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7)
2023(9793)
2022(8031)
2021(7545)
2020(5791)
2019(12790)
2018(12283)
2017(22242)
2016(12401)
2015(13938)
2014(13707)
2013(12539)
2012(11271)
2011(10151)
2010(10276)
2009(9144)
2008(8635)
2007(7809)
2006(6956)
2005(5884)
作者
(31826)
(26446)
(26409)
(25116)
(16621)
(12560)
(11929)
(10148)
(10002)
(9561)
(8855)
(8814)
(8363)
(8209)
(8160)
(8077)
(7979)
(7743)
(7660)
(7564)
(6589)
(6553)
(6398)
(6063)
(6056)
(5950)
(5836)
(5797)
(5419)
(5224)
学科
(46052)
经济(46008)
管理(30132)
(24542)
(19275)
企业(19275)
地方(15513)
中国(15236)
(15154)
方法(13569)
理论(12217)
业经(12107)
农业(10591)
数学(10432)
数学方法(10230)
(9761)
教育(9176)
教学(8936)
(8918)
地方经济(8579)
环境(8059)
(7829)
(7740)
(7590)
贸易(7585)
(7276)
(7029)
(6992)
金融(6990)
技术(6813)
机构
学院(165265)
大学(153194)
(58067)
经济(56493)
管理(55554)
研究(52934)
理学(47149)
理学院(46541)
管理学(45543)
管理学院(45248)
中国(38459)
科学(32951)
(32153)
(27279)
(26273)
(25767)
技术(25552)
师范(25549)
(25294)
职业(25084)
中心(24435)
(23158)
研究所(22894)
(22116)
业大(21203)
财经(21160)
(20143)
师范大学(19922)
北京(19711)
(19041)
基金
项目(109446)
研究(89283)
科学(86108)
基金(73268)
(62648)
国家(62002)
社会(53682)
科学基金(53271)
社会科(50515)
社会科学(50509)
(48040)
教育(44735)
编号(41018)
(38782)
基金项目(38299)
成果(33110)
自然(31179)
课题(30662)
自然科(30400)
自然科学(30393)
自然科学基金(29784)
资助(27836)
(27195)
(26428)
重点(26278)
(23901)
项目编号(23558)
规划(23208)
(22709)
(22656)
期刊
(71702)
经济(71702)
研究(47325)
中国(38468)
教育(36700)
(23264)
学报(21705)
科学(20397)
管理(20283)
(20110)
技术(19399)
大学(16762)
农业(15919)
职业(15900)
学学(15230)
业经(14141)
(12983)
金融(12983)
经济研究(11341)
技术教育(10002)
职业技术(10002)
职业技术教育(10002)
财经(9939)
(9936)
论坛(9936)
图书(9617)
(8765)
问题(8563)
商业(7576)
(7536)
共检索到246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璇  
产教融合是国家政策导向,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课"建设逐步陷入符号式"金课"陷阱,存在产教融合度低、利益主体缺乏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突破当前困境,可尝试构建"四位一体"的"金课"评价体系,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激发"金课"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婧  
"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显性教育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效逐渐降低,因此隐性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隐性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物质文化特色不够突出、规章制度文化流于形式、网络文化发展滞后以及娱乐文化过于单调等。我国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氛围感化人;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激励人;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从"微"育人;打造校园活动文化,育人于活动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火波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有着准确的定位、认知以及较高的认同度。提升专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这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还面临着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多层面的困境。为了有效突破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需要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社会需要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从业人员的待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杰  
共生理论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阐释共生理论与社区教育及其资源整合的耦合性和可行性,剖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以及共生界面,可以构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理论框架。基于共生理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存在共生单元协作不深、共生理念不强、共生环境不佳、共生界面不畅等问题。未来,应从树立共生发展理念、提高共生协作效能、优化共生共享环境、畅通共生流通界面等方面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建共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瑾瑜  张元宝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刘宏红  赵西君  王欣  
设立国家公园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面临诸多困境,急需寻求突破路径。要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国家公园法》,并将风景名胜区纳入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捋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权利关系,采取“园长+片长”的方式确保每个公园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在保护好资源、守住生态底线的基础上,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序、有效地推进公园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要求分区施策,把该保护的保护好,该利用的利用好;以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及其备选名录地为基础,尽快遴选和建设国家公园体系。强烈建议设立天山、泰山、黄山和秦岭—太白山等国家公园,可与朝鲜合作建设长白山国家公园、与越南合作建设德天瀑布国家公园以稳疆固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璇  门超  王屹  
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职业院校精准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的必要路径。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出发,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是多维场域网格交织变化的产物。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易陷入思想层面、合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的现实困境。基于此,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场域定位,厘清教学成果建设新思路;立足跨界属性,重构主体资源整合新模式;辨明成果需求,构建院校管理组织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乐乐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跨界协作的跨专业组织。当前,内在的知识生产诉求与外在利益主体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也促使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与跨专业组织的生成。然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知识生产面临知识创新成色不足、知识交互效果欠佳、知识运转机制不畅及知识评价体系滞后等现实困境。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从跨专业组织的科学功能定位、知识平台搭建、内部关系协同、评价体系改革等维度优化完善,协同驱动高职院校的知识创新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磊  朱庆卉  刘夏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审视民办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于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水平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陷入董事会机构运行虚化、民主管理与监督弱化、权力主体权责边界模糊的困境,导致各治理主体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失衡,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因此,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要发挥党建引领来增强党组织政治监督与保障作用,用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立足依法治校构建多元共治的长效治理新格局,并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下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凤山   姜伟强   徐知萌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缺乏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需要高职院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琦   石伟平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跨界融合、协同合作的新型跨边界组织形态,不同主体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场”,包括跨文化的“对话互动场”、跨部门合作的“资源融合场”和跨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主体协同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促进场内主体的契合性、交互性、复合性,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在路径选择上,以树立共同目标愿景为观念,以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举措,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丽  付光槐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前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对促进教师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道路历经曲折,其合法性仍受到诸多质疑,主要表现为徘徊于研究领域还是学科分支的学科边界泛化问题,学术共同体尚未成熟的学科队伍分散问题,犹移于人文科学还是应用科学的学科性质模糊问题,理论移植现象突出的学科知识匮乏问题,本土教师教育理论不足的学科文化稚嫩问题。因此,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突破有必要夯实教师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构筑教师教育学科范式;健全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为教师教育学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形成教师教育研究主力军;推进教师教育学科文化建设,凝聚学科发展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