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6)
2023(16257)
2022(13568)
2021(12554)
2020(10266)
2019(23184)
2018(22556)
2017(42127)
2016(23650)
2015(26318)
2014(26325)
2013(24867)
2012(22579)
2011(20648)
2010(21349)
2009(19972)
2008(20066)
2007(18201)
2006(16571)
2005(15423)
作者
(63548)
(52818)
(52716)
(50149)
(33784)
(25078)
(23999)
(20197)
(20100)
(19142)
(17801)
(17688)
(17149)
(16760)
(16695)
(16388)
(15712)
(15614)
(15472)
(15066)
(13350)
(13036)
(12687)
(12091)
(11940)
(11873)
(11748)
(11742)
(10504)
(10350)
学科
(89090)
经济(88945)
(86827)
管理(85398)
(84356)
企业(84356)
方法(33645)
(33240)
业经(28597)
中国(27964)
数学(24456)
数学方法(24008)
(23557)
(23441)
(22841)
财务(22789)
财务管理(22760)
教育(22351)
理论(22298)
企业财务(21584)
技术(19506)
(19016)
地方(18346)
(17441)
(17297)
(17151)
(16661)
(16303)
贸易(16293)
(15873)
机构
学院(330987)
大学(328104)
(131743)
经济(128722)
管理(125918)
研究(109547)
理学(106938)
理学院(105692)
管理学(104083)
管理学院(103388)
中国(81283)
(69421)
(68613)
科学(61398)
(53577)
(53226)
财经(52432)
(50147)
师范(49831)
中心(48870)
研究所(47313)
(47246)
北京(44286)
(42030)
(41333)
(40250)
师范大学(40079)
经济学(39749)
业大(39461)
教育(38850)
基金
项目(206639)
科学(166788)
研究(162594)
基金(147977)
(125505)
国家(124226)
科学基金(108764)
社会(103482)
社会科(97860)
社会科学(97839)
(82746)
教育(81188)
基金项目(76147)
(69729)
编号(69038)
自然(66631)
自然科(65074)
自然科学(65059)
自然科学基金(63914)
资助(59468)
成果(58946)
课题(50626)
重点(47661)
(47025)
(45696)
(44887)
(44371)
(43077)
项目编号(42878)
(41926)
期刊
(158128)
经济(158128)
研究(109276)
中国(75055)
教育(65237)
(57537)
管理(54007)
科学(41249)
学报(40378)
(38042)
技术(34236)
大学(33136)
(31940)
金融(31940)
学学(29914)
财经(26989)
业经(26497)
农业(25042)
经济研究(24624)
(23334)
职业(19333)
问题(19166)
(16824)
技术经济(16169)
(16095)
论坛(16095)
现代(15710)
财会(15688)
商业(14679)
会计(14301)
共检索到51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梁佳露  
相较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最为深入、最有效的校企共生模式。鉴于职业教育跨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及其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要求,共生理论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适切性。但在实践层面,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数量仍远低于政府办学数量,产教融合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根源在于职业院校法人制度、产权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供给相对滞后,未能合理分担企业办学成本和保障企业办学收益。为推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举办者”以及实现校企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关键是要以平等原则重构法人分类体系,以对称原则完善产权制度、以可操作原则细化经费保障制度,破解当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铃铃  陈选能  贾娜娜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深入程度不够、参与不够规范等困境。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负担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生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文章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的作用、搭建区域性校企合作网络服务平台、对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进行补贴、构建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的可信承诺关系、筛选合适的企业作为教育型企业等策略来降低或分担企业的一部分交易费用,以此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瑞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彬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定位的主要特征,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本文梳理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当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破解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瑾瑜  张元宝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如祥  闫智勇  
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了学分银行制度的时空特性、组织职能和价值取向等应然内涵,进而探讨了学分银行制度在理论准备、顶层设计、法制保障、技术支撑等实践层面的困境,最后结合学分银行制度的应然内涵和困境表征,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法制建设、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等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玉霞  汪圣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研山东青岛市、潍坊市、泰安市基础上,梳理了三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发现农村社区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即发展空间失衡、理性认知和参与不足、工作队伍人员匮乏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等。为此,应基于政策供给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强化教育理念和内生动力,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训,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措并举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文杰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民生、助力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接受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是满足个人生存权、发展权的基本需要。目前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治理,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树立了一批标杆院校;另一方面,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扩大了职业院校的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职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时代精神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为优化职业教育项目化治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赵昕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属性、特征、运行机制等所决定的。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同时,企业具有成为举办职业教育主体的内在动力。企业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或作为参与主体参与校企合作、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从实质上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提高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竞争力。政府作为宏观指导与调控者,应加强法律和政策机制建设,为企业发挥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晓萌  周志刚  闫智勇  
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由于专业建设理念落后、专业建设标准缺失以及专业建设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情况并不理想。鉴于高等教育领域中专业认证的优点,建议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专业认证,加快专业认证的顶层机制设计和组织机构建设,并尽快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其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杰  
共生理论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阐释共生理论与社区教育及其资源整合的耦合性和可行性,剖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以及共生界面,可以构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理论框架。基于共生理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存在共生单元协作不深、共生理念不强、共生环境不佳、共生界面不畅等问题。未来,应从树立共生发展理念、提高共生协作效能、优化共生共享环境、畅通共生流通界面等方面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建共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超  李金梅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2016年1月11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标志着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由民间自发变为政府积极引导的新时代。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又一次提出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通过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特征、改革的必要性、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对正在蓬勃兴起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理性审视,引导其在依法依规的轨道上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波  王玄  
共生理论及其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备受瞩目,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此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校企双方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之上的产物。本文以共生为主线,分别从共生要素、共生需求、共生环境3个维度,分析了英国以产学研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改革措施。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将职业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维度去思考,并提出具体措施完善我国校企合作,以提升青年就业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