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4)
- 2023(12162)
- 2022(10192)
- 2021(9615)
- 2020(7738)
- 2019(17108)
- 2018(16725)
- 2017(31897)
- 2016(17427)
- 2015(19113)
- 2014(18827)
- 2013(17762)
- 2012(16140)
- 2011(14789)
- 2010(15266)
- 2009(14232)
- 2008(14076)
- 2007(12800)
- 2006(11292)
- 2005(10300)
- 学科
- 济(65081)
- 经济(65002)
- 管理(51986)
- 业(48861)
- 企(40296)
- 企业(40296)
- 方法(23539)
- 中国(21711)
- 农(19287)
- 数学(18708)
- 数学方法(18437)
- 财(17892)
- 地方(16577)
- 业经(16548)
- 制(15098)
- 策(13923)
- 银(13804)
- 银行(13786)
- 理论(13738)
- 行(13204)
- 学(12643)
- 农业(12594)
- 贸(12433)
- 贸易(12422)
- 融(12389)
- 金融(12388)
- 易(12048)
- 和(11410)
- 险(11029)
- 保险(10938)
- 机构
- 学院(237274)
- 大学(236951)
- 济(96390)
- 经济(94188)
- 管理(91878)
- 理学(77835)
- 研究(77466)
- 理学院(77004)
- 管理学(75804)
- 管理学院(75328)
- 中国(63117)
- 财(50244)
- 京(48593)
- 科学(44390)
- 财经(38139)
- 江(37045)
- 所(36791)
- 中心(35973)
- 经(34557)
- 范(33178)
- 研究所(32959)
- 师范(32925)
- 农(31671)
- 北京(30522)
- 州(29847)
- 经济学(29278)
- 业大(29012)
- 院(28838)
- 财经大学(28309)
- 经济学院(26199)
- 基金
- 项目(152176)
- 科学(121786)
- 研究(119164)
- 基金(109181)
- 家(92406)
- 国家(91595)
- 科学基金(80119)
- 社会(76094)
- 社会科(71917)
- 社会科学(71904)
- 省(60116)
- 基金项目(56233)
- 教育(55784)
- 编号(50606)
- 划(50062)
- 自然(48987)
- 自然科(47838)
- 自然科学(47827)
- 自然科学基金(46947)
- 资助(43662)
- 成果(43268)
- 课题(35615)
- 重点(34502)
- 发(33659)
- 部(33575)
- 创(32525)
- 项目编号(31381)
- 性(31149)
- 国家社会(30804)
- 年(30157)
- 期刊
- 济(112868)
- 经济(112868)
- 研究(77254)
- 中国(50365)
- 财(38466)
- 管理(35923)
- 教育(34214)
- 科学(29623)
- 农(29506)
- 学报(29391)
- 融(28858)
- 金融(28858)
- 大学(23581)
- 学学(21234)
- 农业(19704)
- 技术(19442)
- 业经(19279)
- 财经(18757)
- 经济研究(17957)
- 经(16177)
- 问题(13745)
- 图书(13510)
- 贸(12295)
- 现代(11474)
- 坛(11288)
- 论坛(11288)
- 理论(10959)
- 商业(10726)
- 技术经济(10607)
- 国际(10587)
共检索到367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洋溪 任钰欣 杨臣
在大科学时代,有组织科研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是一项复杂且重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市场和高校等多个场域、多类主体,受到国家、市场和学术等多重制度逻辑的交互影响。鉴于此,将共生理论引入有组织科研实践,通过梳理有组织科研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厘清共生理论语境下有组织科研改革与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高校有组织科研存在多重制度逻辑分歧、连续互利模式缺席、科研调节机制失灵、外部体系支撑乏力等风险。应进一步推动有组织科研组织形式变革,优化有组织科研共享和分配模式,完善有组织科研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有组织科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有组织科研 科技创新 高校科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刘笑天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系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锚点,可以构建一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分析框架。高职与社会共生发展具有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以及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主体参与上需探索更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主体均衡互利共生新生态;在模式上需创新社会服务共生机制,挖掘社会服务模式多样性;在资源环境上需培育灵活资源共享平台,保持共生环境开放性。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明 丁洪宾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市域产教联合体包括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要共生单元;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模式存在多种类型,对称性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是最理想的模式;共生环境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市域产教联合体面临着共生单元协作不畅、共生模式不够理想、共生环境建设薄弱等挑战,应通过发挥多主体引导力量、提高各主体协作质量、提升社会认同和支持等举措统筹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自力
现有研究授信额度问题的文献,或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授信额度在银企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或是从实证分析角度对授信额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定量模型的研究依赖客户信用等级的先行确定,存在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方法论缺陷。本文从共生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审视授信额度的核定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归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生度主参量与共生度特征分析逻辑的授信额度核定的逻辑框架,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验证了共生理论对授信额度核定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授信额度 共生理论 共生度 实证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旦
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是加快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利载体,为更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文章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内涵,提出组织文化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逻辑路向,根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现状和原因,提出组织文化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首先要明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维度分别是理念维度和行动维度,前者指价值层面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后者指行为层面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其次要明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创建途径,包括明确教学团队目标和任务,加强教学团队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对话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团队评价机制,建设民主平等的教学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畅
住房市场的转型与调控,要求地方财政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责任,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大;同时也影响了土地的杠杆作用和土地出让收入预期,在加大地方债务融资平台风险的同时,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本文剖析了财政风险产生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住房市场成功转型和调控背景下,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问题、化解地方债务融资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住房市场 转型 宏观调控 地方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晓璐 张丹 徐明稚
