组成的非随机模式。Glomus-MO-G23-VTX00222、Glomus-viscosum-VTX00063、Glomus-Glo7-VTX00214被确定为共生网络中的关键分子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AN、铵态氮(NH_4~+-N)共同影响AMF群落结构。【结论】杉木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碱解氮和铵态氮是影响AMF特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在共线性网络中铵态氮NH_4~+-N和碱解氮AN网络中心系数为0.943 4。在林分密度变化过程中,林下植被辛普森指数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94)。土壤理化性质和分类群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杉木林地AMF真菌群落结构。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又会影响地上植被,最终土壤群落与地上植被协同响应密度变化。这一结果为AMF介导植物地上地下协同作用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 毕银丽 王义 田野 李强 杜昕鹏 郭芸
【目的】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区,分析不同沙棘种植密度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及其交互作用对林下植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探究最佳人工生态修复方式。【方法】本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镇微生物复垦区种植的不同密度沙棘林(L:835 tree·hm~(-2); M:1 111 tree·hm~(-2); H:1 667 tree·hm~(-2))为研究对象,布设接菌区和对照区处理,以无人工干预的自然恢复区为完全对照,总样地大小为8 400 m~2。人工林于2012年4月种植,2012年7月以穴施的方式在接菌区接种AMF。2020年10月,对人工林和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测定土壤性状,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选取林下植物指标、土壤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通过因子载荷矩阵确定权重,计算各处理综合得分。【结果】1)增大种植密度和接种AMF显著提高了沙棘林盖度和现有密度。2)增大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了Simpson优势度指数,接种AMF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了Simpson优势度指数;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林下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盖度,中等种植密度下林下植物生物量最大。接种AMF显著影响林下植被群落组成并提高了生物量。3)种植密度和接种AMF显著影响AMF生物量、土壤性状,在中等种植密度下AMF的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处于较高水平。4)人工林种植密度和接种AMF对林下植被群落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相较于对照区,在接菌区人工林种植密度对林下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影响较小。5)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中等种植密度且接种AMF的处理得分最高,自然恢复区的综合得分最低,所以,中等密度且接种AMF的处理对植物和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结论】中等种植密度的沙棘人工林生态修复效果最佳,接种AMF促进了土壤养分的活化,为沙棘人工林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位,打破了种植密度过高对林下植被生长和正向演替的限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开兵 夏仁学 王利芬 王贵元
将罗伯逊脐橙 36号、锦橙和国庆 1号温州蜜柑作为长果形纽荷尔脐橙的中间砧 (基砧为枳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罗伯逊脐橙 36号的冠幅和树冠体积最小 ;锦橙的春梢和夏梢生长量均最小 ,而秋梢则反之 ;中间砧粗度和接穗粗度均表现为锦橙、罗伯逊脐橙 36号、国庆 1号依次递减 ;3种中间砧与接穗在亲和性上无显著的差异。罗伯逊脐橙 36号花量过大 ,国庆 1号花量过小 ,锦橙花量适中且单株产量最高。罗伯逊脐橙 36号在果实综合品质表现上略好。 3种中间砧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相对组成有显著的影响 ;对叶片糖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对叶片P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对叶片的N、K、Fe、Ca含量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伯勋 章文才
研究了早熟灵对 5~ 7a生脐橙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3a的结果表明 ,8月中旬喷施 1次 30 0mg/L或2 0 0mg/L的早熟灵 ,与对照相比能明显提早果实着色 ,鲜果中维生素C含量提高 2 2 .2 8%和 1 5 .86 % ,可溶性固形物增加 4.5 5 % ,柠檬酸含量降低 30 .0 0 % ,固酸比提高 48.6 9%和 5 1 .6 % ,产量提高 2 3.7%和 2 5 .1 %
关键词:
早熟灵 脐橙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轩轩 曹立新 向舜德 陈江华 程家森 林杨 谢甲涛 付艳苹
为探究果实黑点病在冬季的发生动态,为伦晚脐橙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选取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村2个果园进行黑点病发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雨雪日较多,果园平均温度均在15℃以下,果面病斑数量和果园病情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有显著的影响,表明温度是限制越冬果实黑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黎明 蒋迎春 何利刚 王志静 刘继红 王策 彭抒昂 吴述勇 廖胜才
为探讨冬季低温、海拔与留树晚熟脐橙果实枯水的关系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年份冬季低温与果实枯水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海拔高度(520、380、220m)伦晚脐橙果实成熟期间(12月至次年6月)品质变化和枯水情况。结果表明:库区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的发生主要由冬季低温引起,高海拔处(520m)果实品质显著低于中、低海拔处(380~220m),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值、含水量、果汁率等均较低,果面着色较差,随采收期的延长,果实水分含量逐渐降低以致枯水,果实在花期(4月下旬)和新梢生长期(5月上旬)枯水发生比例高,分别达到50.0%和38.8%,且枯水指数增加,枯水程度逐渐加重,中、低海拔处除6月有少量轻微枯水果实外,在试验期间均未观察到枯水果的发生。同时,初步探讨了伦晚脐橙冬季果实套袋对防止果实枯水的影响,认为果实套袋有助于减轻或防止果实枯水,使果实枯水发生率显著减少,降低至6.0%,而果实可食率、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果实外观着色和内在品质明显改善。
关键词:
晚熟脐橙 果实枯水 果实品质 低温 海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义仲 陈兆星 刘润生 方贻文 古祖亮 严翔 陈红 张洪铭 唐焕庆 程运江
【目的】研究机械冷库(Mcs)、山区水冷贮藏库(Ecvs)和通风贮藏库(Vws)对赣南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Newhall’)果实的贮藏效果,为优化柑橘贮藏条件及贮藏库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商业成熟度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分别放置于3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贮藏库,持续跟踪贮藏库的环境参数变化;运用气相色谱仪、红外线CO2分析仪等设备,分析贮藏果实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在贮藏期内,3种贮藏库内部环境参数持续变化,Mcs内部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维持在2.1—11.2℃和64.4%—99.0%之间。随着气温升高,Mcs内部与运输或货架期环境的温差逐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莹 刘兰英 何肖云 邱胤辉 任丽花 黄锐敏 傅建炜
为了解不同连作年限下辣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特征,选取不同连作年限(1、3、5、10 a)下的辣椒根际土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并探究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连作1 a处理,延长连作年限导致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P<0.05);同时,枝顶孢霉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等生防菌的相对丰度在长期连作后显著增大,而毛壳菌属、木霉菌属和被孢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逐渐下降.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H及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下降、有益微生物减少和病原菌积累可能是造成辣椒连作障碍的原因.
关键词:
辣椒 连作年限 真菌 群落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