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8)
2023(4902)
2022(3668)
2021(3818)
2020(2844)
2019(7018)
2018(7179)
2017(11963)
2016(7513)
2015(8735)
2014(9116)
2013(7990)
2012(7295)
2011(6754)
2010(7285)
2009(6281)
2008(6318)
2007(5806)
2006(5299)
2005(4924)
作者
(18521)
(15129)
(15044)
(14652)
(9765)
(7232)
(6897)
(6027)
(5879)
(5765)
(5208)
(5036)
(4915)
(4908)
(4852)
(4780)
(4764)
(4558)
(4452)
(4414)
(4148)
(3795)
(3693)
(3661)
(3569)
(3563)
(3447)
(3301)
(3103)
(3052)
学科
教育(19689)
(18164)
经济(18136)
管理(15029)
(13151)
中国(12621)
(11762)
企业(11762)
理论(11157)
教学(8545)
(7604)
方法(6362)
(5786)
业经(5522)
(5016)
(4945)
技术(4719)
学法(4555)
教学法(4555)
发展(4490)
(4367)
(4305)
(4087)
数学(4057)
思想(4027)
研究(3981)
数学方法(3923)
学理(3896)
学理论(3896)
(3768)
机构
大学(100808)
学院(96997)
研究(34593)
管理(29662)
教育(28534)
(28320)
经济(27273)
理学(24994)
(24789)
师范(24652)
理学院(24614)
管理学(23996)
管理学院(23807)
(23366)
师范大学(20198)
中国(20171)
科学(19854)
(16772)
(16656)
职业(15979)
技术(15912)
北京(15870)
(15161)
研究所(15137)
中心(14421)
(13249)
(12438)
财经(11559)
(11095)
职业技术(11033)
基金
项目(57064)
研究(51332)
科学(45471)
基金(35664)
教育(33114)
(29857)
国家(29413)
社会(28356)
社会科(26387)
社会科学(26379)
编号(25003)
(24416)
科学基金(24305)
成果(23749)
(22362)
课题(21024)
(18270)
基金项目(17645)
规划(15216)
项目编号(14982)
重点(14699)
资助(14222)
(14097)
(14081)
(13552)
自然(13300)
(13040)
研究成果(12974)
自然科(12962)
自然科学(12958)
期刊
教育(51285)
研究(40035)
(34564)
经济(34564)
中国(30654)
技术(13436)
职业(13366)
(12291)
学报(12228)
管理(11288)
科学(11033)
大学(10641)
(10155)
技术教育(8696)
职业技术(8696)
职业技术教育(8696)
学学(8044)
农业(6926)
(6632)
论坛(6632)
(6534)
金融(6534)
财经(6094)
高等(6003)
(5863)
成人(5760)
成人教育(5760)
图书(5681)
业经(5526)
(5346)
共检索到158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当下,教育的"非共生态"促使人们关注共生教育。共生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在教育过程中,个体与自然、与文化、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共处,自然地协调了各种关系,共生是教育旨归达成的充要条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教育与生命共存并互相印证。人的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需要,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生命本体的教育坚持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反思“非生命化”教育对人生命的漠视,关注生命整体和人的生命全程是生命本体教育的最终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陶书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及发展潜力,它直接影响教师重塑新的"教育观"、重建新的"智力观"和重构新的"评价观"。在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中引进多元智力理论,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天翔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体验式学习的内涵、类型与特性以及运用条件出发,对体验式学习理论进行剖析;并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师培训模式的设计基础、实施过程以及评价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式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为我国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亚东  田凌晖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路,不仅风靡美国,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地区已启动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的研究项目。由于人们迫切希望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道宇  
教育是应对人类世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关键途径。为更好应对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0年发布了《2050年教育愿景宣言》,提出应在2050年前完成从人类中心主义教育学转向非人类中心教育学的教育变革。变革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社会使命上,从促进人类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正义转向促进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正义;二是在育人目标上,从社会人转向生态人,从而培养具有超人类共主体性和生态伦理德性的生态内部人;三是在教育主体上,从排他式人类独舞转向包括人类、赛博格与非人类之间的种际共舞;四是在教育实践上,从主客二分的“认识-宰制”范式转向我他一体的“关怀-共生”范式,从而使知识恢复自身的德性价值空间,进而生成人关怀自然的他者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颖  
共生理论在当今越来越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物学上的概念逐步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分析了共生理论的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仁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总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参与老年教育活动。为此,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何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确保老年教育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有效破解老年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提升老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确保我国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向东  
从科学哲学的视角,论述了“范式”既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又是科学创新的成果。论述了大学创新教育要教育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范式;渗透基于范式的创新文化;观照创新教育的默会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就成为一个急需探究的重要问题。起源于生物学研究又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共生理论,便是研究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多元主体通过相互依赖、协同进化实现系统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基于共生理论阐释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的实现逻辑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方向是多元共治与互惠共生,并进一步从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以构建多元治理结构、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以打造共生治理界面、强化互动协同作用以提升合作共生效能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操作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菊玲  栗洪武  
根据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结构,教师教育范式结构包含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教师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范式不只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范式,而且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范式。教师教育共同体知识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以独白为特征的科学知识观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只有在对话知识观基础上,教师教育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拥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研究方法的交往共同体,建立起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才能够克服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所导致的危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灵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成人教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出台诸多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使得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日渐成熟和健全,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公民素养的提升发挥出巨大作用。其成功经验为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带来的有益启示有以下几点:加强成人教育立法,确保成人教育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强成人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成人教育的全民性和开放性;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成人教育或培训的积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晖  
在营销理论的演变中涌现了各种营销理论。在这一变迁中,是以管理营销与关系营销为主轴。营销理论的新范式是在全球化与新经济背景下,确立关系营销的营销哲学,并且构筑在4RS营销哲学指导下的4CS关系营销与4PS管理营销的新范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本文认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组织的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