目前高校资金使用与管理上的问题引发了高校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风险源于政策推动下的"银校合作"。借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构建高校、银行和政府三者共生模式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给出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经历风险集聚、风险发生以及风险化解三个阶段的逻辑规律性结论,并对我国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提供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务风险 共生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园区为载体、以市域为赛道、以省域为基座,通过实体化运行和合作性治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制度安排。园区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发展逻辑,为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了重要机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链式思维,市域产教联合体探索的是一种集群性创新。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应更加注重模式性创新,而非简单的机构增生。建构市域产教联合体应坚持行动导向,处理好设计与实施的关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内源性动力。在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过程中,政府组织不是先知和预言家,更不能成为保姆和管家,其合适的角色定位不是划桨、包办,而是掌舵、主持人和召集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锋正 苗彦恺
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也反向影响或助推多重制度逻辑的演进。在这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表现出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与战略定位脱节、业务考核与反馈管控脱节、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脱节等问题。通过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绩效管理的外源性模式与内生性模式的分析,提出化"绩效至上"为"绩效导向"、化"短期效应"为"战略驱动"、化单纯的"制度刚性"或单纯的"文化柔性"为"刚柔相济"等策略选择。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高校 绩效管理 策略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华 崔国行
价值规律在生态产品中的应用与发展是构成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产品价值存在或价值本体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是什么”,对国内外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产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认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话语体系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提出,我国的生态产品价值体系面向凸显劳动价值、面向发展生产力、面向现实关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面向统筹保护和发展,生态产品价值伦理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此,提出实现策略:一是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发掘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值理论;三是结合试点实践,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四是打造面向现实关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建构;五是坚持人民性的生态产品价值伦理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军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困惑、组织生态位困惑和外部环境困惑,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推进策略,提出要以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高质量特色化推进策略,解决学徒制发展现实之困,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孙韩小雪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逻辑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生态产品的基础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提供了可能性;经济逻辑体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性和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性;社会逻辑则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性和共享生态红利的公平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可借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评价机制、市场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进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对生态产品的价值认同;完善核算规范,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比性;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甄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内容;根据生态产品属性,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供给的持续性;实施考核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不断增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共同富裕;健全制度保障体系,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梁佳露
相较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最为深入、最有效的校企共生模式。鉴于职业教育跨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及其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要求,共生理论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适切性。但在实践层面,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数量仍远低于政府办学数量,产教融合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根源在于职业院校法人制度、产权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供给相对滞后,未能合理分担企业办学成本和保障企业办学收益。为推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举办者”以及实现校企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关键是要以平等原则重构法人分类体系,以对称原则完善产权制度、以可操作原则细化经费保障制度,破解当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应成为未来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的重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加强以及以“举办者”投入为主的高职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贯彻落实,是以“省域”为重点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在“省域”高职教育院校数量等若干发展指标上,省际之间差异较大,凸显了省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在“省域”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及生均经费上,省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此,推进我国“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是:以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经济合作重大战略为基础来推进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形成高职教育区域合作新格局;建立“省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与政策创新,以实现“省域”内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峥嵘 刘太刚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隐性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需求的解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失独家庭群间与群内的差异性导致了其需求特质,致使政府解决其养老需求溢出的责任定位随之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借助需求溢出理论,基于政府责任承担的现状剖析,提出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应遵循一般性与额外性相结合,即失独家庭一方面享受与其他普通家庭相同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其额外的人道性和适度性养老需求溢出,在其无法通过个人和市场交换解决时则可由政府介入解决,即形成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范畴。同时,基于分类的差异化原则,政府责任包括直接性责任和间接性责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原则指引、内容范围和形式载体等进行讨论,并分析影响政府责任边界的可能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