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522)
2022(10411)
2021(9422)
2020(7388)
2019(16693)
2018(16255)
2017(30595)
2016(16216)
2015(17643)
2014(17358)
2013(16959)
2012(15780)
2011(14489)
2010(14789)
2009(13787)
2008(13320)
2007(11636)
2006(10598)
2005(9635)
作者
(45583)
(38057)
(37906)
(35670)
(24261)
(18104)
(16999)
(14614)
(14424)
(13558)
(12818)
(12766)
(12196)
(11767)
(11671)
(11651)
(11232)
(11061)
(11028)
(10922)
(9475)
(9238)
(9153)
(8765)
(8611)
(8444)
(8363)
(8306)
(7716)
(7450)
学科
(76896)
经济(76823)
管理(42709)
(40719)
(31989)
企业(31989)
中国(25766)
地方(24440)
方法(23548)
(20818)
业经(19834)
数学(18062)
数学方法(17864)
农业(14423)
(13961)
理论(13311)
(13237)
地方经济(13217)
产业(13198)
(13192)
(12803)
贸易(12793)
环境(12720)
(12291)
(12276)
金融(12275)
(12236)
(12061)
银行(12043)
(11804)
机构
学院(232807)
大学(226730)
(96418)
经济(94295)
管理(86397)
研究(82020)
理学(73389)
理学院(72487)
管理学(71340)
管理学院(70894)
中国(61194)
科学(49310)
(48818)
(43382)
(40155)
中心(36575)
研究所(36116)
(35840)
(34903)
师范(34591)
(34248)
财经(33982)
北京(30824)
(30641)
业大(30279)
(30234)
经济学(29843)
(29706)
师范大学(27789)
经济学院(26678)
基金
项目(152341)
科学(121784)
研究(115514)
基金(108913)
(93635)
国家(92838)
科学基金(80667)
社会(75745)
社会科(71906)
社会科学(71895)
(62139)
基金项目(57754)
教育(51749)
(50990)
自然(49006)
自然科(47835)
自然科学(47827)
自然科学基金(46947)
编号(46758)
资助(42839)
(40106)
成果(37115)
重点(34737)
课题(33789)
发展(32849)
(32788)
(32303)
(32034)
国家社会(31244)
创新(30525)
期刊
(118102)
经济(118102)
研究(72101)
中国(48431)
(33195)
管理(33187)
科学(31646)
(30908)
学报(30148)
教育(27913)
大学(23129)
农业(22882)
业经(22224)
学学(21760)
(21584)
金融(21584)
技术(19821)
经济研究(18710)
问题(16864)
财经(16262)
(14392)
商业(12520)
(12049)
(11679)
现代(11600)
(11372)
科技(11105)
技术经济(10859)
资源(10369)
(10153)
共检索到357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国强  汪慧玲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从同质度、关联度和外向功能强度三个方面对兰西城市群的旅游共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兰西城市群共生单元同质化现象严重;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有待加强;共生单元的外向强度趋于均衡。据此,从完善共生要素、创新共生模式、提升共生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瑾宇  张娟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研究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现状,分析网络中优势主体充当的角色,本文收集2018~2022年兰西城市群联合申请专利,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产学研网络和城际关系网络两个维度,研究了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网络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整体松散、韧性不足。以兰州大学和青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着结构洞的位置并积极充当中间人,促进了城际关系的产生;网络内部缺少创新能力较强的核心企业,技术市场能力较弱,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更趋于与外部主体开展合作;兰州与西宁控制着城际关系网络,并通过充当守门人和代理人与城市群外部城市建立合作的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钰  王小梅  
基于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根据P-S-R模型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兰西城市群17个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8年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兰州市、西宁市的开发区绿色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以兰州市为核心的开发区绿色发展高水平线状空间布局逐渐形成,开发区绿色发展压力对其状态、响应的关联影响明显,呈现出初始绿色发展压力制约效应明显向趋于减小的方向演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限制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主导因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是重要的瓶颈因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圆圆  
琴澳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两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琴澳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全面总结琴澳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战略意义,检视两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差异化"及"建构协同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对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基  程励  
近年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了系列区域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各地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又因历史、地缘等而具有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川滇藏三省区均将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将川滇藏旅游发展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西南桥头堡的战略作用,是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当下的发展来看,道路交通始终在川滇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基于“路学”视角思考道路与旅游的关系,探寻川滇藏这一西南特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学”是近年来周永明倡导的区域研究视角~②,强调从跨学科视角分析道路对区域社会的全方位复杂影响。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申亚杰  
城市群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新疆地区天山北坡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天然的城市群,并且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凝聚力和辐射作用,对于新疆和"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发展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端端  
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国内城市群的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新兴产业和城市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逐渐清晰。基于城市群和产业群相互影响促进的框架,以及我国现阶段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特征的分析,建议优化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完善城市群空间规模和结构、提升产业集群科技竞争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评价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明确区域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推动人口高质量集聚。本文以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重心、标准差椭圆、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土地一致性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群整体、县、乡(镇)和栅格尺度对兰州—西宁城市群人口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兰西城市群人口呈现规模小、流动性弱、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和城镇化率小幅缓慢增长等基本特点。②人口重心略微西移,人口分布"西北—东南"走向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呈"核心—外围"式空间结构,兰州、西宁和临夏是3个人口集聚中心,其中兰州市显现出人口集聚的"虹吸效应"。甘青两片人口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甘肃片区人口密度中南部高、北部低,青海片区人口以西宁为中心向其他县域"圈层"递减。③海拔是影响兰西城市群人口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地形因素,人口分布的高程梯度效应和河谷盆地集聚指向明显,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低于2400 m的中海拔河谷盆地内。多尺度、多视角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区域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马世猛  
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视角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能级;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定量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对外关联强度;基于区位熵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外向功能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城市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从规划、体制、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丹  
依据共生理论,对职教园区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等要素进行分析,拟构建出集约型职教园区共生系统模型。据此模型提出了广州教育城联动发展路径,即共生单元的选择上要围绕广州重点、新兴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专业集群板块组团方式选择入驻成员;在共生环境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软硬件环境和优惠政策,以管委会形式进行组织管理;在共生模式的形成上,要坚持"共生、共享、共融"的设计理念,构建起广州教育城资源共享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俊成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珍丽  唐承丽  周国华  吴佳敏  陈伟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洁灵  
本文以西南地区为样本,以2008-2017年为样本区间,利用区位熵指数分别研究了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集聚指数方法研究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由结果可知,近十年来西南地区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虽然局部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征,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时序上总体呈现"V型"波动提升趋势。综合两个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协同集聚水平,要确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就不能再盲目追求产业各自集聚的前提下谋协同,关键是要确保两个产业的集聚性要相互协调,不能偏倚一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婷  芦岩  
文章首先回顾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各种观点,然后从产业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间合作、协同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建立城市群区域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的开发和扶持、建立城市群内合理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以及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给出促进城市群经济不平衡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孝忠  孟子贻  
本文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分析中三角城市群三个地区产业同构性,并辅以区位商来考察三个地区主导产业专业化程度和相对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中三角城市群两两城市群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多年维持在0.98以上,区域内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区位商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不突出,两两间存在多个相同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中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